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新型智庫要“健全輿論引導機制,鼓勵智庫運用大眾媒體等多種手段,傳播主流思想價值”。媒體型智庫作為新型智庫建設重點,為政府和社會提供廣泛的決策咨詢服務,但具體實踐中,媒體型智庫的輿論引導力建設仍與政策中的多維度要求存在差距。因此,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體系來識別短板,發現痛點,從而達到以評促建的目的。
目前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的測評分為過程導向和結果導向兩個視角[1]。過程導向將輿論引導力拆分,演繹出輿論引導力路徑上的各種分力并逐一探討,通常使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如《中華智庫影響力報告》將影響力拆分為包含輿論影響力在內的5個分力并開展指標體系構建[2、通過對媒體型智庫相關人員進行深度訪談了解輿論引導思路[3、立足國際話語權力維度設立指標體系分析智庫對外發聲能力[4等。結果導向注重從用戶引導的視角切入,剖析智庫對用戶的吸引、互動、認同等測度,主要使用定量研究方法,如MRPA智庫效能測評體系(其中M指代“治理結構”,R指代“智庫資源”,P指代“智庫成果”,A指代“智庫活動”)[5]、通過回歸分析測算輿論引導力強弱[、通過社會網絡結構點度中心性等指標進行測度[7]等。
由于各媒體型智庫在研究場域和組織架構上要素配置相異,其與論引導的著力點也有所不同。過程視角的研究能夠厘清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的作用機理,但缺少一套綜合性強、可操作的評價指標體系;結果視角的測評雖能抓住本質,但難以探尋與論引導力生效的具體路徑。
因此,本文綜合考慮過程視角與結果視角,基于團隊前期研究成果[8-9],首先圍繞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選擇有代表性和針對性的影響因素作為指標并賦以權重,其次結合多家媒體型智庫在新媒體平臺的綜合表現,進行輿論引導力實證測評,最后對不同類型的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的提升提出了針對性建議,以期為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建設提供參考。
2以關鍵影響因素為準則的原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本文使用層次分析法、德爾菲法完成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賦權的任務。
2.1 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2.1.1指標選取的原則
(1)系統性原則。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評價體系需要做到全面、科學、客觀地反映評價目標的特征。首先,指標需要緊扣分力內涵,各層級元素在邏輯上緊密遞進。其次,指標層不僅要詮釋多分力的共同影響因素,也要側重于表達對應分力特性。因此,各準則下的指標存在部分重復項。
(2)關鍵性原則。團隊前期研究中已得出各分力下影響因素重要性排序,但候選指標隊列仍存在關鍵性不聚焦的情形,需進一步厘清主次,尋得關鍵指標。本研究在指標選取時,據此原則進行候選指標隊列的初選、擴充以及增刪。
(3)可操作性原則。在指標數量上,優先考慮選取少量具有多類表征意義的代表性的指標,避免冗余。在指標篩選時,考慮對應指標數據的可獲得性及數據清洗便捷程度,優先選取可操作性強的指標進行測度。
(4)定量優先原則。量化是測度的關鍵和基礎。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涉及多個維度,部分原始數據難免為定性數據,需要選取合適的標準將其轉化為量化數據。本研究中,先以內容分類的方式對文本數據進行量化處理,再進行數據分析,最終達到合理統一、定量優先的目的。
2.1.2指標體系的建構 根據團隊前期成果,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包含主旋律領導力、議程設置力、輿論監控力、國際話語權力、溝通調節力、演化傳播力6項。然而,各分力下影響因素過多[0],需進一步識別關鍵指標并做出取舍。囿于調研數據量與模型精度,若僅選取重要性排名靠前的影響因素,則難以充分詮釋各分力內涵,或難以作為定量指標測度。因此,需要進一步設立標準進行指標層的補充與修訂。
各分力下候選指標及評測結果如表1所示。在構建指標體系時,出于扁平化結構的考量,將各分力下相對重要性排前3位的影響因素作為基礎指標,進行指標增刪時,從是否揭示準則內涵、前序研究的權重是否靠前、是否易于獲取數據、數據量化是否便捷4個方面進行指標的篩選,4項標準的重要程度按降序排列。
根據以上原則,從“主旋律領導力”中篩選出“公眾-對相關話題的關注度”“服務黨政機關積極性”“觀點提供能力”3個指標;從“議程設置力\"中篩選出“公眾-對相關話題的關注度”“溝通協調能力”“輿情監測分析能力”3個指標,其余指標同樣進行類似選取。其中“溝通調節力”存在排名一致的情況,因此增加一個指標,篩選出“服務黨政機關積極性”“觀點提供能力”“及時性”“溝通協調能力”4個指標。綜上,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評價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
2.1.3指標釋義與指標數據采集標準以上指標按類型區分可分為占比類、關注度類及其他指標3類,其內涵及計算方式如下。
(1)占比類
① 服務黨政機關積極度。它是指媒體型智庫發布的與黨政機關相關的文章與總體文章發布數量的比值。相關文章劃分分兩類,分別是政策宣傳或建言獻策類,以及弘揚主旋律意識形態類等,下文統稱為“主旋律文章”。
② 觀點提供頻度。它是指媒體型智庫觀點類文章與所有文章數量的比值。相關文章包括代表媒體型智庫自身觀點的文章,以及智庫對個人或其他機構觀點進行轉述時,用戶接受的信息與輿論引導成果。
③ 輿情監測分析頻度。它是指輿情監測分析類文章與總體文章數量的比值。相關文章包括對當下輿情的思考與分析,以及對輿情引導能力的優化建議的文章。
表1候選指標及評測結果
Table1 Evaluation results ofcandidate indicators

