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員研究硝化抑制劑效果


成員開展玉米密植早衰調控技術研究
“看這玉米,莖稈敦實如柱,葉片油綠發亮,說明水肥協同供應精準,配合咱們的滴灌分次施肥玉米增密種植技術,既能保障群體密度合理,還能有效延緩后期早衰發生?!闭涤衩装喂澠?,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薛百鎮田間,金倉現代農業科技小院成員呂美萱一邊檢測土壤熵情,一邊在滴灌帶旁向種植戶講解水肥管理要點。
同樣,科技小院成員賀彬彬扎根西北辣椒試驗田,探究硝化抑制劑在地膜覆蓋與水肥一體化技術下對氧化亞氮(溫室氣體)的抑制效果?!啊试鲂? 覆膜 + 水肥精準’模式能有效‘鎖住'氧化亞氮,減少排放。”她表示,氮肥增效劑還能同步提升氮肥利用率,為西北農業綠色高產探路,也為國家“雙碳”目標貢獻農科力量。該成果將助力西北農業減排增效、高質量發展。
在薛百鎮,科技小院正以“智慧引擎”的強勁動能,推動農業全面升級。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科技小院不僅為農戶輸送優質品種與先進技術,更構建起覆蓋糧食生產全流程的完整產業鏈條。同時,它還在農機技術革新、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等方面持續發力。在科技小院的引領帶動下,薛百鎮逐步摒棄傳統“經驗種田”模式,加速邁進“科技種田”新時代,朝著農業現代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穩步邁進,實現農業發展的深刻轉型。
金倉現代農業科技小院由中國農業大學、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武威金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民勤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聯合建設,是民勤縣深化“科技強縣、人才興縣”戰略,推動科技、教育、人才深度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以肥料增效劑研發與應用為核心,整合養分資源高效利用前沿技術與現代設施農業裝備體系,構建高校科研創新、企業成果轉化、政府政策支撐三位一體協同發展平臺。創新打造“綠色增糧、減施增效、提質增收”現代農業科技服務新模式,全面賦能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
“科技小院的專家教授、研究生開展科學施肥增效的試驗研究,并圍繞農作物‘耕、種、管、收’的全程提供技術跟蹤服務,幫助當地農民改良技術、提高產量,還吸引了更多科研人才與企業前來共探技術改良與產業結構升級?!泵袂诳h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段振佼介紹說,產學研模式既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了智力支撐,又培養出更多“新農人”。農技中心本土專家與教授、研究生在田間地頭緊密協作,通過“土洋結合”的傳幫帶與技術碰撞,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與新鮮活力。
技術賦能民勤棘椒豐產紅似火

“科技小院不僅是科研基地,更是人才孵化器。”民勤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邱旭美表示,科技小院創新構建了“高??蒲袌F隊+企業基地+鄉村實踐”三位一體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新模式。該模式將人才培養、科技創新與農業技術服務緊密耦合,形成強大合力:一端緊密連接高等學府,引導研究生深入田間地頭,在破解農業實際難題中實現“學用相長”,鍛造過硬本領;另一端深深扎根廣袤鄉村,以先進科學技術精準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有效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這種模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創新動能與人才活水。
助力民勤小麥顆粒歸倉

近年來,民勤縣著力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充分發揮人才驅動在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和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的引擎作用,積極引進科研機構落地落戶,先后成立甘肅省民勤沙塵暴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干旱區鹽漬化研究站等科研站所。并依托科技小院實踐,探索出一條以黨組織為核心引領、科技小院為融合紐帶、科技賦能為實踐載體、鄉村振興為根本目標的發展路徑。通過深化“校地企村”聯建共建,實施支部聯建、發展聯謀等多元化融合舉措,成功構建了高校、企業、科技、農技、農村深度融合的新格局,有效激發了協同發展新動能,有力推動了科技創新與農業農村現代化互促共進。
談及下一步工作,邱旭美表示,將深化以黨組織為核心的引領作用,持續拓展科技小院聯通產學研、服務田間的紐帶功能。重點強化“校地企村”聯建深度,打造更多融合示范點;推動人才驅動與科技賦能協同發力,筑牢產業發展根基;加速成果轉化落地見效,構建全域覆蓋的技術推廣網絡,為農業強國建設貢獻民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