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對馬鈴薯種植土壤性質及產量品質的影響

2025-09-15 00:00:00王新童魏寶陽
湖南農業科學 2025年8期

中圖分類號:S1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0X(2025)08-0015-08

DOI:10.16498/j.cnki.hnnykx.2025.008.004

Effects of FO1 Compound Inoculant on Potato Yield, Potato Quality,and Soil Properties

WANG Xin-tong,WEI Bao-yang

(College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Hunan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Ol28,PC)

Abstract:Potandfeldexperiments werecariedout tocomprehensivelyevaluatetheefectsofFOlcompound inoculantonpotato yield,potatoualityndsoilproperties.Theresultsaresummarzedasfolows.(l)heFOlompoundioulantsigicatly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nutrients in soil.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inoculant at 60-90kg/hm2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availablerogenviableposposandableotass,hichasarticulalyectieattearlynddleoth period.However,excessiveaplicationihibitedtheaccumulatioofsoilutrents.(2)TheFOlcompound inoculantsigificantly enhancedtheactivitisofkeysoilezymessuchasurease,sucrase,atalase,andalalineposphatase.Teapplicationoftisoulant atthemediumdosedemonstratedthebeststabiltyandcomprehensiveperformance.(3)TheFOlcompoundinoculantincreasedthe potato yield. Under the field experiment conditions,the potato yield in the 90kg/hm2F01 compound inoculant group increased by 35.59% compared withthatinthecontrol,as thesingle-tuber weightandnumberof tubersincreasedsignificantly.Inaddition,the commercial potatoatealsoincreased.(4)TheFOlcompoundinoculantdemonstratedthepotentialofimproving thequalityofpotato tubers.Theinocuanthadapositiveefectonthecrudeproteinontent,whileithadnosignfcanteffectothedrymatterorstarch content,hichayberelatedtotegeneticharacteristicsoftefresheatigpotatovarityJzangsu2'used.Inumarythe F01 compound inoculant applied at 60-90kg/hm2 improved the potation yield, potato quality, and soil fertility, showing promising applicationprospects.Futureefortscanbemadetoexplore theadaptabilityandstabilityofthisinoculantinthecasesofdieretoil types and potato varieties.

Key words:FO1 compound inoculant; potato; available nutrients; soil enzyme activity; yield; quality

馬鈴薯是我國第四大糧食作物,既是重要的糧食來源,又具有顯著的經濟價值,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近年來,受種植制度單一和化肥施用過量等因素影響,土壤結構退化、有機質含量下降以及微生物群落失衡等土壤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制約了馬鈴薯產量和品質的提升[1-2]。因此,提升土壤微生物活性、優化養分供應結構,已成為實現馬鈴薯綠色高效生產的迫切需求。

微生物菌劑作為一種集養分轉化、促生長及土壤改良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生物投入品,在調控作物生長及恢復土壤健康方面展現出顯著潛力[3。相關研究表明,合理使用微生物菌劑可有效提高土攘速效氮、磷、鉀的含量并增強土壤酶活性,從而促進作物養分吸收和產量提升[47]。然而,微生物菌劑的實際應用效果受到菌種組合、施用劑量及土壤環境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響,尤其是在復合菌劑領域,其系統性應用評價仍顯不足。

為此,本研究選用F01復合微生物菌劑,通過盆栽與田間試驗相結合的方式,系統評估其對馬鈴薯產量、土壤養分含量及酶活性等指標的影響,旨在明確其作用機制,為微生物肥料在馬鈴薯主產區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的F01復合微生物菌劑由多種芽孢桿菌按特定比例復配制成,有效活菌數 ≥2.0×108CFU/g 具促生長與養分轉化雙重功能。供試馬鈴薯為‘冀張薯12號’,種薯由內蒙古馬鈴薯種業基地提供。

1.2 試驗地概況

于2022年在內蒙古農業大學教學實驗基地(呼和浩特)展開盆栽試驗,供試土壤基礎肥力指標如下:有機質含量 7.42g/kg ,全氮含量 0.68g/kg ,速效磷含量 4.58mg/kg ,速效鉀含量 23.59mg/kg ,堿解氮含量 63.77mg/kg 。

于2023年在內蒙古自治區達茂旗烏克忽洞鎮展開田間試驗,試驗在長期處于閑置狀態的栗鈣土砂壤地進行,土壤理化性質如下:有機質含量 11.07g/kg 全氮含量 0.94g/kg ,速效磷、速效鉀以及堿解氮的含量分別為 6.60 、140.00和 115.00mg/kg ,土壤pH值8.12。

