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之鐮
刈去多少人性命啊,戰(zhàn)爭
戰(zhàn)爭這把大鐮刀。在納粹集中營
在南京大屠殺日本法西斯的獰笑里
血跡遍地,腥風四起,手無寸鐵
無辜的人們,我的同胞們一片片倒下
連孩子們也不放過,一個個
活潑又天真的生命,不再歡笑
不再呼吸,不再喊一聲“媽媽”
不再學(xué)唱祖母歌謠——那叫死
今天又恍惚聽見那個小女孩
請求:“叔叔,你能不能把我埋得
淺一點?我怕媽媽找不到我”
我未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可是
在心理上卻早已飽受戰(zhàn)火的摧殘
打開人類的歷史書籍,字里行間
能打掃出一堆堆銹蝕的彈片
硝煙和哭聲。哦——那叫死
今年,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八十周年
那是一場人類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損失
最為慘重的戰(zhàn)爭。在這場正義與邪惡
光明與黑暗,壯烈的大搏斗中
竟有,幾千萬人喪生
尊嚴的重量
大地上黑煙滾滾,血肉橫飛
那是怎樣的一個遠去的恐怖年代
善良的人們流離失所,地球是
一座恐怖廢墟。死一個人就像死一只螞蟻
那不是活,是絕望、掙扎,日復(fù)一日折磨與煎熬
今日我又想起那篇著名遺書
——享譽世界的奧地利作家
斯蒂芬·茨威格留給塵世最后的話
“……我向所有的友人致意
愿他們度過漫長的黑夜之后能見到曙光
而我,一個格外焦急的人,先他們而去了”
一九三三年希特勒上臺,茨威格
祖國被吞并,猶太人慘遭血腥屠殺
他不得不遠離故鄉(xiāng),流落異邦
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在巴西
彼得羅波利斯,他和他的妻子
絕望!絕望!!雙雙自盡離世
萊茵河臭氣熏天嗎?富士山下
土地不夠富饒嗎?西西里島
景色不好嗎?憑什么跑到別人
國家作惡?那是人家祖祖輩輩的家園
那是人家,子子孫孫的家園
一個再弱小的民族,它的自尊都大得驚人啊
這世界誰也掠奪不了,誰也霸占不了
被錯位的青春
多年前在報紙上見過一幅
德國侵略軍進攻波蘭的歷史照片
照片上那些德國士兵,年輕、健壯
并非丑八怪。聽命于誰?被什么
所裹挾?誰是罪魁?人性中的
“惡”急劇膨脹,仿佛集體
大發(fā)作的獸性,一瀉千里
那些士兵的父母,絕不會
從小教育他們長大后去殺人放火
也肯定和天下所有父母一樣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一個
誠實、善良、正直的好青年
據(jù)說那里的人們終日沉思默想
德國是一個產(chǎn)生哲學(xué)家、音樂家
和詩人的國度。怎么就出了
希特勒這個惡棍呢?還有意大利的
墨索里尼、日本的東條英機
三個禍首不僅殘害了其他國家人民
也殘害、愚弄了本國人民
遙想八十年前德、意、日
青年們,也本是好端端的青年
像中了魔法,被送上戰(zhàn)場,走向
死亡。他們本該有一個好去處
他們的青春,他們充沛體力
本該,本該有一個好用場
子彈與飛鳥的哀歌
遙想激戰(zhàn)后的荒寂野地
一個盟國士兵的尸體,和一個
德國士兵的尸體交疊在一起
他們的靈魂,一定會在月光下徘徊
嗚咽悵望故鄉(xiāng)方向,惦念年邁
雙親。一定清晰聽見父母的呼喚
他們不再回家,永不回家
讀者朋友,我們熱愛和平
痛恨戰(zhàn)爭。在此我愿抄下出生在
蘇聯(lián),阿爾泰鄉(xiāng)村的詩人
伊·日丹諾夫一首無題短章
“鳥兒死去的時候
它身上疲倦的子彈也在哭泣
那子彈和鳥兒一樣,它唯一的愿望也是飛翔”
戰(zhàn)爭中死去的是人,是我們的
同類。父母沒了兒子,妻子沒了
丈夫,那小小少年沒了父親
你瞧,我書房墻壁上的世界地圖
上面不斷硝煙裊裊,世界
局部地區(qū)的戰(zhàn)爭,接二連三
大打,小打,這里打,那里打
自有人類以來,戰(zhàn)爭好像
就沒停止過。你說,你說啊
我們,我們能有什么辦法
一瓣月光折作玫瑰刺刀
三十多年前一個中秋之夜
我聽過一支異邦民歌。那個夜晚
仿佛約好了似的,我在當時
從居住的魏公村小屋收音機里
聽到了那支民歌。月光中
看不清民歌的膚色,也不知
來自英格蘭、俄羅斯、北海道
或加州鄉(xiāng)下、尼羅河流域
我感覺啊,那些素不相識的人
歡天喜地,他們在慶祝豐收
歌之,舞之,蹈之,我想
這個富麗之夜,世界多么美好
人們在大地上勞動,五谷在
歌聲中生長。月光下的山巒
平原、河流,還有鳥巢、搖籃
涉水的少女,唱著什么歌
那是個難忘的夜晚,我這個
青年軍人寫了一首祈禱和平的詩
《寧靜秋夜聽一支異邦民歌》
今日我還記得,其中詩句
“在這支民歌里握手言和吧
互相殺戮的人們,在這支民歌里
放下武器,不要再讓母親
和孩子們擔驚受怕,全世界
所有炮口,遍插玫瑰花枝”
戰(zhàn)火間隙
可是他們還在不停地打啊
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許多角落
閃過刀光劍影,炮火連天
上蒼還給人類以平安和睦吧
人類的麻煩已夠多了。讓人類
停止相互攻訐和自相殘殺
人生短暫,生命是那樣脆弱
讓人們,在塵世得到幸福
我們的前輩,是飽受苦難的人
人類,銘記那些血的教訓(xùn)
我們,憧憬世界的和平
我們珍愛眼前這溫暖的生活
【作者簡介】曹宇翔,山東兗州人,中國詩歌學(xué)會副會長。畢業(yè)于解放軍藝術(shù)學(xué)院文學(xué)系,大校軍銜,國務(wù)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全國新聞出版行業(yè)領(lǐng)軍人才。曾獲魯迅文學(xué)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