圖1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評價指標體系
Figure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of media think tanks

(2)關注度類
① 公眾對主旋律話題關注度。通過WCI指數(WeChatcommunicationindex,微信傳播指數)計算公式中的篇均傳播力公式對參評文章的閱讀、在看和點贊三種用戶信息行為數據進行加權計算[,產出的指標數據可體現特定類型文章的關注度。
② 公眾對觀點類話題關注度。對媒體型智庫而言,積極發聲闡釋觀點能夠影響受眾的認知,進而影響個人議程設置。本文將發布觀點提供類文章作為媒體型智庫實現議程設置的代表性行為,而用戶對媒體型智庫觀點類文章關注度反映了智庫的議程設置力。因此,仍使用篇均傳播力的計算公式計算觀點類文章關注度。
③ 公眾總體關注度。該指標隸強調媒體型智庫的綜合公眾影響力。不同于對特定文章類型的關注度計算,公眾總體關注度的文章范圍應涵蓋智庫在特定平臺上的所有文章成果。WCI指數包含整體傳播力、篇均傳播力、頭條傳播力、峰值傳播力四項評價分量,代表媒體型智庫的總體關注度。
(3)其他指標
① 溝通協調頻度。該指標強調智庫與客體溝通的主觀積極度,此類交流主要以評論互動的形式出現,因此,以該指標計算智庫在平臺上的精選評論數、評論互動數占總評論數的比值。
② 及時率。“及時”是指傳播技術支撐條件下傳媒能夠達到的時效性標準[12]。突發事件是時效性標準的最佳應用對象。因此,指標旨在評判在突發事件發生后媒體型智庫能否做出及時的反應。通過對百度指數、各類門戶網站的查閱,歸納出三起關注度較高的突發事件,計算事件發生至智庫響應報道的時間差。
③ 國際參與度。參考智庫對外發聲能力評價指標體系[13],基于智庫在國際傳播活躍度、國際議題參與度以及國際合作影響力3個維度的表現,考慮到國內媒體型智庫在外文平臺的表現差異較大,為避免評測結果的極端化差異,減少評價分量數量,最終析取是否有國際新媒體平臺賬號、國際新媒體平臺賬號是否大于1、是否開展國際議題研究、是否聘請外籍專家以及是否與國際智庫合作等五項評價分量。
綜上,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最終的評價指標體系及數據收集方法如表2所示。
表2智庫輿論引導力評價指標體系及數據采集方法
Table 2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data collection path for think tank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2.2基于德爾菲法的指標體系權重確定
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測度的指標體系搭建完畢后,通過德爾菲法對其進行權重的賦值,主要分為調查研究及權重計算兩個階段。
2.2.1學者遴選及調查為保證結論的效度和可信性,本文在選取學者時堅持兩個原則。 ① 代表性。所選學者均在智庫領域核心期刊發表文章,其研究方向或成果中提及智庫建設問題,能夠代表當前智庫領域研究的主流。 ② 權威性。大部分所選擇的學者受到學術界的認可,且是多年從事智庫領域實踐、研究或教學的人員。
篩選學者時,使用CNKI(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期刊數據庫、學位論文數據庫,以“智庫建設”“智庫評價”為檢索詞,檢索相關文獻并研讀,經篩選得到21篇文獻。同時,閱覽《智庫理論與實踐》期刊,篩選近三年符合智庫建設或評價主題的期刊文章,并將篩選范圍擴大到符合要求的參考文章,最終得到31篇文獻。對文獻的主要作者進行信息收集,通過郵件、電話等方式進行交流溝通,最終確定了9位學者作為本次問卷的調查對象,具體信息如表3所示。
整體研討由兩輪相互銜接的問卷調查組成,以電子問卷形式,通過微信、郵件發放至各位學者,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并回收。第一輪問卷發放時間為2023年1月3日,第二輪問卷發放時間為2023年2月25日,兩輪問卷間隔53天,均發放9份,回收9份。
第一輪問卷調查介紹研究背景與主題,并標注相關測項釋義,另附層次分析標度量化表,專家學者打分后可在問卷后附頁對指標體系提供修改意見。回收第一輪問卷后,將第一次權重判斷數據匯總后作為參考,進行第二輪權重打分。兩輪問卷回收后,依據均值、標準差等數據判斷專家學者的意見聚焦情況,結合一致性檢驗,得到評價體系的各項權重。
表3本文遴選出的智庫領域學者
Table3Expertsinthe fieldofthinktanksselectedinthisarticle

