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7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內控管理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力愈發顯著。然而,自前部分企業仍采用各部門職能分離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已難以滿足數字經濟時代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發揮戰略自標的導向作用,成為優化企業管理、提升內控質量的重要途徑。然而,在內控管理政策的執行過程中,部分企業仍存在諸多問題。為進一步完善企業戰略控制工作機制、提升內控管理的監督約束效果,本文圍繞戰略目標導向下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展開探討。
1戰略目標導向下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提高財會信息精確性
基于戰略目標導向的企業內部控制,能夠有效提升企業財會信息的精確性。在開展內部控制工作時,企業需依據財務管理需求,對運營期間各部門的信息數據進行采集和儲存。通過有效應用大數據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企業可以對數據進行快速處理與計算,并從戰略發展的角度進行深入分析。這不僅能夠動態評估當前內部控制工作的執行情況,還能推動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向精細化方向發展,促進企業項目運營流程的規范化建設。精確的數據信息能夠為企業戰略決策的制定提供有力參考,企業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實時排查運營過程中存在的漏洞與缺陷,全面監管工作人員的實際業務行為。這一過程既能充分發揮戰略目標的監督約束作用,又能確保數據共享的實效性。
1.2有助于達成企業經營目標
基于戰略自標導向的企業內控管理,有助于推動企業經營目標的落地實施。企業需建立全方位、系統化的財會管理平臺,從戰略發展角度分析自身運營情況,結合內外部發展環境制定適配的戰略決策,預判運營期間存在風險隱患的可能性,并確立與企業項自管理緊密相關的工作執行自標。同時,企業應科學劃分各部門工作職能,在內控管理體系的約束下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實現內部資金的合理分配,推動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此外,企業需對項目運營期間的支出情況進行全面審查,以戰略目標為導向發揮內控決策的監督管理作用,確保內控制度與經營目標相契合。
1.3有助于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需不斷提高內控管理水平。在制定戰略決策前,企業應對當前市場環境開展全面調查,嚴格規范經營流程,動態分析市場行為,以此調節戰略發展決策。在深入分析調查結果的基礎上,企業應把握市場發展機遇,科學分配內部資源,搶占更多市場份額。企業應堅持與時俱進的發展原則,持續完善內控管理體系,創新傳統運營管理模式。此外,企業應充分發揮戰略目標在經營過程中的引導作用,將全新的戰略發展目標融入項目運營全過程,全面提升自身經營實力[]。
2戰略目標導向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2.1企業內部控制目標不準確
企業制定的戰略發展自標對其未來的市場發展趨勢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許多企業將目標制定納入內控管理體系的核心內容,這也是當前企業推進內部體系改革的關鍵突破口。如何依據各部門提交的數據材料,有針對性地制定企業戰略發展目標,是企業經營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然而,部分企業在目標制定時未充分考量自身經營現狀,資金調配不合理,且缺乏有針對性的參考意見。
通常,企業將自標設定為特定周期內的經營規模擴張與經營收益增長,但在目標內容細化階段,既缺少對市場整體發展環境的深入分析,與同行業的對比也不夠鮮明,導致企業實際經營情況與預期目標不匹配。此外,部分企業僅將經營目標定為提高年度利潤率的具體百分比,卻對自身所處的市場環境缺乏清晰認知,對當前經營狀況的把握不夠充分。這類脫離實際的戰略目標,不僅難以推動企業經營效益的提升,還會在無形中增加企業的運營風險。
2.2企業內部風險防控力度不足
企業應將風險控制視為內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字經濟時代,市場環境愈發復雜,企業面臨的風險類型也日益多元化,但部分企業仍缺乏風險識別與評估的基礎條件,內部信息化建設水平不足。部分企業雖然已完善風險監管系統,卻仍無法針對風險類別與等級制定科學的應急防范措施。若企業希望在戰略自標制定過程中確保市場營銷策略更符合預期、獲得更多消費者認可,就必須做好市場調研工作,然而企業系統平臺無法結合數據材料開展市場風險預測,導致產品在研發與營銷環節存在諸多不足。此外,當前部分企業內部風險管理不完善、缺乏健全的內控風險識別機制,難以對風險管控提供有效指導,經營戰略不穩定,導致制定的戰略目標流于形式[2]。
2.3企業內部信息溝通不及時
及時的信息溝通是強化企業內部管理的關鍵環節,企業內控體系的建設需要各部門通力協作,但目前部分企業在內控體系建設過程中對信息溝通的重視程度不足,在多部門信息交互的有效路徑上存在缺失。受企業管理制度的限制,部分關鍵信息數據被局限在特定部門內,難以實現快速傳遞。下屬單位僅專注于自身工作內容,在企業遇到運營風險時,難以及時參與應急管理。此外,企業高層管理者制定的戰略目標與實際運營現狀不符,且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各部門缺乏數據反饋和信息匯報的有效途徑,導致信息溝通受阻,管理層對基層單位的工作情況了解不充分,基層信息難以通過數據平臺及時反饋至管理層,基層員工與上級領導之間存在溝通壁壘,使企業處于信息不對稱的狀態,戰略目標的導向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發揮。
2.4企業內控監管機制不夠完善
