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的菏澤,花香滿城。這個黃河之畔的歷史古城正以牡丹之姿煥發時代新韻,鏡頭下盡顯國色天香,獨領風華。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弊?992年首屆菏澤國際牡丹花會綻放在春天的鏡頭里,三十三載花開花落,牡丹早已從枝頭的驚艷化作城市的文化標識。伴隨著菏澤牡丹節會成名的,還有攝影家桑秋華。
桑秋華是土生土長的菏澤人,自幼喜歡繪畫。由于父親早逝,高中畢業后,他便進入當地供銷社當了一名售貨員,幫母親撫養弟弟妹妹,業余時間開始自學攝影。1983年,桑秋華東拼西湊了125塊錢,買下人生第一臺相機,當時他的月工資才24元。膠卷太貴,他不舍得多拍,沒錢沖洗照片,就自己搭造簡易暗房,這個階段他主要拍攝牡丹和人像。1985年1月,《工人日報》刊登了他的攝影作品《爭奪》,這給了他莫大鼓勵。
1987年, 桑秋華調任菏澤印刷廠,專職從事廣告攝影。當時,這家擁有2400多名職工的大企業,生產的麒麟撲克全國銷量第一。在印刷廠,桑秋華拍攝了大量牡丹作品,被用于制作掛歷、撲克及包裝箱等。如今,人們珍藏的郵票、使用過的撲克牌和掛歷上的牡丹圖案,有些就是桑秋華拍攝的。
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改革開放的深化,廣告產業迅速擴大,廣告攝影迎來發展黃金期。桑秋華先后為孔府家酒、孔府宴酒、蘭陵美酒、德州扒雞、春都火腿等知名品牌拍攝了廣告。1995年,桑秋華的作品《暖》《口?!贰杜Fば返?,分獲首屆山東省廣告攝影大賽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優秀獎共七個獎項。他也連續四屆獲評“山東省廣告攝影十佳”。
2000年,由于所在企業倒閉,年近40歲的桑秋華成了一名下崗職工。在命運的轉折處,他帶著重新出發的勇氣創辦了“桑秋華廣告攝影工作室”,憑借專業能力和勤奮執著的精神,在創業路上穩步前行。在菏澤,很多企事業單位的廣告及牡丹海報出自桑秋華之手。
辛勤耕耘終有回報。2002年,桑秋華拍攝的《吉祥如意》《金閣》《天香》獲全國首屆牡丹花展攝影大賽銀獎;2003年,《曹州紅》被國家郵政局選用,制成郵票郵資封發行;2004年,他的第一部專著《國花神韻》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時任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邵華為其作序。此后近十年間,桑秋華的牡丹攝影作品被國家郵政局采用,并制成個性化郵票、郵資明信片、郵資封數百種,郵冊14套。
一朵花, 一座城, 一個人。人們通過桑秋華鏡頭中的菏澤牡丹,欣賞了花之韻,感受了城之美。而桑秋華這個名字,也伴隨著菏澤這座“牡丹之城”的崛起,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
2010年前后, 在科技進步驅動下,人類視覺敘事開始由“讀圖時代”向“視頻時代”轉向。桑秋華也開始嘗試用延時攝影將“決定性瞬間”的爆發力與“非決定性延展”的感染力相結合,既定格牡丹瞬間之美,也記錄牡丹種子萌芽、葉脈舒展、花朵綻放的過程,讓牡丹靜態的細膩與動態的韻律彼此呼應。
為追求作品完美,桑秋華付出了超乎想象的艱辛。牡丹是木本植物,從播種到開花需要5年時間。牡丹延時攝影沒有經驗可循,全憑桑秋華一點點摸索。“僅創作《國花牡丹》就用了5年,拍壞了3部相機。”為了記錄牡丹發芽育苗全過程,他甚至將泥土背回家,在客廳布置了一個小型牡丹圃,親自調溫、播種、澆水、育苗,確保牡丹按時生長開花。2019年春天,桑秋華完成了牡丹延時攝影作品《國花牡丹》,從破土萌芽到繁花似錦,書寫了一朵牡丹的“微觀史詩”,這段影像也被選編入央視紀錄片《花開中國》。
紀錄片中有這樣一段畫面:曹州百花園內白雪皚皚,桑秋華肩扛攝影器材,獨自穿梭在牡丹叢中,畫面意境寂寥深邃,極具視覺穿透力和藝術感染力。“這段視頻是我們自己拍攝的。當時下著雪,央視記者趕來需要時間,他們怕雪化了,就和我溝通,讓我帶著學生按他們的要求拍了這段視頻?!鄙G锶A回憶道。
多年來,桑秋華的牡丹攝影作品在各類媒體廣泛傳播,網絡點擊量數億。“中國牡丹之都”菏澤,通過他的鏡頭,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他還經常收到來自全球各地的越洋電話,人們贊嘆著他鏡頭中的牡丹之美,也表達著對一位攝影師的敬意和謝意。
2020年5月,菏澤市委市政府為桑秋華頒發“首屆中國牡丹之都(菏澤)卓越貢獻獎”;2023年,他當選山東省人大代表。
筆者第一次到訪桑秋華的工作室時,他正要去影棚檢查拍攝進度。在影棚由燈光、背景布、遮光板、交流電源、加濕器組成的簡陋環境中,3部相機正同時對白王獅子牡丹和海黃牡丹進行延時拍攝。