2.2.2權重計算層次分析法的權重計算使用YAAHP12.9軟件完成。第一輪調查可初見準則層與指標層權重分布情況。以準則層為例,“輿論監控力、主旋律領導力”權重均值較高,但準則層多項權重的標準差較大,說明仍存在意見不統一的趨勢,需進一步研討。
第二輪調查階段,問卷提供前輪權重匯總和對應標準差,使各位專家學者在參考其他學者打分情況后再做第二輪打分。回收問卷后,首先,初步對比同一學者兩輪打分情況,發現部分學者提升了“主旋律領導力”“演化傳播力”的打分,而“輿論監控力”的打分小幅下降。其次,計算第二輪問卷權重均值與標準差,與第一輪對比,發現準則層標準差依舊較大,指標層標準差降低,但均在可接受范圍內。權重均值方面,“輿論監控力”始終處于首位。兩輪權重均值如圖2所示。

表4指標體系權重 Table 4 Weights of the indicator system in thisarticle

3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測評:以5家智庫為例
確定指標體系及權重后,本文選取5家媒體型智庫進行輿論引導力測評,主要包括智庫選取、數據采集、模糊評價3個步驟。
3.1參評智庫選取
本文以媒體型智庫研究論文中提及的相關智庫、“中國智庫索引”智庫分類中“傳媒智庫”列表、“新榜”(www.newrank.cn)發布的智庫微信公眾號排名中提及的“媒體智庫”為依據形成備選目錄,以發展進程、用戶體量、背靠機構、突出能力為標準進行篩選。由于媒體型智庫處于動態發展進程中,同時滿足以上標準的媒體型智庫較少,本文選擇了每項遴選標準下在當前時間段內較為突出的媒體型智庫作為參評智庫。
最終,篩選出的5家參評智庫(鳳凰網國際智庫、光明智庫、瞭望智庫、人民網與情數據中心、新京智庫)各有所長。其中光明智庫依托光明日報,輔以所屬傳統媒體的加持,在教科文衛等基礎領域具有一定權威性及公信力;鳳凰網國際智庫依托于鳳凰傳媒,具有海內外智囊健全儲備,于國際議題研究享有聲譽;瞭望智庫背靠新華社,媒體影響力強,用戶基數大,成立時間較早,發展較為成熟;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隸屬人民網,司職輿情監測與分析研究,其專業性為輿論引導力提供堅實基礎;新京智庫領屬新京報,具有區位優勢,活躍于國內前沿問題的探討。需注意的是,不同媒體機構在智庫化建設上的投入不等,存在智庫與所屬平臺相對獨立的情況,因此,實證評價僅針對各機構的媒體型智庫化建設版塊。
3.2數據采集與評價指標量化
3.2.1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fromtransformers)文本分類本文調查了多家媒體型智庫共通的、主營的成果發布渠道,相較之下,認為微信公眾號平臺是數據量最大、覆蓋面最全、可信度最高的數據獲取來源。通過爬蟲獲取5家智庫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的推文,根據前文分類標準進行人工標注,共獲得已標注數據4,618篇,訓練數據集從已標注數據得到,按 9:1 分割為trainset和testset用于訓練,剔除無文本的公眾號約20篇,通過人工清洗提升數據的有效性。同時爬取了5家智庫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的推文共3,279篇作為待預測數據集,其中已剔除12篇無文本的公眾號推文。本文使用BERT-base-chinese預訓練模型進行分類。
3.2.2指標量化結果 占比類指標包括服務黨政機關積極度 C1 、觀點提供頻度 C3 和輿情監測分析頻度 C4 ,關注度類指標包括公眾對主旋律話題關注度 C2 、公眾對觀點類話題關注度 C5 、公眾對輿情監測話題關注度 C7 和公眾總體關注度 C10 ,以WCI公式相關測項進行計算,結果如表6所示。
其他類的三個指標包括溝通協調頻度 C6 、及時率 C8 、國際參與度 C9 。結果分別如表7、8、9所示。
表6占比類指標與關注度類指標量化結果

