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時期是個體行為習慣和道德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對幼兒的全面發展意義深遠。
學前教育擴優提質背景下,仍有一些幼兒園的小班文明禮儀教育存在“內容相對單一”“活動缺乏實踐性與體驗性”“實踐缺乏持續性與一致性\"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以下解決策略,以供大家參考。
一、創設文明禮儀教育環境
1.物質環境創設
幼兒園可以在小班幼兒所能涉足的區域(教室、走廊、活動室等),打造文明禮儀教育環境。比如,在教室門口開設“禮儀小明星\"展示欄,在走廊的墻壁上繪制文明乘車、禮貌待人等文明禮儀主題壁畫。
2.精神環境創設
營造溫馨和諧、尊重關愛的精神氛圍,教師的以身作則非常關鍵。比如,教師在與幼兒互動時,耐心傾聽幼兒的想法與需求,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可以讓幼兒感受到尊重與愛的關懷,將文明禮儀融入自己的言行舉止。
二、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教學活動
1.專項禮儀教學
幼兒園在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教學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科學制訂系統的文明禮儀教學計劃,每周固定課時開展專項教學。內容可涵蓋基本禮儀、生活禮儀、交往禮儀及公共禮儀等。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靈活運用講故事、情境模擬、游戲互動等多元化教學法,以充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滲透式教學
將文明禮儀教育自然融入幼兒園各領域教學活動,有助于幼兒進一步理解踐行文明禮儀的意義。比如,在語言領域,教師可以借助兒歌、童謠等,引導幼兒學習禮貌用語與禮儀故事;在科學領域,教師可以通過觀察探索活動,幫助幼兒理解維護公共秩序與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三、加強家園共育
1.家長講座與培訓
幼兒園通過定期舉辦家長講座與培訓活動,可以向家長普及文明禮儀教育的知識和方法,深化家長對文明禮儀教育的認知與重視,并結合案例分析及經驗分享,幫助家長解決教育過程中的困惑與難題。
2.家園聯系手冊
建立家園聯系手冊,可以讓幼兒園實時記錄幼兒在園及在家的文明禮儀表現,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在園禮儀的進步與待改進之處;也可以幫助家長記錄幼兒在家的表現,使教師與家長同步掌握幼兒禮儀發展動態,共同制訂教育計劃并采取針對性措施。
3.多樣親子活動
幼兒園開展形式多樣的親子文明禮儀活動,既能增進親子情感,又能讓家長與幼兒在互動中學習并實踐文明禮儀,營造和諧的家庭文明氛圍。
(責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