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嫂是我們單位對口幫扶貧困戶老趙的妻子。第一次到老趙家里走訪調研,我和小王就被突然從門后跳出來的花嫂嚇了一跳。
“嘿!別想拿我家東西!”
花嫂蓬頭垢面、衣衫襤褸,腳上穿著一雙燈芯絨布鞋,鞋子的后跟也不提,僅靠腳尖勾著,每挪動一步,地上就會被拖出一道印跡。她手里拿著一根木棍,一雙眼睛冒著警惕的光,虎視眈眈地盯著我和小王。
“回屋去,這是領導,是來幫咱脫貧的?!崩馅w急忙上來拉住花嫂的胳膊,連推帶拽地把她推搡進一間土坯小瓦房里。
“年輕的時候好好的。誰知,家里攢的不到二百塊錢的全部家當,被她藏在土坯縫里,結果老鼠做窩,把錢咬成了碎末,人就成這樣了?!崩馅w苦笑著說,“不過,這女人骨子里聰明,憨傻得也不是特別厲害,除了會做一口飯吃,她還特別會養雞——你們跟我來?!?/p>
我們跟著老趙來到屋外的梧桐樹林,枝葉交錯的林間,各色灌木密密匝匝地擠著,藤蔓攀附其間,連地面都被鋪得滿滿當當,透著一股野生野長的蓬勃勁兒。老趙右手握成喇叭狀,放在嘴邊吆喝:“咕咕咕咕,咕咕咕咕?!眲x那間,灌木叢中枝葉晃動,七八只肥碩健壯的土雞瞬間爭先恐后出現在我們面前。“咕咕咕咕。”老趙一路召喚著把雞引回家,又撒了兩把玉米,那群雞歡快地埋頭啄食起來。小王看著唯一的一只紅冠金羽的大公雞,蹲下身子拿著手機一邊拍照一邊贊嘆道:“嘿,好漂亮的大公雞。”
“我的雞!你們別想拿走我的雞。”
小王的話被不知什么時候從屋里出來的花嫂聽到了?;ㄉr在小王面前,緊盯著小王一句一句重復警告著,還“呸呸呸”朝著小王吐唾沫,直到老趙再次把她推搡到遠處才作罷。
我們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詳細了解老趙家的困難。就在我們即將離開的時候,再次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一不留神,花嫂手疾眼快,一把就從小王手里搶過裝記錄材料的公文包,想把包背在身后。
“慧慧的書包,你別想拿走?!?/p>
“這不是慧慧的書包,書包能背,這個不能背?!崩馅w鐵青著臉,做著背書包的動作給花嫂看。花嫂將信將疑地把身后的公文包拿到眼前觀察。她扯了扯公文包上的提手帶似乎是看明白了,這么短的帶子,應該是背不到自家女兒身上。
花嫂研究明白了,“吧嗒”一聲把公文包扔在地上,像沒事人一樣趿拉著鞋走了。
“跟左鄰右舍也是這個樣子,看門看得很緊咧。你拿著東西進門可以,拿著東西出門就不行,她都要攔下來看看?!崩馅w苦笑道。
從老趙家回來,我在單位班子會上詳細介紹了老趙家的情況。經過研究討論,我們決定除了修繕老趙家兩間破舊危房外,還準備出一部分費用買兩頭豬崽和兩只小羊羔給老趙養。這個提議是我提出來的,我覺得花嫂能養好雞,也一定能養好豬和羊。
帶著小豬崽、小羊羔,我和小王借了一輛皮卡車,第二次去了老趙家。
花嫂在家門口的石塊上閑坐,車斗里的豬崽、羊羔瞬間讓她的眼睛迸出閃亮的光。我們把豬崽、羊羔抱下來,給老趙留了畜牧站技術員的電話。交接的間隙,花嫂已經咧著嘴興奮地抱著一只羊羔,臉龐在小羊的皮毛上輕輕摩挲。我們樂呵呵地看著,花嫂一臉嗔怒地叫嚷道:“我的豬、我的羊,你們別想拿走?!?/p>
“嘿,瞧瞧,花嫂真是好盤算,這才幾分鐘時間,蹄子一著地這就成了她的了。”小王的話惹得我們大笑起來。
自那以后,老趙時不時地就會打來電話向我講花嫂的事情。
“領導啊,你辦的好事哦,我的鋪蓋卷都被瘋婆子從屋里扔出來了。她和那幾頭豬和羊在屋里睡咧?!?/p>
“領導啊,這不行啊,她只曉得喂豬羊,把我的飯都忘記做了哦?!?/p>
“領導啊,瘋婆子打我,讓我壘豬圈,蓋羊圈哩?!?/p>
……
三年后的晚春時節,上級部門要對我們縣的扶貧工作進行抽查調研。這次還是我和小王一起,我們伴著一路怒放的山花,沿著這條跑了無數次的熟悉的山路,來到老趙家。
兩間嶄新的藍磚紅瓦房旁,立著一排活動板棚。棚下拴著三頭壯牛;旁邊五個水泥大圈里,分別圈著十幾頭肉豬和七八只肥羊。老趙早已不外出打零工,專心和花嫂守著家搞養殖。
這些年,老趙家的每一步變化我們都看在眼里。但這翻天覆地的變化,并非全靠外力幫扶——大部分投入,都是老趙和花嫂憑著自己的努力一點點攢起來、干起來的。
“領導啊,要不是你們當初拿來的幾只小崽子,我還真沒發現我家里的還有這本事,能把牲畜養得這么好。哎,對了,還有一件事,你們等會試試?!?/p>
按照老趙說的,小王一臉懷疑,我聽完慫恿道:“不妨試試嘛!”小王說:“那好,但你倆可得看著點,萬一花嫂的棍子落得快,可就糟了?!?/p>
在老趙的協助下,小王戰戰兢兢地拎著一只蘆花雞試著出現在花嫂面前。誰知花嫂眼睛乜斜了一下,嘴一撇,自言自語道:“雞算啥?我有牛,有豬,有羊……”說完,她沒再多看那只雞一眼,胳膊下穩穩夾著一捆剛割的青草便走了。
我們都笑起來。老趙說:“如今醫療政策好,咱家里也有了閑錢,你們能不能幫我找個治療這憨傻病的專家?我想帶著媳婦去瞧瞧病。”
我滿口應下來。回去的路上,小王說他今天也有了一個新發現:“老趙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已經不叫花嫂‘瘋婆子’了?!?/p>
我一想,嗯,還真是的。
(河南 朱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