1"?"365個石級,似一年的光陰。一錘一釬,打通了天塹道途。
石梯垂直。孤獨與寂靜同在。低頭看到的,是晉陜的浩蕩黃河;抬頭見到的,是呂梁的土石崖坡。
東漢《三秦記》記載:“河津一名龍門,禹鑿山開門,闊一里余,黃河自中流下,兩岸不通車馬。每逢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過者便化為龍。”
太和二十一年盛夏,帝子西巡,攀山望大河,誓將山嶺馴化。
那些年,天梯靜立大河,眾生抱緊理想:開掘、疏堵、截流。民歌里的金鯉,抖動、擺尾,跳過千丈激流,越過三尺光陰。
山谷低入海角,山頂高出天涯。
日月被箜篌撥亮。桃花開了。每一朵都帶時間的香味。
石縫里生出了綿茵陳、地黃、遠志、防風、紫花地丁、蒲公英、多裂翅果菊和點地梅。我也是一株隨風而生的野草,在黃河山崖活過一回。我在石巖之下,找到一小塊玉化石塊,用礦泉水將其洗凈,握在手里。在直崖半腰,看見山石截面,很像突遇的
32在現場院落。
寂靜的大山,隱士無蹤。我從運城出發,來到河津。循著黃河故道,直奔西大嶺
2 ? 折下一根小小的野草,山嶺的脈搏,瞬間響徹全身。
河流指點腳步。我攀附大梯,手拽石壁上的鐵鏈,似乎有風吹過,會跌入千尺崖底。跌入黃河洗不清人生風塵。盤山而上,過一線天夾縫,過懸垂陡立的崖坡。
懷揣一粒鹽,從黃河東岸十五米處入山。循山道,踏山梯,越高崖。山頂之上,有深遠清闃、古典雅致的山中庭院,
我聽見了蜜蜂在靜寂陽光里吮吸花朵。我發現了大塊冰種瑪瑙在石層里珍藏
大地捧出物質圖騰:圭桌和耒耜;天神賦予精神圖騰:朱雀和白虎。石頭孤獨,河流已舊。勞動的光芒被繩索縛緊。
大水提燈照路。我用相機慢門拍照。山谷里的水,山縫里的草木,山頂的巖石,瞬間慢了起來。我躡手躡腳,像對待豹子那般,對待高山與大河。
山崖之高,需要攀登。靈魂之凈,需要滌蕩。
人的靈魂,在高處迎迓光芒的澤照和天風海雨的濡瀝,從而一塵不染、冰清玉潔
3 ? 我想看到那部神性的《元和郡縣圖志》,不如問問正揮舞鐵錘打釬的大禹。
大梯子崖。途經摩崖石刻、巨人足印。那些靜止的是高光版畫。一種意境在面前打開:時間、古崖、蟾石及鎮河的鐵牛。
高崖被晉陜記住。天地被哲學記住。
古棧道、百花谷、倚梯城、飛云渡。山石壘垛,屯兵蟄伏的草木就在身側。魏孝文帝的車輪碾過無聲。時光不緊不慢,跟著黃河,從北向南,然后再從西向東,流入東邊大海。蒼茫風雨,鉆入大地,變成綿綿不絕的血脈。
河谷深入了時光,看得見感傷的歲月,聽得見玉石隱身的呼吸。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山谷有巨大空間,盛裝草木夢想。踞坡而望河流舟楫,聽見對面青石山余音繞梁的民歌。
東大梯,西青石。直射的陽光將山嶺變成水晶。
時間終將寵愛給那些勤勉慎獨的人。
朝雨暮雪,樹木稀少。如果在此發現了參天大樹,一定是難得一見的神佛。河流光焰,巖石炭火,成群的山雀,在天地間游走,啄食跌落溪澗里的小朵花瓣。
4 ? 石頭間有草履蟲痕跡。風吹枝動的是石縫里的樹。黃泥、黃石、黃黏土,分不清哪里堅硬、哪里酥軟。唯有鷹知道天地秘密。遠行的人,懷揣覺照,攀登懸崖之凳,于高處看見了結隊的、帶著風聲雨聲的星辰,從頭頂,一掠而過。
大野蒼茫,山嶺逶迤。
那耗盡了生命的黑,留在了失明者的憶想里。蒼茫世界,將更多的光明交給了山壑。崖下大河涵涌。刀劍和斧斤同在。右岸是晉,左岸是陜。抬頭看,晉陜龍門,一尾碩大金鯉,從高過天梯的拱門,擺尾搖鰭,跳躍而過!
108國道懸在了半空,在大水和巖石的簇擁下深藏谷底。
山谷未曾空懷夢想。山谷盛裝了日月星辰和所有的天籟。相較之下,遠處城村,火光拉出一條金質曲線,緊箍著腳步的,一定是貪欲和嗔癡。河圖闊綽。禹公揮錘,巖石裂開,一批批巨大的暗流,自歸程之地,規順地向遙遠的地方流走。
晉人依然高舉鎬鋤在此刨食谷糧。
在運城,在河津,水和火,火和土,都是圖騰的一種。火將泥土燒成了堅固的瓦片。泥土和泥土,呈現著各種各樣的表情。險境之地,他們需要山嶺的臂膀和大河的柔軟。
5 ? 一脈大水,灼灼閃亮
青碑未燃。斧奔所至,巖石裂開。沒有一座山能夠攔住溪流。
34在現場
水和水,總是以向下的姿態,謙恭地說著生命的贊辭。
《元和郡縣圖志》說:“倚梯故城,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壘石為之,東北兩面據嶺臨谷,西南兩面俯眺黃河,懸崖絕壁百余尺,其西南即龍門之上口也。”
《水經注》亦載“梁山北有龍門山,大禹所鑿,通孟津河口,廣八十步,巖際鐫跡,遺功尚存。”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當奈公何?”
