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5)-16-065-3-SZG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到“新質生產力”,強調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202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對“新質生產力”的概念進行了全面闡釋:新質生產力作為當代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和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催生的。它以創新為核心,具備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點,符合新發展理念,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2024年1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發布,要求鞏固和擴大“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以冰雪運動為引領,帶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發展,推動冰雪經濟成為新增長點。在這一系列政策導向和重大事件的推動下,新質生產力與冰雪運動的融合成為時代發展的新趨勢。
1、研究目的
在新質生產力的賦能下,市“冰雪運動 + 旅游”產業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競技和娛樂范疇,而是逐漸發展成為集文化、科技等多領域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市“冰雪運動 + 旅游”產業在新質生產力驅動下的轉型路徑與發展模式,探討其對地方經濟、城市品牌形象及居民文化生活的影響。同時,研究關注冰雪運動產業在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市場拓展等方面的挑戰與機遇,旨在為市“冰雪運動 + 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和可行的實踐指導。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及專家訪談法等多種研究手段,對市冰雪運動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全面剖析。
2.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平臺廣泛搜集國內外關于新質生產力與冰雪運動發展的文獻資料,結合市政府及下轄縣市官方渠道的信息,系統整理了冰雪體育活動的政策法規與發展現狀。
2.2、邏輯分析法
本研究通過收集、分析、整理有關市及周邊縣市冰雪產業發展的相關資料,深入剖析了市及其周邊縣市的冰雪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策略,為這些地區的冰雪產業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參考。
2.3、案例分析法
挑選出具有典型性的冰雪運動和區域作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新質生產力如何具體推動高質量發展。
2.4、專家訪談法
邀請了冰雪運動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訪談,獲得了關于冰雪運動產業發展趨勢、政策環境、市場需求等方面的寶貴意見。
本研究通過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對市“冰雪運動 + 旅游”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究。研究綜合運用數據收集與分析、實地考察、專家訪談等手段,確保結果準確可靠。
3、研究結果
3.1、新質生產力賦能“冰雪運動 + 旅游”產業創新發展的現狀
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政府大力推廣冰雪運動、建設冰雪場館,促進其參與人數和消費規模持續增長。消費者對冰雪裝備、培訓、旅游等需求旺盛,推動了相關產業發展,冰雪運動逐漸成為年輕人休閑消費的新選擇。2025年哈爾濱亞冬會的成功舉辦及冰雪旅游熱潮的興起,極大地推動了冰雪運動在國內的普及與發展。冰雪運動產業的快速增長,不僅體現在場地、設備及基礎設施的大幅擴建與完善上,還反映在業余課程的豐富多樣上,這為冰雪運動愛好者提供了更多參與機會。例如,2025年1月10日至12日,省市綏芬河市舉辦了首屆冰上三對三籃球邀請賽。此次賽事吸引了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國等4個國家和國內廣東5個地市及省綏芬河市的共13支球隊參賽,共有中外運動員、裁判員80人參加,舉辦比賽40場。比賽規則借鑒籃球3v3模式,每半場7min。考慮到冰面比賽的獨特性,對走步、二次運球等判罰標準進行了放寬,并對滑行中投籃時的非故意身體接觸采取了更為寬松的判罰標準,這些調整顯著提升了比賽的趣味性和觀賞性。比賽中,雙方運動員不僅感受到在冰面上將球投入籃筐的難度,還體會到了因冰面摩擦力減小而帶來的防守挑戰。2025年2月23日,省雪地氣排球巡回賽在市海林市橫道河子鎮開賽。本次活動吸引了全省13個地市的氣排球愛好者齊聚海林,共同體驗“冰雪 + 氣排球”的樂趣。在銀裝素裹的雪地之上,參賽選手們展示了氣排球運動的獨特魅力。比賽中,選手們不僅秀出了高超的球技,還深切感受到了冰雪運動帶來的歡樂與挑戰。本次雪地氣排球巡回賽的成功舉辦,不僅拓寬了冰雪運動的領域,還為氣排球愛好者搭建了一個展示風采、交流技藝的絕佳舞臺。此次活動有力推動了冰雪運動與氣排球運動的深度融合,為冰雪體育產業的創新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新質生產力不僅推動了“冰雪體育 + 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還為這一領域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機遇。市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精心策劃并成功打造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冰雪體育 + 旅游”項目。這些項目包括了著名的“雪堡”、陽明區大灣滑雪場、穆棱市下城子鎮孤榆樹村紅色主題教育體驗——雪地重走抗聯路,以及西安區中興村冰雪體驗樂園等,這些冰雪體育體驗地成為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旅游的亮點。“冰雪體育 + 旅游”的蓬勃發展,不僅為當地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還促進了餐飲、住宿、交通等相關產業的繁榮。
3.2、新質生產力賦能冰雪運動產業發展時存在的困難
(1)基礎設施滯后。
市基礎設施的滯后問題顯得尤為突出。該地區特殊的自然環境導致交通不暢、住宿條件有限。這些問題既阻礙了外地冰雪運動愛好者享受便捷的服務,又限制了其獲取即時信息。因此,基礎設施的不足嚴重影響了游客的旅行體驗和滿意度,使他們難以充分領略“冰雪體育 + 旅游”的樂趣與魅力。
(2)智能化應用落后。
盡管智能技術在“冰雪體育 + 旅游”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在及其周邊地區的冰雪旅游景區,智能技術的滲透和普及程度仍然不足。例如,智能造雪設備、智能滑雪板以及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體驗設備等高科技產品的普及率尚未達到預期的水平。許多滑雪場仍依賴于傳統的人工操作模式,這種現狀不僅顯著降低了運營的效率,還導致運營成本的持續高漲。
