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冠羞避
——我學習了一個
擬人化的
森林生態學詞語
樹木與樹木情同手足
親如兄弟
可樹冠與樹冠必永存間距
哪怕僅僅是一條
小小縫隙
颶風肆虐
樹冠間枝葉相互致意
非觸碰肇始
乃自動警示
樹冠遂改良接觸方向的生長
棄表面一律的形式主義
力阻斷可能的病蟲害侵襲
距離合適
邊界清晰
他人成長是自己成長的前提
自己成長是他人成長的必需
競爭與協作對立統一
生存的智慧和策略
竟如此默契妥帖
欽敬之余
不由得想到人間的一些物事
哦
人非樹木
不可理喻
一把木椅
一壺黑茶
小半天不說一句話
只品呷屋檐
半夏雨
綿延清亮的花
哪一片地表水受熱蒸發
哪一片遇冷成云滴慢慢長大
哪一片飽含辛酸淚
哪一片綻放幸福花
相互碰撞
紛紛落下
紛紛落下
遇熱又蒸發
循環往復
或在眼前目下
或在海角天涯
沒有目的地的出發
沒有目的地的抵達
過程真美哦
時時處處
風景如畫
我這個人
理性仗義客觀公正
比如
街頭罵架路見不平
哪個過分我會找哪個理論
甚至貓狗干仗
哪個落敗我就撿起石塊或木棍
堅決幫哪個干贏
只是面對自己身上此消彼長的矛盾
包括內心與靈魂的紛爭
遂界限混淆
是非不分
我堅信它們都是絲絲縷縷的
足赤黃金
我知道這是我最大的毛病
我一直在改正
可收效甚微
如今
生命的黃土己
齊我腰身
請莫問原因
我這個人啊
太喜歡被認同被關注被贊揚
太討厭被說不被忽視被世界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