1.3 試驗設計

2022年的盆栽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以不施微生物菌劑(F1)為對照,設微生物菌劑低劑量(41.25kg/hm2 ,F2)、中劑量( 82.5kg/hm2 ,F3)、次高劑量( 123.75kg/hm2 ,F4)和高劑量( 165kg/hm2 ,F5)4個處理組。容器為 55cm( (直徑) ×44cm( 高度)的聚乙烯栽培盆,每盆裝填供試土壤 44kg 。試驗實施統一施肥管理,氮磷鉀養分和有機肥投入量分別為315.1、193.7、382.5和 3000kg/hm2 (換算為單盆施肥量分別為12.00、7.38、14.57和 114.30g/ 盆)。每個處理設置8個重復單元,每盆定植2株健康種薯,試驗總規模為96盆。關鍵農事操作時間節點如下:2022年5月22日播種,26d后(即6月17日)觀測到幼苗出土情況,9月17日收獲。

2023年的田間試驗采用大區對比設計,以不施微生物菌劑(M1)為對照,設微生物菌劑低劑量(30kg/hm2,M2 )中劑量( 60kg/hm2,M3 )和高劑量(90kg/hm2 ,M4)3個處理組。種植模式采用大壟雙行栽培,壟間距 132cm ,壟面行距 33cm ,株間距離27.5cm ,每個處理面積為 369.6m2 ( 5.28m×77m )。各處理氮磷鉀養分投人總量分別為315.0、195.0、375.0kg/hm2 ,并配施有機肥 3000kg/hm2 。其中,有機肥與F01復合菌劑在播種前混合后旋耕施入;基肥為全部的磷肥、 43% 的氮肥和 60% 的鉀肥;追肥分2次進行,結薯期追施 30% 的氮肥和 20% 的鉀肥,塊莖膨大前期補充剩余 27% 的氮肥和 20% 的鉀肥。試驗周期為2023年6月14日至9月20日。

1.4 樣本采集

于馬鈴薯出苗后15(幼苗期)35(塊莖形成期)55(塊莖膨大期)、75(膨大后期)和95d(成熟期)采集土壤。土壤樣本采用5點法采集 0~20cm 和 20~40cm 土層混合樣,使用土壤采樣器取垂直土芯,混合均勻后裝入密封袋帶回實驗室。于成熟期采集馬鈴薯樣本:盆栽試驗中,從每個處理重復單元里采集2盆馬鈴薯塊莖樣本,稱鮮重;田間試驗中,每個處理挑選3株生長態勢相同的馬鈴薯植株塊莖做樣本,稱鮮重。將馬鈴薯塊莖樣本置于 105°C 殺青 30min ,然后置于 80% 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稱重,之后粉碎研磨并過 0.5mm 孔徑篩,密封存放備用。

1.5 測定指標與方法

(1)土壤養分。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分別采用堿解擴散法、 0.5mol/LNaHCO3. -浸提鉬銻抗比色法、 NH4OAc- 浸提火焰光度法測定[8-9]。(2)土壤酶活性。脲酶、蔗糖酶、過氧化氫酶、堿性磷酸酶分別采用靛酚藍比色法、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高錳酸鉀滴定法和磷酸苯二鈉比色法測定[8-9]。僅對盆栽試驗土壤樣品做酶活性檢測。(3)馬鈴薯產量。收獲期每處理采樣面積 3.3m2 ,統計商品薯率(單薯 ? 150g )、單株薯重( kg/ 株)和單株結薯數(個),記錄實收產量。(4)馬鈴薯品質。馬鈴薯干物質率為塊莖干燥后重量與初始鮮量的百分比。塊莖蛋白質含量和淀粉含量采用凱氏定氮法和比重法分別測定[8-9]

1.6 數據分析

采用IBMSPSSStatistics2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Tukey's-b方法進行多重比較,水平閾值設定為 P 值小于0.05,運用Origin2021軟件作圖。