攬盡所有,除去積攢的污濁。山嶺嵯峨,人類謙虛。才子佳人從一線天躋蹭而過。河流平穩呼吸。若是夏季,站在崖頂,看見咆哮萬里卷龍門的黃河,肯定心驚肉跳,噤若寒蟬。
山以另類詞語啟思:一個人的靈魂離不得半尺大地
天工巨斧,砉然一聲天門大開。腳步迫不及待,從一扇門進去,再從另一扇門出來。誠惶誠恐的我,在這般的道途,小心翼翼,躡手躡足,慢慢走過。
6 ? 詩詞和辭令,未見陳舊。大河舉風獨行。天空愈來愈淡。少見幾瓣云,少見幾宿雨。鄉愁的詞語驟然增大:云圖之上,閃亮的花草,似青澀面孔。日子被替代。一種薄厚,一種淺深,被掀起狂風打磨。
遠行者自成乾坤。
石與石達成共識。但我仍要懷揣一枚琥珀,請幻象里的歷史重現。剔除黃河渾沌,現出生命清澈。煌煌眾生,邁開步履。山上山下,干燥的泥土,隨罡風卷起風塵。干涸中長成的大樹都是嘉木。
渡過了幽深的黃河,一定不再想其他河流了。
天梯之下的黃河,順時、逆時,都會記著。
祖輩把肉體給了山嶺,把靈魂給了河流。山河不怕被人類遺忘,天地記住就足夠。人生需要的,是放任天性的自在。人類在山河面前乏善可陳。
上山下山,船渡大河,忽有一種無可言狀的愧疚感從南向北。晝月之下,河流滲入大地。
山林、田野和牧場,將得到春風春雨的滋潤
7 ? 踏上梯凳,在歇息間隙,我幾乎喝光一壺水。大禹將崖下黃河引流上山,那條長長瀑流、那條長長河溪,是否是當年的引渠?
我跟著溪水下山,半途發現一個不大水塘,似曾相識
億年化石隱于山壁。
“云梯萬丈天臺近,雪浪千層紫竹通。”
酒能辟邪驅魔。青石山望得見梯子崖。有人舉瓠狂飲。那是天神,刀砍斧剁,硬生生從一道絕壁拓出一線山路。如是怯懦,則會退卻。無膽之人,上不了梯子崖。酒神加持的靈肉,能驅使心中怯懦。
現實山河正對歷史山河進行意義解構。
念及人間深邃,須得善惡分明
鎮河的鐵牛、拉動一座山的黃河漢子。曾經,河床漂移,堤壩潰決,吞噬丘陵,淹沒良田。一條大河遠,一條大河近,遠遠近近的大河,分開了黎民與廟堂的距離。
溢滿悲愁的黃河需要圣神,
我歷來對未解之謎有莫大興趣。自然仙靈,山水神魂,除了大禹,人在山中的一切活動都是肆意妄為。混沌初開,人類要與天地同往來。
遙涉時間長河,我們都是自然的負債者。
8 ? 溝壑、峪澗,流水落花。樹花落了。石縫里的虎耳草、槭葉鐵線蓮、房山紫堇,活得卻是自在,隨春風吐放。似鑲在泉眼的翡翠。鵲鴉和山鹛,將茅草小枝壘筑的巢窩,安放于此。
水色透亮,日月緘默,不帶污濁的水,是生命最好的招牌。溪瀑一次次跌入百丈之下的黃河。山的給予是凈潔的,田野的給予是凈潔的。
陽光飲水,莊稼灌漿,晉地黃谷,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36在現場
青銅盛雪、盛雨,亦能盛裝苦難。山地之上,人民在勞動。
山崖知道,月光知道。有人點燃火燭,生命需要贊頌。
我們是榮歸者,哪怕黃土寒涼,唯家園溫暖。無論怎樣,一條河流的命運,與人的理想有關。
山嶺翹首,河濤仄耳,聽黃葉數千,望離客歸來。屬于時光的人,見本色,見河山。而無論走到哪里,把自己交給太陽,就會擁有一座圣殿。
從高岸下來,又入黃河。大地淵藪,吞噬無數眾生。黃濁的水,千年苦辣。慈航游走,本態山水,從容不迫。崖間的松柏、石縫的楊柳,斑斑憶想,天邊風雨,還有幾回縈繞?
9 ? 高處聳立,低處坑洼,便是世界。大地火爐,吐出渣滓,留下鋼鐵。焰火熊熊。銹蝕的泥土生出新殼。禁錮了的事物,仍有不確定性。
山與河流是現實的。青石山情形,梯子崖看得清楚。梯子崖陋舊,青石山給予提醒。西邊的山,東邊的崖,無可厚非介入民間的生活道場。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
“大禹理百川,兒啼不窺家。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
箜篌低沉,琵琶聲咽。荒蕪的、旺盛的、虛擬的。立于彼世形象,亦是此世圖像。
英雄在發黃冊頁里。被遺忘了的名字不被發現。被塑了形的龍門以北黃河東岸絕壁,到底以怎樣的態度,從時間之軸上快速滑落?
大地填滿了鐵與火。
黃河旋轉,展現的是《山海經》《呂氏春秋》或《莊子·天下篇》的至美之境。我在大河高崖放飛想象。骨頭與巖石需要考證。倚梯城、萬歲堡、南邊龍門、北邊石門,被浩大的陽光燭照。
湯湯水命,浩浩山命。黃河峽谷,有著小翼龍尾骨的我們,全部春秋,都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