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洛尼將帶領歐洲走向何方
美國《時代》周刊2025年8月
7月4日,在意大利政府所在地羅馬基吉宮,總理焦爾吉婭·梅洛尼正走在鋪著大理石的大廳里。過去一個小時,她坦率地回答了有關她的個人經歷、從政之路和執政成績的問題。隨著采訪接近尾聲,她向記者提出一個問題:“我的經歷,我在政府中的作為,有沒有讓你聯想到法西斯主義?”
法西斯主義是梅洛尼無法回避的話題。2022年10月,她憑借貝尼托·墨索里尼最后一批忠實追隨者創立的運動上臺。當時意大利及歐洲各地的批評者稱,梅洛尼所呼吁的民族自豪感和對“西方文明”的捍衛,預示著這個世界第八大經濟體將轉向極右翼。
但梅洛尼的表現讓批評者感到困惑。在國內,她在一些較為激進的競選承諾上轉向中間立場;在國際舞臺上,她表現得更像是務實的保守派,而非右翼革命者。梅洛尼支持歐盟、北約和烏克蘭,還在美國特朗普總統第二任期伊始,巧妙調和了美歐之間的緊張關系。
難民潮全方位影響德國
德國《明鏡》2025年8月
2015年,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以一句“我們辦得到”宣布敞開國門,當年約有100萬難民涌入德國。十年后,生活在德國的難民已有350多萬人。在政治上,反無序移民的德國選擇黨從邊緣政黨崛起為德國第二大黨。在經濟上,難民潮在帶來德國急需的勞動力的同時,也給德國財政帶來每年上千億歐元的負擔。在社會層面,很多難民積極融入德國社會,也有恐怖分子以難民身份入境后大開殺戒。德國在這十年中大體上“辦到了”,但難民問題帶來的挑戰是持久的,將在今后幾十年繼續全方位影響德國。
生物鐘的重要性
英國《新科學家》2025年8月
2014年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研究顯示,人體43%的基因表達具有晝夜節律性。2025年《柳葉刀》子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進一步支持了該結論:上午11:30前接受一線免疫加化療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達到33.0個月(對照組19.5個月)。生物鐘紊亂也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關,未來或可探索通過精準調節進餐時間、光照等干預手段,像校準精密機械般系統性校準人體數萬億細胞時鐘的運行,為疾病防治提供新思路。
今夏全球極端氣候事件頻發
法新社2025年8月5日
創紀錄高溫、大規模火災、致命洪水……2025年夏天的北半球出現一連串破壞性極強且致命的天氣事件。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索尼婭·塞納維拉特納說:“全球范圍內,極端氣溫和降水變得更加劇烈、更加頻繁。”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科學家弗雷德·哈特曼指出,2024年是地球平均表面溫度較工業化前基準值上升1.6攝氏度的第一年,“極端事件的風險已顯著增加”。這一看似微小的升溫幅度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氣溫升高會增加水的蒸發量,從而使大氣中儲存的水分增多,這反過來又增加了暴雨和洪水的風險。
早在今年5月,阿聯酋的氣溫就已超過50攝氏度。在巴基斯坦,席卷全國的暴雨已導致266人喪生,其中近一半是兒童。今年的季風季早早開始,當局稱這“非同尋常”。
自7月以來,挪威、瑞典和芬蘭出現了堪比地中海地區的持續高溫天氣。在北美,加拿大正經歷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森林火災季之一,而干旱和高于正常水平的氣溫加劇了火勢。
(編輯" 張建" 4457182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