2 結果與分析

2.1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對馬鈴薯種植土壤養分的影響

2.1.1 堿解氮從圖1可看出,盆栽試驗中,在馬鈴薯生長階段,各處理的土壤堿解氮含量呈現出較為突出的動態變化規律;其中,F1和F2處理的堿解氮含量在出苗后35d達到了最高值(116.20和128.16mg/kg ),之后便呈現出遞減的趨勢;與之相比,F3~F5處理組在整個生育期內呈持續下降態勢。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在出苗后 15d ,F3~F5處理的堿解氮含量分別比F1提升了 16.06% 、 14.83% 和13.22% ( Plt;0.05 ),但F2~F5處理之間未表現出統計學差異;出苗后 35d ,各處理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出苗55~75d這個時間段內,F2~F5處理的堿解氮含量均顯著高于F1處理,而F2~F5處理之間依舊沒有較大差異;出苗后 95d ,堿解氮含量和F01復合微生物菌劑施用量呈現出正相關關系,其中F5和F4處理的堿解氮含量分別比F1提高了41.33和39.42mg/kg ( Plt;0.05 ),并且顯著高于F3和F2處理,而F3和F2處理的堿解氮含量分別比F1提高了21.95和 16.94mg/kg ( Plt;0.05 )。

圖1盆栽試驗各處理不同時期土壤堿解氮的變化[圖中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顯著( Plt;0.05 ,下同]

從圖2可看出,田間試驗中,馬鈴薯生育期內各處理的土壤堿解氮含量隨時間的變化呈現出典型的單峰變化態勢,其峰值出現在出苗后35d(89.97~110.74mg/kg )。在出苗的初期階段,微生物菌劑處理和對照M1之間的堿解氮含量未表現出統計學上的差異,其中M4處理的含量相對較高。出苗后35d ,M2~M4處理的堿解氮含量分別比M1增加了13.26、11.34和 20.69mg/kg ,僅M4與M1之間的差異達差異水平( Plt;0.05 )。出苗后55~75d,堿解氮含量與F01復合微生物菌劑施用量呈正相關關系,M4處理出苗后55d時的堿解氮含量為 102.99mg/kg (較M1提高 27.72mg/kg Plt;0.05 ),出苗后75d時下降至 76.25mg/kg (較M1提高 15.93mg/kg , Plt; 0.05);M3處理出苗后55和75d的堿解氮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但與M4處理差異不顯著。出苗后95d時,M4處理的堿解氮含量是各處理間最高的,M2-M4 之間差異不顯著,均顯著高于N M1(Plt;0.05 ),分別增加12.76、13.53和 17.26mg/kg 。

圖2田間試驗各處理不同時期土壤堿解氮的變化

盆栽試驗和田間試驗結果均顯示,合理施用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可提高土壤堿解氮含量水平,在馬鈴薯生育后期,該菌劑能有效抑制堿解氮含量下降,此特性對維持土壤肥力的可持續性有重要意義。然而,過量施用微生物菌劑會導致增效減弱。對比分析顯示,盆栽試驗的F3、F4處理與田間試驗的M3、M4處理在提升馬鈴薯種植土壤堿解氮含量方面效果更為顯著,為優化微生物菌劑施用劑量提供了參考。

2.1.2有效磷試驗結果表明,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在馬鈴薯生育期內對延緩土壤磷素下降的作用顯著,不同處理間的效果存在階段性差異。從圖3可看出,盆栽試驗中,F4和F3處理在生育中后期(出苗后35~95d)表現出更強的磷素調控能力,多數時期有效磷含量顯著高于對照F1,增量在 10mg/kg 以上;F5處理在出苗前期優勢明顯,但增效持續性不如F3和F4處理;F2處理對土壤有效磷的提升幅度有限,在出苗后35d內與對照F1差異不顯著。從圖4可看出,田間試驗進一步驗證了盆栽試驗結果。出苗后35~75d,M4處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顯著高于M1和M2,以出苗后55d時增量最大,較M1增加 10.71mg/kg ;生育后期雖然處理間差異縮小,但M3-M4 處理的土壤有效磷仍顯著高于M1。這表明,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在中高劑量下可提升馬鈴薯種植土壤的有效磷含量,有效延緩磷素下降,增強植株對磷素的吸收與利用,為馬鈴薯后期產量形成提供養分保障。