表7溝通協調頻度量化結果

表8及時率量化結果 Table8 Quantification resultsof time rate

表9智庫國際參與度 Table 9 International participation of think tanks

3.3多級模糊綜合評價
3.3.1評價等級的確定根據現有指標數據特征,建立評價結果集
優秀,良好,合格,較弱,弱}。一方面,由于目前并無文獻針對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評價指標進行等級劃定,為了橫向對比5家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的強弱,本文設定等級評價標準時,以收集到的數據為基礎,使等級區間與各項指標數據的上限、下限貼合,最大限度地發揮所得數據的差異性。另一方面,采用均分方式設置區間跨度,體現等級劃分的客觀性和可信度。定量指標評價標準如表10所示。
表10模糊綜合評價標準

3.3.2模糊綜合評價計算本文的評價指標體系具有兩個層次,先對指標層進行綜合評價,再進行上一層準則層的綜合評價。最終得到參評智庫兩級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如表11和表12所示
表11一級評價矩陣評語結果

表12最終評價矩陣評語結果
Table12 Final evaluationmatrixcomment results

結合指標評價結果,將各智庫的分力以雷達圖形式可視化。圖3中,刻度線標簽數字由小到大分別代表其在模糊綜合評價中的評語“弱、較弱、合格、良好、優秀”。
圖3參評智庫分力雷達圖
Figure3 Radarchart of the participating think tanks’ forcedistribution

