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廣袤的黑土地上,遼寧撫順單片黑木耳如同來自大自然的黑色瑰寶,以其獨特的品質和風味,講述著一方水土與一方人的傳奇故事。這種被譽為“黑金”的食用菌,不僅是大自然對撫順這片土地的慷慨饋贈,更是當地人民智慧與勤勞的結晶。
撫順單片黑木耳以其單片厚實、質地柔韌、口感爽滑、營養豐富的特點,在眾多黑木耳品種中脫穎而出,成為食用菌中的上品,也構成了撫順地區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
撫順單片黑木耳的卓越品質,首先源于這片土地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撫順地處長白山余脈,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高達 70% ,為黑木耳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的生態環境。這里的黑木耳主要生長在柞木等硬質闊葉樹木上,得益于撫順山區晝夜溫差大的特點,黑木耳的生長周期相對較長,這使得其能夠積累更多的營養成分和風味物質。科學研究表明,撫順單片黑木耳的多糖含量、蛋白質含量以及鐵、鈣等礦物質含量均顯著高于普通黑木耳品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撫順地區獨特的水質和土壤成分,賦予了黑木耳特有的光澤與彈性,使其在泡發后能夠保持完整飽滿的單片形態,這正是“單片黑木耳”名稱的由來。
走進撫順的農村,黑木耳的種植與加工構成了一幅生動的民俗畫卷。當地農民遵循著“三分種,七分管”的傳統智慧,在林木間搭建菌架,采用仿野生方式栽培黑木耳。每年春季,村民們將菌種接種到經過處理的柞木段上,然后耐心等待大自然的饋贈。采摘時節,村民們小心翼翼地手工采摘每一片達到最佳狀態的黑木耳,這種尊重自然節奏的采收方式,確保了產品的最高品質。
在加工環節,撫順人依然堅持傳統方法一一自然晾曬,避免了高溫烘干對營養成分的破壞。這些看似簡單的傳統技藝背后,實則蘊含著對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和對品質的執著追求。
隨著時代發展,撫順單片黑木耳已從地方特產成長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地域品牌。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撫順形成了從菌種研發、標準化種植到精深加工、品牌營銷的完整產業鏈。通過“公司 + 合作社 + 農戶”的模式,撫順黑木耳產業既保持了傳統特色,又融入了現代科技元素。

如今,撫順單片黑木耳不僅暢銷全國,還遠銷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地區,成為高端食用菌市場的寵兒。黑木耳產業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據統計,撫順市黑木耳年產量已突破萬噸,相關產值達數億元,真正實現了“小木耳,大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來源:農業農村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