圖3盆栽試驗各處理不同時期土壤有效磷的變化

圖4田間試驗各處理不同時期土壤有效磷的變化

2.1.3速效鉀盆栽試驗結果(圖5)表明,施用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可顯著影響馬鈴薯種植土壤的速效鉀含量,其變化呈現前期略升、中后期緩降的階段性特征;出苗后 15~35d ,各處理速效鉀含量保持相對穩定,F2~F5處理的土壤速效鉀含量均高于對照,其中F3和F4表現最優;出苗后55~95d,F01復合微生物菌劑處理的土壤速效鉀含量下降幅度較小,F3~F5處理的土壤速效鉀含量維持在217.2~223.9mg/kg 范圍內,三者差異不顯著,但比F1處理高 24.53%-33.88% 。從圖6可看出,田間試驗進一步驗證了盆栽試驗結果,隨著生育進程推進,各處理速效鉀含量持續下降,但M4處理在各觀測時期(除出苗后35d外)均高于其他處理。綜合盆栽試驗和田間試驗結果可知,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可有效延緩馬鈴薯種植土壤的速效鉀損耗,其中,F4、F5及M4處理表現較為穩定,對保障馬鈴薯生育后期鉀素供應具有積極意義。

圖5盆栽試驗各處理不同時期土壤速效鉀的變化

圖6田間試驗各處理不同時期土壤速效鉀的變化

2.2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對馬鈴薯種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2.2.1脲酶盆栽試驗結果(表1)表明,施用F01復合微生物菌劑顯著提升了土壤脲酶活性。與對照F1相比,F2~F5處理在整個生育期均表現出更高的酶活性,隨著生育期的推進呈現出“前期上升、中期達峰、后期回落”的變化趨勢,出苗后15d各處理的脲酶活性為 0.74~1.23mg/(g?24h) ,出苗后75d達到峰值,出苗后95d略有下降;其中F3處理(中劑量組)的脲酶活性最高,多次觀測活性明顯高于其他處理,尤其在出苗后15和 95d ,F3處理酶活性較對照分別提升 66.22% 和 64.04% 。方差分析結果顯示,5個觀測時期處理間差異均達顯著水平。綜合分析表明,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對土壤脲酶活性有顯著提升作用,尤其在作物生長前中期效果更為明顯,中劑量( 82.5kg/hm2 ,F3)處理在提升酶活性及穩定性方面最為突出。

2.2.2糖酶盆栽試驗結果(表2)表明,各處理土壤蔗糖酶活性在馬鈴薯生育期呈現“前期遞增、中期達峰、后期趨穩”的變化趨勢。與對照F1相比,F01復合微生物菌劑處理的蔗糖酶活性明顯提升,其中又以中高劑量(F3~F5)處理效果較為明顯。出苗后35d,F3~F5處理的蔗糖酶活性較F1提高了36% 以上。出苗后55d時達到峰值,各處理組差異縮小,但復合微生物菌劑處理的蔗糖酶活性均高于對照。出苗后75~95d,F4和F5處理的蔗糖酶活性維持在較高水平,顯示其具有較強的后期活性保持能力。綜合來看,中高劑量( 82.5~165kg/hm2 )的F01復合微生物菌劑處理在提高蔗糖酶活性和延續效果方面更具優勢。

2.2.3過氧化氫酶 土壤過氧化氫酶參與土壤有害物質的分解,與氧化還原狀態密切相關。由表3可知,試驗期間,各處理過氧化氫酶活性波動范圍在13.87~18.28mL/g 之間,呈典型單峰變化趨勢,出苗后55或75d達到峰值,隨后下降。方差分析結果表明,5個觀測時期處理間差異均達顯著水平,且復合微生物菌劑處理的土壤過氧化氫酶活性均高于對處理次之,出苗后15、55d的過氧化酶活性均高于其他處理。綜合來看,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對土壤過氧化氫酶活性具有明顯的增強作用,其中F3處理的效果最佳,顯示出良好的氧化還原環境調節能力。2.2.4堿性磷酸酶由表4可知,在馬鈴薯生育期內各處理的土壤堿性磷酸酶活性變化范圍在 0.54~ 0.89mg/(g?24h) 之間;方差分析結果顯示,5個觀測時期處理間差異均達顯著水平( Plt;0.001 ),且復合微生物菌劑處理的土壤堿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對照。出苗后35~95d,F3處理的堿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其他處理,且保持在 0.80mg/(g?24h) 以上。這表明,F01復合微生物菌劑能將土壤堿性磷酸酶活為作物提供更多可磷素養分。

2.3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對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

