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發出了要求英特爾CEO陳立武辭職的呼吁,原因被認為與陳立武過去投資中國芯片公司的經歷有關。但在特朗普會見完陳立武后,事情突然峰回路轉。
8月22日,特朗普宣布,美國政府將入股英特爾,持有該公司近10%的股份。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稱,入股并非為了從英特爾身上掙錢,而是為了扶持美國的技術公司。另據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早前表示,美國政府不會進入英特爾董事會,不會在該公司的治理中扮演主要角色。
幾乎就在同時,英特爾也迎來了軟銀的投資。英特爾宣布,軟銀將以每股23美元的價格購買價值20億美元的英特爾股票,這將使得軟銀成為英特爾的第六大股東。
隨著AI產業興起,英特爾近年來的發展落后于英偉達和AMD。美國政府和軟銀的投資動向短時間內帶動了英特爾的股價上漲,但《華爾街日報》稱,華爾街仍然懷疑,向這家芯片制造商砸錢能否帶來真正的轉機。該公司要想重回正軌,需要為其芯片設計和制造業務爭取到客戶。

7月29日,2025年《財富》全球500強排行榜出爐,沃爾瑪連續第十二年成為全球最大公司。今年《財富》全球500強排行榜企業的營業收入總和約為41.7萬億美元,超過全球GDP的1/3,比去年增長了約1.8%。500家上榜公司的資產總額和凈資產總額均達到自排行榜創立以來的最高峰。
進入榜單的中國(含中國香港)公司數量為124家,數量僅次于美國。華為時隔兩年重返前一百名,位列第83名。比亞迪排名提升至第91名,首次進入前100。京東、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和美團的排名均有所上升。

8月15日,聯合國《全球塑料公約》的第五次會議第二輪談判(INC-5.2)在瑞士日內瓦以失敗收場。各國代表始終無法在塑料減產及有毒化學品管控等關鍵議題上達成共識,只得選擇擇期再議。
會議的阻滯主要在于兩派意見不合。由歐盟、英國、加拿大、拉丁美洲、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組成的聯盟要求大幅削減塑料產量,并逐步淘汰有害化學物質;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俄羅斯、伊朗等國組成的聯盟則主張應聚焦于廢棄物后端處理、提升回收率。
全球限塑需求迫在眉睫。《柳葉刀》雜志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自1950年以來,全球塑料產量已增加200多倍,若不加以限制,到2060年將再增長至目前的3倍,突破每年10億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