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近日,一篇自述“從跟著老爸挖煤到博士畢業”的博士論文致謝文章,引發全網關注。
網絡ID為“挖煤老三”的網友分享了自己的博士論文致謝文章,其中回顧了自己的成長經歷:9歲離家去練武術,12歲跟著老爸下小煤窯挖煤,19歲考上專科,之后逆襲成博士……
文章后面,他感謝在求學路上幫助他的師長、同學和家人等。
“挖煤小伙逆襲博士”的文章引發全網關注后,北京工業大學推文介紹了這位同學的故事:2020年9月,他走進北京工業大學的校園;2025年6月,他戴上了工學博士的學位帽。推文說:“從煤窯的黑暗到學術的光明,北工大學子用自己的雙手鑿穿了一層又一層的命運巖壁。這不是遙不可及的傳奇,而是屬于每位奮斗者的生命印記!”
7月19日,當事人再度發文,他提到,致謝中如果說有什么可以參考的地方,那也是:“研究現狀的總結是研究的關鍵”;是老師教我的方法論;是“思想先行,行動至上”,是“做自己做得了主的事”這些體會,是“民族復興責任在我”,是要報效國家。“真正志同道合的同學,我們共勉。”他說。
對那些還在奮斗中的學子,他建議大家:“吃飯時好好吃飯,睡覺時好好睡覺,該做什么事情時,要果斷、堅決、講究策略地去干。迷茫和焦慮是沒有任何用的,思想先行,行動至上。在調查研究清楚現狀的基礎上,明確方向,死打硬拼去深耕,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對所處行業的判斷與認識,等待機會。當然這些有很多人做不到,還是少玩會兒手機,少和父母爭吵吧。”
【致謝文章】
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原本,我是想當一輩子兵的。9歲離開家鄉小山村,去練武術;12歲時開始跟著老爸下小煤窯挖煤,17歲高中畢業;19歲再次高考以500多分上了專科,而后專升本學習地質工程,研究生期間在塔山煤礦一年多,學習采礦工程,博士期間在新疆的一年里感受了阿勒泰壯麗的四季。我做什么都比別人慢一些,2018年研二時才有了第一臺電腦,申請了兩次有了讀博的機會。還好高中畢業后沒有讓父母有太多的負擔,寒暑假都是在打工……感謝博士期間國家和導師的資助,沒有黨的好政策,我一個農村孩子是沒有機會完成博士期間學習的。民族復興,責任在我,我將懷國家、母校、恩師和父母的期待踏上新征程勇敢前行,不辜負我們這代人肩上的使命與擔當。
首先最需要感謝的是我的導師教授,老師在我求學處境最為窘迫的時候接納了我,在我身上用心傾力極大。因我愚笨、無知還倔強,學習不得其法,老師常耐心與我長談。當我看不下去文獻時,老師說:“研究現狀的總結是研究的關鍵”;借論語中“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來激勵我。老師常與我講學習能學到點子上,做事知道問題的關鍵在哪里,把小事做好,我也可以做大事。老師以認真嚴謹的科研態度、強烈的責任心、敏銳清晰的邏輯思考方式以及自律的工作風格不斷感染著我,使我時刻審視自己的態度,為我在科研過程中指明了方向,教會我如何去洞察發現并解決問題。老師作為我的人生導師,讓我看到生活的智慧和通透:“遇事不要往后面退,做事不要拖……”記得在新疆施工現場,老師手把手教我做素描、如何與人溝通;記得每次寫完英文論文,老師都會逐句逐字批改;記得剛入學我沒錢吃飯,也是老師資助我的生活費……往事在目。從本論文的選題、整體邏輯到內容撰寫,老師都給予了我耐心的指導,傾注了極大心血。在我的成長之路上,老師不論從工作上還是做人方面都為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對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些成為我寶貴的人生財富。
同樣要感謝課題組老師,給予了我無私的幫助和耐心的指導,很多建議使我在科研過程遇到瓶頸時醍醐灌頂,老師在生活上對我的關心更是令我倍感溫暖。感謝教授、研究員在學業上的各種幫助和鼓勵,讓我看到文人風骨和拼搏精神。
感謝師兄和師弟在系統安裝期間的指導;感謝師弟在阿勒泰的陪伴,我們一起取芯,做素描,一起幫牧民找羊,去哈薩克族牧民家中做客,騎馬,登高望遠,指畫山河;感謝師弟,在新疆接替我繼續工作;感謝黃流師弟,在現場數據整理中出力良多;感謝師兄師弟師姐師妹們的陪伴。
感謝我的專科室友楊洋博士,對我博士論文寫作心態的指導。感謝我的本科室友張巖,使我考研時可以不去食堂打工,我讀研時還送給我人生中第一部手機,現在唯有的兩條褲子有一條還是他的。感謝研究生期間室友對我的鼓勵和支持。感謝博士期間遇見諸位,實乃幸事。
感謝女友,像一道光照進我的生命,讓本該孤獨終老的我,在27歲也能擁有一場甜甜的初戀,這些年的相互扶持讓我們都成長甚多。感謝她對我的偏愛、寵愛與支持,愿我們相濡以沫,將足跡踏遍這顆星球。感謝女友的父母,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
感恩我的研究生導師教授。感謝我平凡而偉大的父母,老爸一輩子都在不折不撓地奮斗,老媽堅韌溫和,為家庭付出了一切,父母給了我一個溫暖而又堅固的家,我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父母的辛苦付出。以后的日子我要多多陪伴父母,幫老媽做飯洗碗做家務。感謝先行者,是本文所引用的各項研究成果的導師、讀博以來的各位老師、父母家人們共同塑造了這篇文章。
最后,感謝參與我論文評審和畢業答辯的各位專家學者,在此謹向您表示衷心的謝意。
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
(本刊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