“我剛檢查了下,有部相機又壞了!”桑秋華有些無奈。眾所周知,延時攝影對相機損耗極大,他已經用壞了好幾部,設備不足成了創作的最大難題。但是,即便器材完好,要拍攝出技術與藝術完美融合的作品,還需面臨非常多的困難和挑戰,比如室內溫濕度調整的問題、花頭轉向問題、對花期的預估偏差問題、被攝體跑焦問題等等。
“牡丹品種太多,花開時長很難算準。通常3天左右就能拍完一組延時攝影,但有的則需要7天左右,像綠幕隱玉這種開花慢的,得拍23天?!迸臄z牡丹四十多年,桑秋華已然成了影友們心中的“牡丹專家”,人們戲稱他為“牡丹迷”“牡丹王”“花癡”。而牡丹,早已深深融入他的生活,影響著他的人生。
Sang Qiuhua: Heze Peony Displays Image Power of a Flower
In April, the fragrance of flowerswafts everywhere in Heze. The historiccity by the Yellow River is radiatingthe new charm of this era withpeony, which fully shows its heavenlybeauty and splendor.
Since the first Heze InternationalPeony Fair bloomed under the lensof spring in 1992, through 34 yearsof blossoming and fading, peony hasbeen transformed from a stunningsight into a cultural symbol of thecity. Besides, a citizen of Heze—photographerSang Qiuhua came to famewith the Heze Peony Festival.
Around 2010, Sang Qiuhua beganto try time-lapse photographyto combine the explosive power of“decisive moments” and the attractiveforce of “non-decisive extensions”,thereby not only capturingthe momentary beauty of peony,but also recording the seed germination,leaf spread and floweringprocess thereof, and allowing staticdelicacy to correspond to dynamicrhythm. In the spring of 2019, hebrought a time-lapse photographywork National Flower Peony, depictinga peony’s “micro epic” from atender sprout to a blooming flower.In addition, the work has been includedin the CCTV documentaryBlooming China .
Over the years, Sang Qiuhua’speony photography works havebeen widely spread in all sorts ofmedia, with hundreds of millions ofhits. The peony capital of China —Heze has gone national and globalthrough his camera lens. Besides,he often received overseas callsfrom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who praised the beauty of peony inhis camera, and expressed respectand gratitude to a cameraman. InMay 2020, the CPC Heze MunicipalCommittee and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presented the “First ChinaPeony Capital (Heze) OutstandingContribution Awards”; in 2023, hewas elected as a deputy to the People’sCongress of Shandong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