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柱出生在河北一個小村莊,自幼在父母呵護下長大,他聰明伶俐,好學上進,夢想著將來能走出去看看外邊的世界
然而,盧溝橋事變爆發(fā),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進了這片寧靜的土地。這天,鐵柱正在教室里上課,一陣槍炮聲傳來,教室頓時被炸塌,當?shù)乜谷沼螕絷爢T及時趕到,將鐵柱和其他同學從廢墟中救了出來。鐵柱沒有來得及說聲“謝謝”便跑回了家,但房屋已經(jīng)變成灰爆…鐵柱目睹了父母和鄉(xiāng)親被殺,女性被侮辱,當他發(fā)瘋似的要找日本鬼子拼命時,被一位游擊隊員攔住了:“白送死,還報不了仇。
鐵柱的眼淚成串成串落下來,他抓著游擊隊員的手,咬牙發(fā)誓:“我要當游擊隊員,誓死打擊侵略者!”
抗日游擊隊員是位班長,名叫金壽,看著鐵柱堅定的眼神,最終點了頭。那年,鐵柱只有十三歲。
鐵柱年齡雖小,但機智靈活,隨隊伍在山林中穿梭,勇于吃苦,不畏艱險。班長還教鐵柱如何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生存,如何使用武器,如何跟鬼子打游擊等等,他很快就成了班長的得力助手。
游擊隊的生活非常艱苦,常常餓著肚子躲避日本兵追捕。有一次,在執(zhí)行任務中,游擊隊被日本兵發(fā)現(xiàn),雙方展開激烈戰(zhàn)斗。鐵柱第一次面對敵人,心里直撲通。他躲在一棵大樹背后,眼見一個日本兵端著刺刀向自己刺來,鐵柱本能地扣動了扳機,敵人應聲倒地。鐵柱緊張起來,但沒有退縮。想到父母兄妹死前的慘狀,面對窮兇極惡的日本兵,鐵柱眼睛都殺紅了。那一刻,鐵柱的槍好像長了眼,槍聲一響就有鬼子倒地。他知道,自己已經(jīng)從一個懵懂少年,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戰(zhàn)士。
隨著日本侵略者對游擊隊的圍剿力度不斷加大,游擊隊的處境也越來越艱難。在一次戰(zhàn)斗中,一股日本兵包圍了游擊隊。三面是樹林,一面是山崖,游擊隊員們的子彈很快就打光了,情形越來越危急。在這緊要關頭,班長對鐵柱和其他游擊隊員說:“大家趕緊突圍,我掩護!\"言后,拔出刺刀。鐵柱也拔出刺刀和班長站在了一起。班長急了,推了鐵柱一把:“你一定要活著沖出去,繼續(xù)給你全家人報仇!”說完,匆忙將自己的長命鎖摘下來,戴在了鐵柱的脖子上,
然而,鐵柱并沒有走。班長是他的救命恩人,死也要死在一起!鐵柱悄悄隱蔽在山坡上,找了幾塊石頭,待鬼子靠近班長時,鐵柱將石頭擲了過去。很快,敵人的火力轉移過來。當日本兵漸漸向鐵柱逼近時,班長的刺刀迅速刺向了最前面的敵人,他將鐵柱往山下拉了一把,自己隨后跳下山崖…
鐵柱醒來時已是三天以后,他被一棵樹擋住了。他爬著來到山腳下一戶人家,因怕連累人家,便稱自己是孤兒,靠砍柴為生,不慎從山上摔了下來。鐵柱的傷口感染,高燒不退,這家人不忍心趕走他,給他擦身喂藥,精心照料。鐵柱的傷勢剛有好轉,便返回山里,尋找到班長的遺體,選了一個土坡埋葬。之后鐵柱在山里搭了一個棚子,靠吃野果、啃樹皮為生。后來,收留他的那戶人家的主人在山里見到鐵柱很是心疼,又把他接回家里。鐵柱憨厚老實,干活實在,又是孤身一人,就被招贅做了女婿,
鐵柱一直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默默地守護著那座山,不斷在周邊植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樹木成林。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八十周年之際,鐵柱已是百歲老人,他的重孫子小林已是村委會主任。鐵柱坐在院子里,看著那片曾經(jīng)被戰(zhàn)火躁的土地,心中充滿了感慨。
有一天,鐵柱把小林叫到身邊,將長命鎖戴到他的脖子上,然后講起了抗日戰(zhàn)爭的故事,講述了自己加入游擊隊的過程,講述了班長的英勇事跡,講述了自己的守山經(jīng)歷…小林聽得非常入迷,眼中充滿敬佩和感動。
前不久,在縣文物部門收集抗戰(zhàn)文物的活動中,小林將長命鎖獻了出來,因上面刻著金壽的名字,經(jīng)查閱縣志,金壽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革命烈士,而鐵柱則是金壽的戰(zhàn)友
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守山人,原來是一位隱姓埋名的抗日游擊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