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勞動力集聚和空間溢出效應對開發區經濟增長具有重要影響。勞動力集聚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勞動力資源向特定產業大量聚集,常由區位優勢推動;空間溢出效應則是一個區域的經濟、社會等發展對周邊地區產生的正面或負面影響。開發區是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其經濟增長受內部因素影響,也與外部區域的互動密切相關。基于此,應對勞動力集聚、空間溢出效應與開發區經濟增長進行探討
勞動力集聚與空間溢出效應是推動地區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勞動力的地理集中和其帶來的經濟活動的集聚效應,促進區域內產業升級,優化經濟結構,并以各種形式的溢出效應影響鄰近地區,勞動力集聚可以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通過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降低成本,空間溢出效應則以信息、技術及人才的交流傳播增強區域間的互聯互通。
區位因素
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國內開發區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持續深化“內搭平臺”工作機制,聚焦勞動力“引育用留”全鏈條建設,構建一站式生態體系,為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勞動力支撐和智力保障。如A市持續打造化工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等首位產業集群,輻射吸引80余家規上企業,同時吸引不少勞動力入駐廠區工作。
因此,區位因素影響企業地理選擇,決定勞動力資源配置。企業傾向選擇可以最大化其經濟收益的地理位置,常基于交通便利性、市場接近性及與其他相關企業的地理接近性而決定,打造上下游供應鏈。這些區位選擇因素共同作用于企業的生產效率,影響勞動力集聚,促進勞動力向這些區域集中,可以形成強大的供應鏈網絡,提高整個產業的協同能力。
政策扶持
政府制定各種經濟激勵措施直接影響企業勞動力流向,降低企業投資門檻,吸引國內外企業到特定區域投資建廠,從而引發勞動力的集中流動。
拓寬政策服務覆蓋面,提升引才聚才磁力。優化市級、區級政策,降低人才支持政策門檻,惠及更多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大專學歷及高技能人才、本地高校畢業生。在政策支持覆蓋面上,因地制宜滿足人才個性化需求,推動人才服務工作邁向更寬領域、更細尺度。
加強陣地服務功能開發,厚植愛才用才土壤。優化勞動力發展環境,加強人才工作站點主陣地建設,整合打造貼切需求的“一站式”服務窗口、人才沙龍活動廳、會議室、娛樂休閑等功能區域,為廣大人才提供了開放式、集約化、共享型的陣地支撐。
寬高層次人才引進渠道,廣開進賢納才之路。持續加強與國內知名高校雙向聯動,在勞動力集聚過程中,加大對優秀高層次人才摸底儲備,廣泛常態集聚國內外優秀青年人才創新創業。
同時,一些地方政府,會為特定行業提供額外的研發補貼促進高技術產業集聚,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吸引大量需求高級技能的勞動力,積極引導企業自主申報,鼓勵有實力有資源的企業申報人才。根據企業技術研發需求匹配高層次人才,通過省、市提供的人才資源以及社會化合作的機構等向企業推送合適的人才。一對一幫助企業梳理項目資料,為企業全力爭取國家級、省級、市級人才補貼,形成人才、技術、資本的良性循環。
經濟溢出效應
經濟溢出效應是指一個地區的經濟活動對鄰近地區產生的正面或負面影響,當一個地區吸引投資并促進產業集聚以提升自身經濟規模,其產生的經濟效益會以市場和非市場機制向周邊地區擴散,帶動整個區域經濟提升,開發區內的企業由于區位優勢及政策支持吸引更多資本投資,增加資本存量,增加服務需求來促進周邊地區企業發展。