(3)專業人才短缺導致產業發展受限。
市正面臨冰雪運動專業人才嚴重短缺的嚴峻挑戰。首先,由于專業人才的不足,賽事組織工作常常陷入混亂狀態,無法高效有序地進行。這不僅降低了賽事的質量和觀賞性,也影響了參與者的體驗感受。其次,冰雪運動場地的維護工作也因缺乏專業人才而顯得力不從心,導致場地條件無法得到充分保障,進而影響了運動員的訓練效果和比賽成績。此外,技術指導的缺乏還導致冰雪運動愛好者難以獲得正確的訓練方法,限制了他們技能的提升和潛力的挖掘。裁判員作為賽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專業能力和公正性對于比賽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然而,當前市裁判員隊伍因人才遺乏而呈現出專業水平不均衡的狀態,時常發生誤判與爭議。這無疑是對比賽公正性的侵蝕,同時也削弱了賽事的整體形象與公信力。
4、對策與建議
4.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為了進一步提升市在冰雪體育旅游領域的知名度,首要任務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旅游體驗的連貫性和便捷性,從而為該市冰雪體育旅游的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市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積極采取措施,促進冰雪體育旅游景區與城市交通的無縫連接,以提升游客流動性,顯著增強冰雪體育旅游的吸引力。除此之外,還應推動地方政府和通信運營商的合作,擴大區域網絡覆蓋范圍,確保游客能夠實時獲取信息并享受便捷的在線服務,這樣不僅能夠提升游客的滿意度,還能進一步推動冰雪體育旅游產業的繁榮發展。
4.2、培養創新型人才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新型勞動者的顛覆性創新,是把人才紅利注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進程。自主創新不僅能推動產業結構變革和生產效率提升,還能為新興業態注入活力,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這不僅需要強化總體調控,還需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政府應當積極助力在企業和個人獲取專利權方面積極助力,特別是在人造雪技術革新、冰雪運動裝備迭代升級及場地維護等關鍵領域,給予充分的支持與指導。
4.3、加強“冰雪運動 + 旅游”的品牌建設
借助“冰雪運動 + 旅游”項目,市在保留傳統滑雪項目的同時,還應積極探索冰壺、冰釣、雪地徒步、雪地露營等多元化活動,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市可推出定制化“冰雪運動 + 旅游”套餐,涵蓋親子游、情侶游、探險游等多種主題,為游客提供專屬體驗。
4.4、健全監測體系
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市應當構建全面而高效的市場監測系統。該系統需要具備實時追蹤冰雪產業最新動態的能力,涵蓋對市場趨勢的洞察、消費者需求變遷的把握及競爭格局演變的剖析。通過整合實時的市場調研數據,相關企業能夠敏捷地優化產品設計和服務方案,確保它們能夠滿足不同細分客群的特定需求,從而提升客戶在購買和使用過程中的全流程體驗。此外,創新商業運營模式也是關鍵。市應推進線上到線下場景的互聯及跨界資源整合,構建多元化的盈利渠道,以強化競爭優勢。同時,深化品牌價值的傳播和數字化營銷布局,可以有效擴大冰雪運動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并擴大用戶的參與規模。
5、結語
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冰雪旅游市場的蓬勃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了冰雪旅游產業實現飛躍式發展。這一過程充分展示了新質生產力在重塑現有產業格局和提升效率方面的變革效應,推動了“冰雪運動 + 旅游”產業向數字化、高效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的多元化發展。市政府需攜手駐牡企業、本地高校及社會各界共同制定并執行科學合理的戰略規劃,以保障資源的有效配置與高效運用。此外,市還應加大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力度,以持續提升“冰雪運動 + 旅游”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游客帶來更加優質且個性化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劉煜,王白雪,洪邦輝.新質生產力賦能冰雪運動的時態演變、樣態創新與穩態發展[J].冰雪運動,2024,46(5).
[2]龐博,喬雪榕,高喜涵,等.新質生產力助力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研究[J].體育世界,2025(2).
[3]趙磊,溫鑫.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龍江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商業經濟,2025(2).
[4]楊鳳英,崔曉嵩,王文龍,等.新質生產力驅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邏輯與路徑[].體育學刊,2024,31(2).
[5]白雪.新質生產力驅動冰雪體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邏輯、現實瓶頸及紓解之策[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九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摘要集.吉林體育學院冰雪產業學院,2024.
[6]朱肇萌,王戩勛.數字新質生產力助推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驅動背景、內在邏輯與實踐進路[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信息分會.第十五屆全國體育信息科技學術大會論文摘要匯編.福建師范大學,2024.
[7]鄧亞林,李小唐,付近.新質生產力賦能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邏輯、風險及防控路徑[C]//湖北省體育科學學會.第二屆湖北省體育科學大會暨第五屆現代體育與軍事訓練發展學術論壇論文摘要集.蘭州理工大學體育教學研究部,2024.
[8]朱駿濤,況明亮,田奕奇.新質生產力視域下冰雪旅游發展的路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5,15(9).
[9]徐帥帥,李彥龍.新質生產力助推冰雪體育旅游高質量發展研究[].冰雪運動,2025,47(3).
[10]陶欣悅.新質生產力賦能冰雪體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5,33(4).
[11]宋柯瑩,潘宏偉,葛禮進,等.新質生產力賦能冰雪體育旅游數字化發展的邏輯理路、現實掣肘與實踐進路[川].體育世界,2025(2).
[12]董潔,梁琳尉,部峰.新質生產力賦能冰雪體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邏輯、現實梗阻及實踐路向[J].冰雪運動,2024,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