盆栽試驗結果(表5)顯示,復合微生物菌劑處理的單株薯重、單株結薯數均高于對照,且產量也均高于對照,各處理的商品薯率差異不顯著,在94.62%~98.44% 之間,以F4處理最低、F5處理最高;其中,F3處理的馬鈴薯單株結薯數和單株薯重表現最佳,產量最高,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商品薯率為95.04% ;各處理產量由高到低排列依次為 F3gt;F4gt; F2gt;F5gt;F1 ,其中F3組較對照增產 16.60% 。田間試驗進一步驗證了復合微生物菌劑的效果,隨著施用量的增加,馬鈴薯產量持續提升;M4處理產量最高,較對照M1顯著提高 35.59% ,M3組次之(增產 33.17% ),二者增產效果均達顯著水平;M3~M4處理的單株結薯數顯著高于對照,商品薯率也有所提高,但單株薯重差異不顯著。綜合分析表明,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可有效提高馬鈴薯產量。

2.4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對對馬鈴薯品質的影響

從表6可以看出,F01復合微生物菌劑處理對馬鈴薯塊莖干物質率和淀粉含量的影響不大,各處理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盆栽試驗中,僅F3處理在粗蛋白含量方面顯著高于對照(提升3.07個百分比);田間試驗中,復合微生物菌劑處理對干物質率和粗蛋白含量影響較小,差異未達顯著水平,而M3和M4處理的淀粉含量顯著低于M1和M2。總體來看,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對提升馬鈴薯塊莖品質的作用有限,主要表現在提高馬鈴薯塊莖的粗蛋白含量方面。

3 討論

3.1 微生物菌劑對土壤養分的影響

已有研究表明,微生物菌劑在作物生產中具有提升土壤速效養分的作用[10-16]。本研究結果顯示,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在馬鈴薯種植中同樣可以提升土壤速效養分的含量。盆栽試驗和田間試驗結果顯示,施用 82.5~90kg/hm2 的F01復合微生物菌劑顯著提高了土壤中堿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鉀的含量,且在馬鈴薯各生育階段其土壤養分含量均高于對照。生育前中期養分提升作效果明顯,后期養分含量雖有所下降,但處理間差異仍顯著。值得注意的是,盆栽試驗中,過量施用( 165kg/hm2 )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出苗35~95d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中劑量( 82.5kg/hm2 )和次高劑量( 123.75kg/hm2 )處理。總體來看,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在中劑量下效果最佳,過量施用可能引發養分失衡。同時,土壤不同初始條件會對微生物菌劑效應的穩定性產生影響,后續應加強該菌劑在多類型土壤中的應用驗證。

3.2微生物菌劑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已有研究表明,微生物菌劑可顯著提升草原、煙區等地型的土壤酶活性[17-25]。本研究結果顯示,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在馬鈴薯種植土壤中具有類似效果。試驗結果顯示,施用F01復合微生物菌劑能增強土壤脲酶活性,出苗后75d達到峰值,蔗糖酶、過氧化氫酶和堿性磷酸酶多在出苗后55d達到峰值,以 82.5kg/hm2 處理的增效作用最明顯。該結果與Wang等[2報道的結論一致,但在酶活性變化規律上存在差異,可能與氣候異常、菌劑配方和作物差異有關,后續需進一步探討環境與施用條件對該菌劑施用效果的影響。

表5盆栽試驗和田間試驗各處理的馬鈴薯產量及其構成因素

注:表中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顯著( Plt;0.05 ),下同。

表6F01微生物菌劑不同用量條件下的馬鈴薯塊莖品質

3.3微生物菌劑對馬鈴薯產量和品質影響

研究表明,微生物肥料在不影響養分供給的前提下,可促進馬鈴薯的生長發育、提高產量和改善品質[27-28]。本試驗發現,與對照相比,盆栽試驗中施用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可使馬鈴薯增產 2.51%~ 16.60% ,田間試驗中施用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可使馬鈴薯增產 11.39%88.59% ,盆栽試驗和田間試驗分別以82.5和 90kg/hm2 的施用劑量產量提升最顯著,與對照的差異達到顯著水平,且其單株結薯數、單株薯重和商品薯率表現優秀。

品質方面,盆栽試驗中 82.5kg/hm2 處理的粗蛋白含量比對照增加了3.07個百分點,但其干物質率和淀粉含量與對照差異不顯著。田間試驗結果顯示,施用中高劑量F01復合微生物菌劑降低了馬鈴薯塊莖的蛋白質和淀粉含量,這可能與洪澇等外部環境因素有關。而且有研究表明,微生物菌劑對馬鈴薯的品質提升效果可能受品種影響[29-31]。本試驗所用的‘冀張薯12號’為鮮食品種,淀粉含量本身較低,后續可探索不同品種與品質指標下微生物菌劑的適應性。

