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英雄是時代的豐碑,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江蘇大地上,那些英雄戰斗過、流過血的地方如今成為歷史的腳印,成為青年學習社線路上“行走的思政課”——“新四軍鐵軍忠魂”青年學習社線路以全國唯一的新四軍題材全史館為依托,18000余件文物史料直觀呈現鐵軍“聽黨指揮、忠誠為民”的革命信仰,也是抗戰精神中“血戰到底”英雄氣概的集中體現。
“風云五萬里 永遠跟黨走”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青年學習社線路聚焦少年革命團體的萬里征程,再現“人小志大、為國奔走”的史實,映照著抗戰時期全民抗戰、不分年齡的愛國情懷,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內核轉化為青年可感知的實踐力量。
沙家浜青年學習社線路位于秀麗明媚、蘆葦青青的沙家浜風景區,線路借助蘆葦蕩戰場與《沙家浜》IP,還原軍民魚水情深、智勇抗敵的場景,凸顯抗戰精神中“眾志成城、協同御侮”的團結力量;“永遠的豐碑”抗日山青年學習社線路中的抗日山,作為全國唯一以“抗日”命名的山,是一座由血肉和信仰鑄就的豐碑,線路用烈士冢、紀念塔等實景,將“寧為玉碎”的民族氣節具象為可觸摸的精神豐碑。
“決勝之路”青年學習社線路圍繞解放最后一座城——高郵的重要戰役,詮釋“堅持到底、奪取勝利”的抗爭信念;“軍號永遠嘹亮”青年學習社線路以軍號奇觀串聯鐵軍足跡,讓“不畏強敵、敢于勝利”的精神在情景體驗中自然流淌;“溧志之路”通過蘇南反頑戰役陣亡將士紀念與南京共青團從成立到發展壯大的團史展陳,銜接新四軍精神與青年擔當,彰顯抗戰精神在代際間的傳承接力。
這些青年學習社線路深植于抗戰歷史土壤,是抗戰精神的具象化載體與傳承紐帶,成為青年追尋紅色記憶、傳承抗戰精神、感悟青春使命的重要平臺。
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80年前,先輩們以血肉之軀筑起民族脊梁;80年后的今天,抗戰勝利的榮光依然照亮著青年前行的道路。當代青年身處和平年代,雖無需直面戰火,但復興之路并非坦途,仍需傳承抗戰精神,砥礪前行。
在科技創新領域,仍有諸多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亟待解決,正如當年抗戰面對武器裝備差距仍奮勇抗爭一樣,青年科研人員需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精神,突破技術難關。在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等各領域各方面工作中皆是如此。
銘記抗戰精神,是對先輩的緬懷與致敬,更是對未來的擔當與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