開發區是創新活動高地,新技術的開發應用可以通過技術許可、合作研發等方式向周邊地區擴散,提升這些區域的技術水平,開發區內部的核心企業需要一系列上下游產業支持,這些支持產業在地理上位于鄰近地區,從而帶動整個供應鏈的經濟增長,增強區域內部經濟聯系,提升區域整體經濟實力。
人才溢出效應
人才溢出效應指高技能勞動力在某一地區集聚后其知識技能對周邊地區的積極影響,政府在開發區吸引高科技企業創造高度專業化的勞動環境,從而集聚大量專業人才,這些人才以日常工作交流的方式促進技術與知識的地區內外擴散、打造飛地、專家培訓講座等,研發人員在企業間的流動能夠帶動技術的直接轉移,還以其個人職業網絡促進行業內創新方法的傳播,從而提高整個區域的人力資本質量。
政策疊加效應
聚焦統籌謀劃,強化組織領導。為做好該項工作,開發區應成立區級勞動力工作領導小組,完善工作領導機制,落實“一把手”抓“第一資源”責任,形成聯合推進的人才工作機制。加強人才工作統籌協調,定期組織召開人才工作聯席會議,堅持分析調度,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
聚焦平臺引領,強化創新服務。加速創新思想的實踐應用,舉辦各類技術展覽活動,為企業提供討論最新科技成果的平臺,能夠促進行業內知識的不斷更新,推動不同行業間的知識融合,進而增強區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聚焦政策支持,強化精準服務。做好重點人才工程申報,成立人才服務小組對申報人選一對一輔導。組織企業申報高層次人才,獲得省、市人才獎補資金,兌現人才購房政策補貼、菁英學子購房補貼等,不斷推動科技創新型企業穩定向好發展。
加強區域內開發區的交流合作
應建立區域內開發區之間的信息共享平臺,通過數據局、DeepSeek、AI、數據運營商等本地部署,讓平臺可以實時更新各區域的經濟數據,能夠基于數據做出更加科學的勞動力賦能決策。開發區可以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發關鍵技術,從而降低研發成本,加速新技術的商業化過程,同時舉辦區域性技術交流會,幫助企業尋找潛在合作伙伴并拓展市場,增強區域品牌影響力,提升整個區域的市場競爭力,鼓勵更多企業參與區域合作,并建立跨區域的監管部門確保合作協議的有效執行,保障合作的持續性。
與政府協調配合,制定科學的勞動力需求規劃
開發區相關管理部門需與政府相關部門共同設立勞動力市場研究小組,負責收集分析區域內外的經濟數據,預測各行業勞動力需求變化,預測應基于實際產業發展趨勢以便制定準確的勞動力培訓計劃,鼓勵企業參與人才培訓、技工強省等計劃,并與管理層密切合作,確保勞動力規劃與地區經濟發展戰略一致,避免勞動力短缺情況出現。拓寬政策服務覆蓋面,提升引才聚才磁力。拓寬高層次人才引進渠道,廣開進賢納才之路。對優秀高層次人才摸底儲備,廣泛常態集聚國內外優秀青年人才創新創業。
對產城融合政策進行統籌規劃
應設立由政府、產業代表及學術專家組成的跨部門協調部門負責實施產城融合政策,識別區域內的核心產業,分析產業間的相互依賴關系及潛在協同效應,并實施精準的政策措施來促進產業間的信息流動,建立共享平臺以降低企業間合作成本,為產業融合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相關部門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并促進技術標準統一,確保各類型企業也能夠從產城融合中獲益,同時建立效果評估機制,定期收集分析數據以評估產城融合政策的社會經濟影響,及時調整政策方向以確保政策始終符合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
綜上所述,勞動力集聚可以形成人力資本的集中池,促進技能的交換升級,加速創新技術的應用,空間溢出效應則能夠增強區域連接,使資源在更廣闊的空間內流動,從而提高整體經濟體的競爭力。這些動力在推動開發區經濟增長過程中展示集聚與溢出的雙重效應,集聚帶來的直接效應能降低成本,溢出的間接效應則促進區域間協同發展,進而為制定相關政策以優化區域發展戰略提供支持。
(責任編輯" 莊雙博)
(作者單位: 安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