4結論

通過盆栽試驗和田間試驗,系統評估了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對馬鈴薯種植土壤及產量的影響,主要結論如下。

(1)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可有效提升土壤速效養分的含量。施用 60~90kg/hm2 的F01復合微生物菌劑顯著提高了土壤堿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鉀的含量,尤其在馬鈴薯生育前中期效果更佳,過量施用則可能抑制土壤養分的累積。

(2)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可增強土壤酶活性。F01復合微生物菌劑顯著提升了土壤脲酶、蔗糖酶、過氧化氫酶和堿性磷酸酶的活性,中劑量處理在穩定性和綜合效果上表現最優。

(3)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可提升馬鈴薯產量。田間試驗條件下, 90kg/hm2 的F01復合微生物菌劑處理馬鈴薯產量比對照增加 35.59% ,單株塊莖重和結薯數明顯增加,商品薯率也有所提高。

(4)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具備改善馬鈴薯塊莖品質的潛力。菌劑對粗蛋白含量有積極促進作用,但對干物質和淀粉含量影響不顯著,可能與所用鮮食品種‘冀張薯12號’的遺傳特性有關。

綜上所述,F01復合微生物菌劑在 60~90kg/hm2 的適量條件下可實現“土壤改良”與“增產提質”的協同效果,具有良好的應用潛力和推廣價值。未來應進一步探討其在不同土壤類型與馬鈴薯品種下的適應性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1]郭新送,魏菊花,沙春巖,等.優化施肥對馬鈴薯產量、品質和土壤養分供應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24,40(2):84-90.

[2]王蘭芳,獨瑜.微生物菌劑對馬鈴薯肥料利用率和產量的影響[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3(2):61-64,68.

[3]倪萬梅,王慧娟.馬鈴薯微生物菌劑施肥效益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8):148-149.

[4]李雙雄,姚拓,柴加麗,等.復合微生物菌劑添加對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理化特性影響[J/OL].草原與草坪(2025-05-19)[2025-06-01].h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 filename=CYCP2025050700Camp;dbname=CJFDamp;dbcode=CJFQ.

[5]蔡宗程,呂亮雨,高佩,等.EM微生物菌劑對高海拔地區燕麥產量品質及土壤質量的影響[J/OL].中國土壤與肥料(2025-05-15)[2025-06-01].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 filename=TRFL20250508003amp;dbname=CJFDamp;dbcode=CJFQ.

[6]羅雁馨,曹行行,沈婷婷,等.微生物菌劑對退砂地土壤改良及西瓜品質的調控作用[J/OL].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5-05-12)[2025-06-02].https://link.cnki.net/doi/10.13207/j.cnki.jnwafu.2025.11.008.

[7]陳秀英.菌種保存方法的比較[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2,12(2):231.

[8]關松蔭.土壤酶與土壤肥力[J].土壤通報,1980,11(6):41-44.

[9]鮑士旦.土壤農化分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10]史偉杰,高華山,楊繼鋒,等.微生物菌劑對張家口洋蔥產量、品質和抗病性的影響[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5,36(7):60-62.

[11]葛芙蓉,吳思炫,郭煥茹,等.復合微生物菌劑對設施番茄土壤真菌群落的影響[J].長江蔬菜,2025(8):48-52.

[12]張紀利,何敬浩,韋建玉,等.微生物菌劑配施時期對根際土壤細菌多樣性、酶活性及烤煙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作物雜志,2025(2):162-171.

[13]高佩,李希來,張靜,等.微生物菌劑與羊板糞添加對退化高寒草甸土壤養分及土壤細菌多樣性的影響[J/OL].環境科學(2025-04-09)[2025-05-12].https://link.cnki.net/doi/10.13227/j.hjkx.202501266.

[14]許前欣,孟兆芳,于彩虹.減少蔬菜體內硝酸鹽污染的施肥技術研究[J].農業環境保護,2000,19(2):109-110,113.

[15]林啟美,趙小蓉,孫焱鑫,等.四種不同生態系統的土壤解磷細菌數量及種群分布[J].土壤與環境,2000,9(1):34-37.

[16]杜昕波,趙耘,李偉杰.菌種保藏中的細菌鑒定方法[J].中國獸藥雜志,2009,43(3):50-52.

