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0年,當安徽商人張昌翼在北京開設第一家茶莊時,或許未曾想到,那抹茉莉茶香會在百年后,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樣本。
張一元作為中華老字號,浸潤了幾代北京人的味覺記憶,而正如其名,取自“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意,在跨越百年的發展中,也在持續煥發出新活力。
北京人喝茉莉花茶興起于清代咸豐年間(1851年—1861年)。彼時茉莉花茶已可大規模窨制,因其制作工藝解決了茶葉口感與運輸儲存不便等問題,逐漸成為北京人日常需求量較大的茶類。
張一元的茉莉花茶以“湯清、味濃、入口芳香、回味無窮”見長。改革開放之初,在品牌意識和溯源概念尚沒有覺醒的年代,張一元已經開始了從源頭把控品質,在福建、廣西陸續開辦生產基地,依照茉莉花茶主要銷區消費者的口味研發、生產了眾多深受喜愛的茉莉花茶單品。
“擇一處山水,守一方茶香。”張一元對品質的執著、工藝的傳承延續至今。2008年,張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2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截至目前,張一元已先后在福建、廣西、浙江、四川等名茶產區建設基地。其中,廣西張一元茉莉花茶標準化產業園于2016年順利落成。該產業園比鄰中華茉莉園,一期占地100余畝,建筑面積5萬余平方米,建有10座標準化生產車間,為茉莉花茶的高標準生產提供了保障。
“貼近一公里,茉莉鮮花處理就能早一分鐘,原料鮮靈度、穩定性更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都更高了。”張一元相關負責人說道。
企業的發展需要不斷推陳出新。2000年前后,張一元也曾經歷老字號普遍面臨的發展瓶頸和行業性挑戰,如品牌老化、創新活力不足、產品迭代滯后等問題日益突出。
為尋求破局,張一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深入調研市場趨勢和消費者需求之后,確定了打造“茉莉花茶領導品牌”的戰略定位,將目光聚焦到了傳統優勢產品茉莉花茶和創新產品開發。
2016年,張一元的改革迎來關鍵成果,高品質茉莉花茶代表——張一元龍毫全新上市。“清明前的珍貴綠茶,經過八次窨花,讓每一斤茶葉吸收六斤茉莉鮮花的香氣,才能制成張一元龍毫茉莉花茶。”
這款產品的誕生,是張一元對其茉莉花茶制作技藝的傳承表達,一經上市便快速得到了市場反饋,首年賣出了25萬罐,并自2019年開始,連續7年單品年銷售突破億元,是張一元首個“億元單品”,2024年的單品年銷售額更是達到3.5億元。
亮眼成績背后,既有著張一元對產品品質、創新的堅持,也離不開其全渠道的有力支撐。目前,張一元已擁有500余家連鎖門店,建立起了電子商務公司、飲品公司以及生產倉儲物流中心等,并設有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的茶葉檢測實驗室,可完成國家標準中涉及茶葉的159項檢測項目。
2025年,是張一元龍毫茉莉花茶產品上市的第十年,也是張一元品牌走過的第125個年頭。在其跨越百年的發展中,不僅見證了茶行業的起伏迭代,也讓人們看到了茶文化在傳承與創新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