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蒙牛和伊利的中報都已發布,從財報來看,二者之間半年度的營收差距已拉大到超過200億元。
根據蒙牛乳業(02319.HK)披露的半年報,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6.95%至415.67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16.37%至20.46億元。
相較于2023年同期513.31億元的營收規模,僅兩年時間,蒙牛營收已縮水近百億。
上半年,蒙牛的液態奶、冰淇淋、奶粉、奶酪、其他業務收入分別為321.92、38.79、16.76、23.74、14.47億元,分別同比-11.22%、+15.04%、+2.47%、+12.28%、+12.38%。上述業務在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77.45%、9.33%、4.03%、5.71%、3.48%。
液態奶業務:量價拆解來看,消費疲軟影響下的銷量下滑,以及公司主動對常溫白奶價格端的調整,共同帶來了25H1液態奶收入的同比下降。公司聚焦品類創新,打造高品質好奶的同時,亦推出系列質價比產品。渠道方面加速突破會員店/零食量販等新渠道。低溫品類整體25H1收入同比略有下滑,其中低溫鮮奶收入同比實現雙位數增長。
冰淇淋業務:冰淇淋業務推出系列創新性新品,多款成為年內爆品,其中蒂蘭圣雪年內正式進入香港市場。
奶粉業務:公司嬰配粉業務25H1收入同比實現雙位數增長,其中貝拉米聚焦高端產品線,加速越南等東南亞市場的開拓,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超過20%,旗下高端產品線“貝拉米白金有機A2”25H1收入同比實現翻倍增長。
奶酪業務:公司強化與妙可藍多的協同,B/C兩端同時發力,豐富產品矩陣,為渠道提供定制化產品。
毛利率方面,蒙牛上半年提升約1.40個百分點至41.75%,主要得益于原奶價格下降;歸母凈利率方面,上半年為4.92%,同比下降0.55個百分點,主要由于其他收入減少以及應占聯營公司虧損增加。
2025H1,蒙牛的應占聯營公司業績為-5.45億元(24H1為-1.33億元),主要由于聯營公司現代牧業淘汰牛數量增加以及原奶價下降影響;其他收入主要為政府補助等,25年上半年政府補助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
再來看伊利的中報。
伊利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19.33億元,同比+3.37%;歸母凈利潤72億元,同比-4.39%;扣非歸母凈利潤70.16億元,同比+31.78%。(見表)

其中25Q2單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89.15億元,同比+5.77%;歸母凈利潤23.26億元,同比+44.65%;扣非歸母凈利潤23.87億元,同比+49.48%。
總體來看,伊利上半年液態奶表現相對穩定,其他品類增勢良好。
1)液體乳:25H1/25Q2分別實現收入361.26/164.85億元,同比-2.06%/-0.85%。常溫液奶方面,公司積極布局新興渠道和下沉市場,推出創新功能性新品及質價比產品,整體市場份額保持平穩。低溫業務收入同比實現逆勢增長,其中低溫鮮奶營收同比增長超20%。
2)奶粉及奶制品:25H1/25Q2分別實現收入165.78/77.65億元,同比+14.26%/+9.65%。嬰配粉市場份額躍居行業第一,成人粉市場份額實現進一步提升。上半年奶酪2C業務收入實現正增長;2B業務增勢良好,其中面向餐飲專業客戶的奶酪/乳脂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
3)冷飲產品:25H1/25Q2分別實現收入82.29/41.24億元,同比+12.39%/+37.96%。冷飲業務國內積極拓展會員店渠道,與山姆共創推出的“生牛乳綠豆雪糕”25H1獲山姆冰品銷售冠軍。海外市場表現良好,25H1海外冷飲營收同比增長14.40%。
4)非乳業務:25H1水飲業務收入同比實現雙位數增長。
和蒙牛一樣,原奶價格下行也提升了伊利的毛利率,25H1/25Q2公司毛利率分別為36.21%/34.37%,25Q2同比/環比分別為+0.53/-3.45pcts。毛利率同比提升主要系原奶價格下降。
凈利率方面,伊利25H1/25Q2歸母凈利率分別為11.63%/8.05%,25Q2同比/環比分別為+2.16/-6.72pcts;25H1/25Q2扣非歸母凈利率分別為11.33%/8.26%,25Q2同比/環比分別為+2.41/-5.76pcts,盈利表現同比有所修復。
不難發現,上半年蒙牛的營收已經落后伊利超過200億元,歸母凈利潤則只有伊利的28.42%。

其實仔細對比,雖然降幅明顯更大,但上半年蒙牛的液態奶收入和伊利的差距不到40億,它們之間超過200億元的營收差距,主要來自于其他板塊。
由于二者對業務的分類并不完全一致,無法精準地比較,但大致地輪廓還是清晰的,那就是蒙牛在奶粉業務方面和伊利的差距是巨大的,即使蒙牛的奶粉+奶酪業務之和,去對比伊利的奶粉及奶制品業務,上半年的營收差距也是百億級。
另外,伊利的冷飲產品收入也大幅領先蒙牛的冰淇淋業務收入,差距超過40億。
我們能看到的差距,蒙牛當然也能看到。從當年收購雅士利開始,蒙牛就多次嘗試在奶粉業務上發力,主要通過并購進行,但先是雅士利,后是貝拉米,蒙牛奶粉業務的執念結果是:兩次大額并購,兩次減值傷害!
前者雅士利就不必再多說,如今已經幾乎很難再見到其產品。后者則在2024年讓蒙牛的歸母凈利潤同比驟降97.82%至1.05億元,因為去年蒙牛受貝拉米確認計提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虧損超39億元。
另外,蒙牛2024年其實也受到了聯營企業現代牧業生物資產(奶牛)計提減值的影響,只不過當時被“傷害”更大的貝拉米所“淹沒”,本次中報,現代牧業的影響則更多地“浮現”在大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