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角:電子科學與技術
專業分類:電子信息類
提問人:小問號同學
講述人:炸帶魚學姐
本專業適合:數理基礎較好,運算能力和邏輯能力強,吃苦耐勞、耐心細致,愛動手操作,有較強的自我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的同學
小問號同學" 學姐,我們剛剛完成高中分科,我現在很迷茫也很猶豫,不知道自己的選擇到底正不正確?學姐能給我傳授一下經驗嗎?
你好呀,我高中的時候還沒有學科分流的說法,只能選“物化生”的理科或“政史地”的文科,所以對于將來要報考什么專業也大致心中有數。
哈哈,其實那時候選理科的想法很簡單,因為從小就聽身邊的長輩嘮叨,說“男學理女學文”“女生在理科方面就是比男生要弱”等,我當然不服輸啦,別人說我不行,我就偏要做給他們看,于是毅然決然地選了理科。
但是現實中可沒有“金手指”。我本身理科較弱,在理科班偏科嚴重,每次月考理綜都不及格,語文英語成績則在班里排第一第二,但結果就是全科綜合得分不高,每次看成績表都是從下往上數的,嚴重打擊自信心啊!但我依舊不服輸啊,于是上大學的時候就奔著“證明自己能學工科”的執念報了這個專業。
小問號同學" 那看來現在分科還是很友好的,像我本身物理和歷史比較好,生物和地理比較弱,如果選了純理科組合,指不定多痛苦呢!
是的,我們在選科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優勢是什么,如果未來在大學想進一步學習工科,就一定要打好數理基礎。
小問號同學" 學姐,能簡單介紹一下你的專業嗎?我很好奇。
我就讀的專業是電子科學與技術,從學科上說,電子科學與技術是一級學科,屬于工學學科中的電子信息類,它包括電路與系統、物理電子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等專業方向,可以說是物理電子+機械電子+微電子+光電子的統稱,生活中的各種電子材料、元器件、集成電路、Wi-Fi等都是這個專業的成果。
電子信息類專業圍繞電路、信號、電磁場、計算機、微電子等幾個知識體系展開,除了高等數學和大學物理,必學專業類科目還包括線性代數、概率論、電路分析基礎、半導體物理學、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磁場與電磁波技術等;計算機類的相關科目有微機原理、數據結構、嵌入式系統設計、C/C++/Java/Verilog等;信號與系統類的課程有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等,對學生的運算能力和邏輯能力要求比較高。
舉個例子,手機是個電子設備,若想將語音傳送出去,首先就要將語音轉換為手機能夠處理的信號,這要用到麥克風也就是傳感器,這就涉及語音信號處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了;而語音信號想要傳輸得更快、更清楚,就需要用到通信系統(通信工程專業);處理后的信號從手機發出需要射頻電路(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上述功能的實現需要應用集成電路的相關知識(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而通過多媒體處理的音頻和視頻會變得更清晰、更逼真。
我建議想要報考這個專業的準大學生可以先試著了解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大學物理等課程。因為在這個專業,不管是大學學習還是未來競賽考研,數學都是吃重的,這要求我們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善用互聯網課程,通過B站(bilibili官方網站)、中國大學生MOOC平臺自學知識。大學課程多、時間緊、節奏快,除了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做筆記,課后的溫習和查漏補缺也是必不可少的。
小問號同學" 看來大學生活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輕松啊!
但也沒那么枯燥無聊啦,在大學,我們不僅坐在教室聽課,也會到車間上實踐課。工科學生就業更注重實踐經驗,在金工實習這門課上,大家會親身體驗“鐵杵磨成針”的過程。課程開始前,師傅會給每個人發一塊“鐵疙瘩”,我們要通過車間機床、鋼鋸條等手動把這塊鐵磨成一把錘子,這門課一般持續1—2周,每天早晨起床就要去車間磨啊磨,過程還是很有趣的。我非常喜歡這門實操課,甚至自己磨完了還幫別人磨,后來還獲得全班唯一一個A+評分。
除了金工實習,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還要去“焊板子”,也就是在一塊面包板上焊接出自己設計的電路,直到小燈能按照指令亮起才算成功。這門課很費眼睛,因為幾百個電阻幾乎長得一模一樣,要靠引腳的長短和電阻上的細線顏色來判斷電阻阻值,而且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短路,若是在焊接過程中把導線燒斷了,就得重新拆除、排錯,一節課下來眼睛都快找瞎了,不過最后當小燈亮起時,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就像打游戲做任務一樣,這個專業每個學期都有類似的實操課、實驗課,比如光學觀測、電路設計、電工電子技術、程序設計等,等著我們一一探索!
