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脖子時發現有包塊,不少人會好奇又擔憂:這包塊是什么,會不會是腫瘤?其實,脖子上的包塊雖不能排除腫瘤可能,但多數是良性病變,具體要分情況判斷。
頸部淋巴結腫大以良性居多。炎性淋巴結腫大最常見,由細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引發,這種淋巴結質地偏軟、有壓痛,感染控制后會縮小。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時,淋巴結呈串珠樣腫大,質地較硬,還可能伴有低熱等癥狀。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長期慢性炎癥的刺激,也會導致淋巴結反應性增生。
不過,當發現頸部淋巴結腫大時,也要警惕惡性腫瘤的風險。原發的淋巴瘤,表現為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質地堅韌,可能融合成團,伴有發熱等癥狀。繼發的淋巴結轉移癌、頭頸部惡性腫瘤(如鼻咽癌)和非頭頸部腫瘤(如肺癌)都可能轉移至頸部淋巴結,表現為質硬、固定的腫大淋巴結。
判斷腫大淋巴結是否為惡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初步判斷:問病史,無痛性淋巴結腫大更需警惕;看大小,1厘米以下更傾向良性,超過1.5厘米要高度重視,進行性增大的淋巴結更傾向惡性;觸形態,形態不規則、邊界不清的更傾向惡性;摸質地,摸起來硬且活動度差的,淋巴結轉移癌可能性大。但這只是初步線索,還需結合抽血化驗、超聲等檢查綜合判斷,最終確診需靠穿刺活檢或切除活檢后的病理檢查。
1.甲狀腺疾病
頸部前方的包塊多提示甲狀腺疾病,多為無痛性,隨吞咽移動。甲狀腺超聲檢查的RADS分類可給出良惡性傾向,RADS1-3類多為良性,RADS≥4類惡性可能性增加,RADS5類極大概率是惡性,最終確診靠病理檢查。
2.涎腺腫瘤
發生在腮腺的包塊位于耳下、耳前區域,發生于頜下腺的位于下頜角下方。良性腫瘤生長緩慢、質地中等、邊界清楚;惡性腫瘤生長快、質地硬、邊界不清,可能伴有面癱等癥狀,確診靠穿刺活檢或手術病理。
3.脂肪瘤
頸部是脂肪瘤好發部位之一,表現為皮下腫塊質地柔軟、邊界清、活動度好。通常無需特殊處理,若腫瘤大,影響生活或美觀,可手術切除,短時間內迅速變化要警惕惡變。
發現身上有淋巴結或結節腫塊,要理性對待及時就醫,不要自行處理以免延誤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