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厚重、深遠,如一部典籍;它剛毅、強健,似一位老將。它是徐州,我早有耳聞且心馳神往的城市。因省作協關于“兒童文學與非虛構專題”讀書班在徐州舉辦,我喜獲五天與它零距離接觸。
一放下行囊,就迫不及待奔赴云龍湖畔。迎著微涼的風,看水波搖落夕陽,心頭如酒后微醺。“萬里相隨何處,看盡吳波越嶂,更向古徐州。\"細讀之下,關于它的每一個故事都讓人心潮澎湃。
它是上古時期神秘的彭城國:六千年前,彭祖領子民筑城鑿井,治理洪水,發展生產。彭祖壽八百,大彭國國祚八百載。上古文明,在這有跡可循。
它是項羽故都:兩千年前,項羽引兵屠咸陽燒秦宮,思欲東歸,曰:“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誰知之者!\"于是自立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它還是劉邦故里:劉邦押送勞役往驪山,于沛縣西邊的沼澤地拔劍斬蛇,收獲第一批追隨者。此后,一路西進,掃除一切障礙(包括項羽),除秦建漢,開啟大漢王朝四百年歷史。徐州,也在大漢建立之后被封為楚國,歷13代楚王、5代彭城王,成了漢家文化發源地。
‘九朝帝王徐州籍”,除了漢高祖和楚霸王。孫權、劉備、曹丕,宋高祖劉裕,明成祖朱元璋等,也都與它有著解不開的淵源。
徐州,是歷經滄桑的不老猛漢,懷揣沉甸甸的閱歷,俊肅莊嚴。只要你愿意,沿著古城淺淺逛一圈,它都有故事訴諸于你
博物館,是一定要去的。從古彭千秋到漢家煙火;從金戈鐵馬到大漢氣象;從俑秀凝華到天工漢玉…每一個展廳,都宛如正在上演的一部大片。一幅幅歷史畫卷以多維立體的形式展現在我眼前。驚嘆之余,我仿佛看到了歷史的遺跡里,一頭是政治家的縱橫埤闔,叱咤風云;一頭是上層名流的飲食宴樂,醉生夢死;還有一頭,是刀耕火種的原始生圖,是底層百姓為謀生存與自然或非自然相抗相衡的毅力與智慧
“白眼登臨堪一笑,不知誰是英雄。”誰是英雄?是亂世英豪,是門閥士族,還是底層盲流。英雄又如何,不是英雄又如何。時間的長河里,誰不是滄海一粟?
還有淮海戰役紀念館,置身其間,聽著講解員娓娓道來,我似乎看到了那壯烈的場面 -60萬人民解放軍和560多萬人民子弟為保家園與國民黨精銳部隊拼死廝殺。他們歷經六十多天浴血奮戰,死傷無數,最后擊退國民黨主力部隊,統一華北。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老百姓穿著蓑衣草鞋,拿著鋤頭鐵鍬就上了戰場。他們的個人信息,也隨著戰火碾于歷史的塵土之下。他們姓甚名誰,家住何處?后來的我們無從知曉。
此行與徐州交得不深,悟得不透。龜山漢墓、戶部街頭,是未到達的遺憾;漢畫像石藝術館,是匆匆一瞥的慰藉。作家舒輝老師在此行課上說:“生命的兩端是無盡的黑暗,我們在世上這段有限的時光,是一次偶然。”我因此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歷史的長河,是風云詭謫的無常。但徐州的存在,是必然,是幾千年來大漢文化留下的無盡瑰寶。如果時間允許,我真想撫摸著它的年輪,一遍一遍,讀徐州,讀關于它的每一段歷史,每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