4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的提升策略
根據智庫在分力建設的差異,本文將參評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建設水平分為三種類型,即綜合兼優、優劣參半、單發優勢,并針對不同類型的媒體型智庫提出輿論引導力提升策略,以期推進各類型媒體型智庫的輿論引導力。
4.1綜合兼優型智庫的提升策略
該類別指多項分力具有明顯優勢且短板較少的媒體型智庫。鳳凰網國際智庫和新京智庫為該類代表。進行輿論引導力提升時,既需要穩固優勢,又需要整合全面優勢,補齊少數短板。鞏固優勢時,一方面可利用其開闊的國際視野組織國際政策對話和研討,促進不同國家和國際機構之間的合作與理解;另一方面,維持良好國際形象,傳播中國聲音,從而提升演化傳播力。
4.2優劣參半型智庫的提升策略
該類別指優勢與劣勢數量相對均衡的媒體型智庫。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瞭望智庫為該類型媒體型智庫的代表。需整合優勢,選擇性補齊短板。由于各家媒體型智庫功能內涵相異,為形成各有所長的業態,應鼓勵媒體型智庫的專業化發展。如人民網可發揮主旋律領導力,突出其權威性和話語權;瞭望智庫可強化輿情人才隊伍素質建設,此外還可結合關注度、溝通協調能力優勢,洞察覆蓋更廣范圍受眾意見,靈活調整與論引導策略。
4.3單發優勢型智庫的提升策略
該類別指在多項分力上提升空間較大,但存在單項突出分力的媒體型智庫,需要識別優勢,以此為抓手,逐步提升與優勢指標在邏輯上緊密相關的分力。如光明智庫,從媒體型智庫化建設而言仍存在提升空間,但在特定議題觀點表達中的優勢明顯,可基于此宣傳開拓新受眾群體,優先提升演化傳播力;此外,可圍繞主旋律領導力優勢強化觀點輸出,進一步塑造主流意識形態,借此提升議程設置能力,實現主流媒體型智庫的優勢延伸。
5結語
本文建構了一套過程導向與用戶導向結合的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測度體系,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評價新方案,回應媒體型智庫在輿論引導力建設中的以評促改的訴求。研究發現,過程導向與用戶導向相結合的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測度,有利于針對性識別其輿論引導力建設的短板,且參評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建設類型及提升策略亦可為業內其他媒體型智庫提供參考。
本文的不足之處在于數據容量有待進一步提升。考慮到數據的易獲得性與參評智庫數據來源的一致性,本文搜集的數據均為微信公眾號平臺2021年至2023年的文章數據,調研數據范圍、量級有限,進一步擴大數據來源與量級有助于提高預訓練模型的精度,進而增強研究結論的客觀性與準確性。
參考文獻:
[1]張云中,高文倩.理論、實踐的混與融:我國媒體型智庫研究述評[J].智庫理論與實踐,2023,8(1):14-25.
[2]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中華智庫研究中心.中華智庫影響力報告(2016)[EB/OL]. (2016-11-13)[2024-12-17].http://www.sass.cn/126/37657.aspx.
[3]馮玥怡.倡導型智庫的內容傳播影響力機制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7:26.
[4]劉迪,詹叢叢,徐黎.中國智庫對外發聲能力:評估與建議[J].智庫理論與實踐,2022,7(2):63-73.
[5]李剛,王斯敏.CTTI來源智庫MRPA測評指標體系介紹(2015—2016)[EB/OL]. (2016-12-17)[2024-12-17].https://cttrec.nju.edu.cn/DFS/file/2019/09/12/201909121053006671ib5ha.pdf.
[6]陳海貝,卓翔芝.基于情報流程的智庫能力體系建設[J].情報科學,2020,38(4):89-96.
[7]沈浩,方藍燕.中國媒體智庫社交網絡影響力研究[J]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29(2):34-45.
[8]張云中,張鉻.基于扎根理論的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構成與作用機制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21,44(11): 80-88.
[9]張云中,張鎔,郭冬.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情報科學,2022,40(7):102-110.
[10]張云中,張鎔,郭冬.媒體型智庫輿論引導力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情報科學,2022,40(7):102-110.
[11]黃國凡,張鈺梅.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內容營銷策略:基于微信傳播指數WCI的分析[J].圖書館雜志,2015,34(9): 91-96.
[12]喻國明.新聞的三重價值:公開、及時、平衡:關于國家應急機制中媒體價值構建的思考[J].新聞與寫作,2008(8):38-39.
[13]劉迪,詹叢叢,徐黎.中國智庫對外發聲能力:評估與建議[J].智庫理論與實踐,2022,7(2):63-73.
作者貢獻說明:
張云中:確定選題,提出研究思路和框架,設計研究方案,修改論文;余瓚昊:案例收集與分析,撰寫與修改論文。
Measuring the Public Opinion Guiding Power of Media-Based Think Tanks: AComprehensive
EvaluationBasedon SixSub-Powers
ZhangYunzhong1,2 Yu Zanhao'
1 School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 Intelligence Research Center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Clarifying the short board, grasp and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of media-based think tanks willhelp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ublicopinion guidance mechanism and effectively spread the mainstream values.[Methodology/Process]This thesis uses AHPto build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round the six components: leadershipof dominant narratives,agenda-setting capability,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capacity,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communication mediationability,andevolutionarydissemation capacity.Delphi method is used to invite experts and scholars inthe field to give weight to the index system. On this basis,five mainstream media-based tanks are selected as the participants. [Findings/Conclusion] The study finds that mainstream media-based think tanks have diferent advantages in guiding public opinion. Comprehensive and excelent type can focus on the integration of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to expressthe voice of China,the type with mixe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needs to give fullplayto its advantages and adjust the direction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and single shot advantage type can shape expertise and cultivate audience groups,so as to jointly serve the positive guidance of public values and the authoritative expression of Chinese Discourse.
Keywords: media-based think tankspublicopinion guiding powerevaluation indicatorsevaluation for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