[17]高佩,李希來,柴瑜,等.微生物菌劑配施羊板糞對三江源區退化草地群落特征和土壤真菌多樣性的影響[J/OL].中國環境科學(2025-04-03)[2025-05-12].https:/ink.cnki.net/doi/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250402.001.

[18]張小莉,李宙文,羅夏燕,等.配施微生物菌劑對烤煙根際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J/OL].西南農業學報(2025-03-25)[2025-06-01].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 filename=XNYX2025032400Aamp;dbname=CJFDamp;dbcode=CJFQ.

[19]曾文龍,張瑛,林潤英,等.微生物菌劑與鉀長石配施對烤煙根系及土壤微生態環境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25(5):173-182.

[20]QUOCTN,JUNGMC.Immobilizingeffectsofcornstarch-containingamendmentson exchangeable Cdinmerged soil ∵ focusedonplant uptake and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J].GeosciencesJournal,2025,29(3):410-418.

[21]閆華曉,趙輝,朱碩斐,等.6株硅酸鹽細菌解磷解鉀活性的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8):3728-3729.

[22]連賓.硅酸鹽細菌GY92對伊利石的釋鉀作用[J].礦物學報,1998,18(2):234-238.

[23]劉勇,李輝,李金霞,等.特異PCR方法對枯草芽孢桿菌群的鑒定區分[J].飼料工業,2010,31(4):52-54.

[24]葛誠.微生物肥料生產及其產業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25]趙小蓉,林啟美.微生物解磷的研究進展[J].土壤肥料,2001(3):7-11.

[26]WANGYJ,LIANGHB,WEIW,etal.Effectand mechanismofeffectivemicroorganismsagentson thedynamicschangesof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soil[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ChemicalEngineering,2025,13(4):117308.

[27]SHIBH,ZHANGWJ,WANGLJ,etal.Influenceofthetriazole fungicidedifenoconazole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nd pathogens[J].Applied Soil Ecology,2025,212:106210.

[28]侯松峰,袁楊,曾智鴻,等.有機肥配施微生物菌劑對井岡蜜柚土壤微生物及果實品質的影響[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25,47(1):74-84,276.

[29]韓向東,高鑫,李星星,等.不同微生物菌劑對馬鈴薯產量及土壤特性的影響[J].陜西農業科學,2025,71(1):65-70,83.

[30]謝春暉,李育靜,馬勇.微生物菌劑對馬鈴薯生長發育和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農業科技通訊,2025(1):71-73.

[31]李禹,段斌,楊代云,等.有機肥配施微生物菌劑對土壤理化特性及烤煙產質量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25,53(2):81-87.

(責任編輯:肖彥資)

《農業科技與技術(英文)》征稿啟事

《農業科技與技術(英文)》是由湖南省農業科學院主管,湖南省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主辦的綜合農業類英文科技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43-1422/S,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9-4229,季刊。

刊物主要收錄與農業科學相關的種業科學、生態環境和植物保護等應用基礎研究成果,旨在宣傳國內領先的農業科研成果,報道國內農業科研和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提高我國農業科研的國際影響力,促進我國農業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圍內的交流。目前,期刊已被美國EBSCO數據庫、美國化學文摘CA、CABI全文數據庫、美國劍橋文摘CSA數據庫、美國AGRICOLA數據庫、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庫AGRIS等收錄,竭誠歡迎您的支持與參與。

投稿要求:注重科學前沿與關鍵熱點問題研究,報道農業科技領域最新進展,研究內容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性,觀點明確、論據可靠、邏輯嚴謹、數據準確、文字流暢。本刊接收英文和中文投稿。

投稿郵箱:agrist@hunaas.cn聯系電話:0731-84693060《農業科技與技術(英文)》編輯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香蕉在线|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9视频在线免费看|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一区|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基地|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国产成人欧美|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狠狠操夜夜爽|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成人日韩视频| 69av在线| 免费在线观看av|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天天色综网|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有码在线|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亚洲男人的天堂视频| 国产理论精品| 四虎永久免费网站|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操操操综合网| 久久久亚洲色| 欲色天天综合网|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区| 香蕉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美乳| 免费一级毛片| 久久毛片网| 国产麻豆另类AV| 2021国产精品自拍|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亚洲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成人国产小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免费啪啪网址| 久草视频中文|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综合色在线|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a色毛片免费视频|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