小問號同學" 我就喜歡自己動手的實驗課,這聽起來很適合我,太酷了!學到這么多有用的知識,這個專業畢業之后能干些什么呢?
能做的可多了。首先是大家最熟悉的“碼農”,雖然我們不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或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但還是得掌握寫代碼的技能,有一部分同學上了大學后發現自己對軟件開發更感興趣,畢業后就會選擇“轉碼”,憑借自己在大學期間的實習項目或課程設計找到一份程序員的工作,程序員的工資普遍較高,在一二線城市月薪過萬不成問題;第二大就業方向是進入三大運營商、銀行之類等央國企,工資雖然沒有程序員高,但勝在穩定,福利待遇也相當不錯,被稱為“工科鐵飯碗”;第三大就業方向是電子信息類的細分行業,比如學習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同學在畢業后可以進入半導體企業,成為芯片設計師、測試工程師或封裝工程師,半導體企業大多分布在合肥、蘇州、上海,薪酬水平根據地域和崗位有所不同,招聘要求也在逐年提高,碩士研究生會更有競爭力。
另外,也有不從事技術研發的職業,比如技術經理人、專利撰寫人,或者進入科技型企業做產品銷售、售前技術支持,這類工作同樣需要具備一定的電子信息類學科背景,同時有出色的社交能力和文字功底,對內能夠與技術人員溝通細節參數,對外可以和客戶介紹產品,向下懂管理,向上懂匯報,如果你是e人(外向型人格),不想只面對冰冷枯燥的儀器和代碼,也可以嘗試這些職業。
小問號同學" 學姐,你的大學生涯有什么遺憾嗎?
其實還蠻多的。就像前面說的那樣,我是帶著“證明自己能學工科”這個執念報的志愿,自己沒有好好查查這個專業到底學什么,就業如何,在大學怎么提升自己,導致大學期間學得很吃力,也沒有重視競賽和項目經歷,浪費了很多機會。我是后來才了解到有“保研”這個升學途徑的,但那時候有了掛科記錄,已經沒有資格申請了。如果可以再來一次,也許我的大學之路會走得更精彩一些。
小問號同學" 可以大致講講保研的事嗎?
先來說說什么是保研,保研就是大學本科生在滿足學校的學科要求、績點要求后,通過評審得到直接攻讀碩士研究生的機會,獲得保研資格的同學在大四結束后就無須再考研了,下一學年開學即可直接攻讀碩士研究生。這類升學途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本科績點,同時對綜合素質也有一定要求。
保研途徑一般有三種:行政保研、支教保研和常規推免保研。行政保研就是在大四結束后留校做輔導員,在這期間完成碩士研究生課程,行政保研一般要求是中共黨員,不同學校對績點的要求各不相同,在職輔導員期間要在兼顧學業的同時完成崗位考核;支教保研則是在大四結束后到西部地區中小學支教一個學年,同樣要求黨員身份,支教雖然比較辛苦,但很有成就感和收獲感;第三種就是常規推免保研,要求成績好、獎項多,同學們要在本科期間多參加競賽,工科常見的就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簡稱“電賽”)和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簡稱“數模”或“美賽”),需要找到其他伙伴組成團隊完成一項產品的設計、驗證和匯報,建議大一就可以開始準備了。
有些學校會在大二時為同學們提供一個跟隨“成長導師”進項目組學習的機會,也就是在日常學習任務之余,讓一位“成長導師”帶你接觸一些真實的橫向開發項目或縱向科技項目,這是一個很好鍛煉應用能力的機會,如果未來想走科研路線,一定不要錯過哦。
小問號同學" 學姐,感覺大學生活真是復雜又精彩呢,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見識一下了。
總之,大學是一個復雜的小社會,你既可以通過好好學習,考高分,評優爭先爭取保研,又可以發展興趣愛好,通過豐富的文體活動拓寬眼界;既可以早早找好導師上手做科研項目,也可以趁課余時間多多積累實習經驗,畢業后憑借豐富的簡歷找個大廠就職。
最后,希望你在大學校園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讓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