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民晚報杯,是每一個熱愛足球的上海學生難以忘卻的青春回憶。2025年,新民晚報杯已走過了40載。
我從小就喜愛足球,讀中學時,新民晚報杯暑期中學生足球賽之于我們學生來說,就是身邊的“歐冠”。還記得2013年暑假,我已經在長寧就讀高中,把遠在莘莊、楊浦的同學召集在一起,第一次報名參加“晚報杯”。我們這個隊以長寧區第一名的身份挺進市賽。
十多年過去,我從參加“晚報杯”的學生變成了報道賽事的記者,“晚報杯”也從上海本地賽事變成了全國性的賽事。看到決賽賽場上學生們因為丟球輸給對手而傷心流淚,那一刻,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這就是足球的魅力。這也是“晚報杯”所承載的我們的青春。
本屆晚報杯初中組與高中組決賽,各有一支來自新疆的球隊,初中組球隊來自新疆喀什莎車縣,高中組球隊來自新疆喀什巴楚縣。《新民周刊》對這兩個縣都做過深度報道,巧合的是,我也因采訪前往位于中國最西邊的這兩座縣城。
事實上,新疆為國家足球隊貢獻了很多人才,在喀什市、莎車縣、巴楚縣的街頭,隨處可見踢球的孩子,他們三五成群在喀什古城的巷子里、莎車夜市的廣場上、牛羊大巴扎的泥土地上帶球奔跑。決賽現場他們天馬行空的傳球、過人、射門,與內陸學生系統性地傳球配合形成對比,充滿“野性”“和“狂放”的風格,為“晚報杯”帶來了新鮮的空氣。
因為更多隊伍的參與,40歲的“晚報杯”仍然年輕。(王哲)
上海話里獨有的歇后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