在開展內控管理工作過程中,部分企業尚未設立專門的監督管理部門,導致業務部、財務部、銷售部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監督路徑,內部違規行為普遍存在,內部監管存在漏洞。部分企業將內控監管視為高層管理者的責任范疇,致使監管工作僅局限于高層對下屬的管理,卻忽視了基層員工對高層管理者的監督作用,導致企業內部監管體系不完善。企業內控監管機制的不完善,使其對戰略目標的分解與執行情況了解不足,難以發揮戰略目標在風險管理中的導向作用,這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3]。
3戰略目標導向下強化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3.1調整企業內控管理目標
企業應健全內控管理體系,將目標建設作為內部控制的關鍵決策。在信息時代,企業需收集運營過程中生成的海量數據,并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開展目標評估,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針對性自標政策。企業要明確未來發展方向及面臨的市場經營挑戰,調整內部組織機構,確保戰略目標在各部門落地執行。
企業應建立專門的監督管理機構,負責審查與監管目標執行情況,確保各部門工作目標與企業整體戰略發展相契合。此外,企業需注重對可操作性較強的目標進行量化分析,避免項目執行中出現目標達成要求模糊的問題。戰略目標的制定應充分考量內外部發展環境,識別可能面臨的經營風險,并進行針對性修訂與調整,確保自標具備可達成性。各部門需及時向上級管理單位反饋有效數據,階段性分析當前目標達成率,輔助企業掌握市場經營動態,提升綜合競爭力。
3.2強化企業內部風險管控
企業構建內部風險控制體系,需聚焦市場環境、政策體系與財務管理三大核心維度,并增強全員風險防控意識。在市場層面,企業應定期開展市場調研,分析目標客群的行為特征及競品企業動態,識別產品同質化風險,并及時優化營銷策略,確保企業戰略與市場需求精準匹配。在政策層面,企業需實時跟蹤國家經濟政策及地方改革動向,評估稅務合規等風險。財務人員應提升專業能力,在會計制度改革背景下兼顧數據核算與應急風險管理,保障企業戰略與國家政策相協同。在財務層面,企業要通過動態監控推進業財融合,加強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協作,識別資金鏈及財務運作風險,并依托數據分析科學配置資源。同時,企業需搭建智能信息平臺,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對市場波動、政策調整、財務異常等風險進行分級預測,并結合實際運營情況持續優化防控方案,實現風險識別、評估、預警、處置的全流程閉環管理,確保風險防控體系能動態適配企業發展需求[4]。
與評估,使工作人員能夠隨時掌握戰略目標的達成情況。這不僅有助于積極發揮戰略自標的導向性作用,還能有效識別經營期間存在的風險隱患,實現對風險問題的全面監督與管理。企業應圍繞自身實際經營特點,精準界定常見風險,制定針對風險管控的全面有效監管體系。
在內控體系建設過程中,企業應建立以戰略目標為導向的審查管理機制,將各項經營活動納入審查范圍,實現對各部門業務活動開展的全面監管。同時,企業應完善內控監管體系,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以自動完成內外部數據材料的有機整合。此外,企業應根據識別到的風險因素制定科學的應急管理措施,運用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對人力資源部門、物資采購部門和財務管理部門的關鍵數據進行動態分析,不斷提高自身的內控管理水平[5]。
4結語
綜上所述,戰略目標導向在推動企業實現內控管理模式轉型、提升決策效率和增強核心競爭力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全面提高企業各組織機構的內部管理能力,更好地滿足社會公眾的消費需求。未來,企業還需在技術和人才等多方面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對各項業務及各部門工作的全面管理體系,將實現戰略目標作為核心工作職能。同時,企業應完善內控管理機制,進一步確保內控管理工作的系統性、協同性和持續性,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3.3加強企業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
企業各部門應通過信息交互途徑了解當前經營發展現狀,通過信息平臺建設開放多元化的信息溝通渠道,以保證信息傳遞的及時性與透明性,進而反饋企業當前的運營風險。為有效避免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出現流失和損毀,企業需對關鍵信息材料進行加密處理,并在系統內部建立網絡防火墻。有條件的企業可搭建專門的信息溝通平臺,支持各部門工作人員通過郵件、網絡視頻會議等多種形式實現信息共享,促進不同層級之間的無障礙交流,從而有效提高企業內部的工作效率。企業應自主提取外部市場信息,在信息平臺上整合關鍵信息數據,通過數據共享推動內部各部門形成協同合作機制。同時,企業應打造內部知識數據庫,梳理發展歷史、文化背景及需要遵循的法律文件,并通過員工間的數據共享,共同保障企業信息安全。
3.4完善企業內控監管機制
企業應完善內控監管機制,對各項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
參考文獻:
[1]張瑛.基于戰略目標導向的企業內部控制探討[J].財會學習,2024(15):146-148.
[2]吳琦.戰略視角下制造業企業內部控制優化探究[J].投資與創業,2024(12):113-115.
[3]孟繁貞.戰略管理背景下的企業內部控制[J].中外企業家,2023(28):133-135.
[4]李波.基于戰略導向的企業內部控制探討[J].財富生活,2023(2):191-194.
[5]余秀君.國有企業構建內部控制戰略矩陣的策略建議剖析[J].現代商業,2022(15):153-155.
作者簡介:蘇錦(1980—),女,漢族,四川古藺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為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