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角:森林保護
適合人群:熱愛大自然,喜歡戶外活動,體能較好,善于總結,樂于與人溝通的同學;攝影能力強的同學在野外數據資料的采集方面更有優勢
選科要求:多數院校要求選“物理”或“物理+化學”
請設想這樣一個場景——
雨后的清晨,你迎著霞光步入學校的后山。你靜靜地走著,掃視著周圍的一切:枝頭鳴唱的鳥兒,路旁綻放的花兒,時不時飛過的蝴蝶,樹干上一閃而過的小蜥蜴……它們叫什么名字?來自哪里?又將去往何方?這些自然的奧秘,你將在探索中逐步領悟。
而這,正是森林保護專業的核心培養目標。
以凡人之軀,解讀自然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草木蟲魚鳥獸無所不通。”這份古人眼中的“博物學家認證”,正是系統解讀自然的能力寫照。選擇森林保護專業,便如同修習一門“自然翻譯官”的必修課。該專業雖然名為“森林保護”,其內涵卻遠不止于此,實則涵蓋了植物、動物、微生物等主要生物類群,核心課程包括生態學、昆蟲學、微生物學等基礎學科,以及林木病理學、植物檢疫學等應用技術課程,同時通過野外實習、科研項目等實踐環節,系統整合土壤學、地理信息系統、氣象學等交叉學科知識。
“蓋將天開以成務,必先分類而知名。”只有了解了某一類生物的名稱,才能圍繞它展開研究。因此,在本科階段,森林保護專業學子(簡稱“森保人”)的學習重點在于打牢物種鑒定這一基本功。若學生已具備扎實的自然生物認知基礎,便能在森林保護專業的學習中快速建立學科思維優勢。
野外工作助力你成為“斜杠青年”
森林保護專業能提供大量的野外考察機會,對熱愛自然的同學而言,這正是專業最吸引人的特質。在本科階段,森保人需要參加1—2次必修的野外集中實訓(多在省市自然保護區進行)。若覺得實踐機會不足,別擔心,進入實驗室開展科研后,你將在一方實驗臺間探索廣闊世界,體會到“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學術境界。
開展野外工作時,森保人可能會進沙漠、上海島、登雪山、入森林、下天坑,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中采集樣本,體會到“朝碧海而暮蒼梧”的快樂,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能掌握諸如野外找水、搭建庇護所、野外生火等生存技能。此外,森保人還可以與各地各行各業的人交流,體驗不同地域的民風民俗,成長為真正的“斜杠青年”。
當然,森保人的學習,也不完全在野外進行,很多樣品的處理與分析需要在實驗室中完成。在這一環節中,我們將采用PCR分子鑒定法對樣本生物進行物種鑒定。要是足夠幸運的話,還有機會為新物種命名哦!我們還會編寫R語言代碼,掌握ArcGIS 等地理信息系統軟件的應用方法,進而通過分析數據來探究生態學中的物種擴散、入侵問題。我們也會泡在實驗室里,通過應用科赫法則來分離并鑒定導致植物病變的病原菌。經歷這些訓練后,我們將成長為兼具野外采樣與科研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對口進修:防蟲和防病
或許有人會問:“森林保護專業要學的東西這么多這么雜,想要考研深造的話會不會很困難?”首先,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從考試難度與錄取率這兩方面來看,森林保護專業兼具分數線低與錄取率高的特點,因此可以說是考研難度較低的專業之一。一般來說,到了大三下學期,森保人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此時就可以結合自己的愛好與特長選擇深造的方向。我身邊有一些同學選擇跨專業深造,去攻讀植物學、動物學或生態學等專業。不過,這對森保人來說學術跨度也不算大。也有同學選擇繼續在森林保護領域深耕,此時的他們就會面臨兩條進修道路:防蟲和防病。
防蟲,即防治森林蟲害。這一領域的研究人員需要綜合運用各種研究手段,如種群動態監測、行為學實驗、基因干擾等,對一些害蟲的生長發育、繁殖擴散等進行系統研究,從而確定最優的防控策略,攻克諸如“松毛蟲的防治”等困擾農林業的疑難問題。
防病,就是指防治植物病害。這一領域的研究人員扮演著“植物醫生”的角色:眼前病懨懨的植物是營養不良還是感染了病菌?某種植物流行病應該如何遏制與防控?是否可以預測?這些都是他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森林保護的未來之路
森林保護是林學領域的應用型專業,本科階段重在夯實理論基礎與掌握實踐技能,畢業生既可繼續學習深造,也可直接就業。該專業的畢業生在考公考編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可以進入林草局、環保局、海關、自然保護區等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從事森林資源調查、病蟲害監測、生態保護規劃等工作;如果傾向于企業就業,林業公司、生態修復企業、環保咨詢機構等也是不錯的選擇。對研究生而言,除了上述選擇,還可以進入高校、研究院所等從事科研工作。
當然,你也可以打破常規,用你的專業背景開拓新賽道:比如成為自然科普博主,傳播生態知識;或者開展森林生態教育,帶領更多人感受森林的魅力;甚至涉足碳中和咨詢、綠色金融評估等前沿領域,用專業能力推動可持續發展。這片森林,遠比你想象的更廣闊!
森林保護作為國家生態安全的核心專業,其價值不僅體現在經濟指標,更是守護綠水青山的核心力量。希望后來者可以趁年少立大志,不僅為己謀當下,更能為國謀千秋,在我國構筑綠色長城的偉大事業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森林保護專業通常納入林學大類進行招生。考生需通過“林學類”錄取,完成1—2年通識教育后,經專業分流程序分流至“森林保護”專業。
院校推薦: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福建農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西南林業大學、貴州大學、四川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