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黨委工作為例,探討黨建引領下的高校第二課堂思政育人模式。本文通過深入分析黨建與第二課堂育人的內在聯系,結合具體案例,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思政育人效果的策略和建議。實踐表明,黨建引領不僅有助于豐富第二課堂的內涵,更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高校育人質量,為高校黨建工作和第二課堂思政育人實踐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黨建;第二課堂;思政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重視和加強第二課堂建設,重視實踐育人,要創新方式,拓展途徑,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創造更多的機會和舞臺。”[1]創新高校第二課堂育人體系有利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專業素養,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有利于激活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2]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為理念,通過整合學院、專業、人文、生態資源,充分發揮黨委的黨建引領作用,以油畫系“向日葵計劃”品牌校園文化活動為平臺,積極探索第二課堂的思政育人模式。
一、黨建引領高校第二課堂的重要性
本文中的高校第二課堂是指“在學校教學計劃所規定的教學活動(即第一課堂)之外,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的各種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包括知識性的、學術性的、文藝性的、健身性的、公益性的,等等,對第一課堂的重要補充”[3]。在這一背景下,黨建引領的第二課堂實踐活動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黨建引領確保了第二課堂育人活動始終堅守正確的政治方向。在當前多元文化和價值觀交織的社會環境中,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至關重要。黨建引領可以確保第二課堂活動始終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開,幫助學生成為具有堅定政治信仰和良好道德品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其次,黨組織作為高校育人工作的堅強領導核心,在第二課堂育人活動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強黨組織建設,可以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其更好地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黨組織可以積極參與第二課堂的規劃、組織和管理,確保活動的高質量開展。同時,黨組織還可以動員和組織廣大黨員師生積極參與第二課堂,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第二課堂育人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最后,黨建工作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為第二課堂育人提供堅實的思想支撐。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黨建引領第二課堂,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第二課堂的始終,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得到思想的洗禮和升華。此外,黨建工作還可以結合第二課堂的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如主題黨日、思政文化講座等,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二、高校通過黨建引領第二課堂,解決思政育人的現實問題
(一)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第二課堂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
在傳統思政教育中,往往存在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脫節的現象,導致學生對思政教育的內容缺乏深入的理解和體驗。而黨建引領下的第二課堂實踐模式,將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學風建設、社會實踐活動、文體活動、公益活動等緊密結合,通過多樣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感受思政教育的實際意義和價值。
(二)創新性解決思政第一課堂存在的問題,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思政第一課堂通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而黨建引領下的第二課堂實踐模式,將學生作為思政教育的主體,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從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三)將黨建工作與藝術專業特點相結合,實現以黨建引領藝術人才培養的目標
黨建工作與藝術專業特點相結合是實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藝術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將黨建工作與藝術專業教育相結合,可以充分發揮藝術專業的人文性和實踐性特點,讓學生在第二課堂的藝術實踐中感受思政教育的內涵和價值,從而更好地實現以黨建引領藝術人才培養的目標。
三、通過第二課堂育人的實踐路徑——以西安美院油畫系黨委為例
(一)資源整合與三全育人理念的實踐
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黨委積極踐行“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整合學院資源、專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環境等多維資源,還積極拓展外部資源,如與社區、企業、文化機構等建立合作關系,形成教育合力。黨委以油畫系“向日葵計劃”的五大板塊(“一幅畫藝社”分享會、手繪帽大賽、“大手拉小手”公益活動、“義務講解員”服務隊、“美麗中國行”社會實踐)為第二課堂,將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深化了學生對思政教育的認知與理解。這種資源整合的方式,不僅豐富了教育內容,還提升了教育的實效性。
(二)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的深度融合
針對傳統思政教育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黨委采用翻轉課堂等創新模式,引導黨員主動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同時在“向日葵計劃”中的義務講解服務、文化墻繪等實踐活動中,將理論作為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使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思政教育的理解。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升了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網絡平臺與新媒體的拓展應用
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黨委緊跟時代步伐,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和新媒體工具開展育人工作。黨委通過微信公眾號、大型網絡平臺等媒介,及時發布思政教育信息、分享學習資源、開展線上討論,為學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學習和交流渠道。同時,黨委還利用直播、短視頻等新媒體形式,將“向日葵計劃”的成果進行展示,開展線上藝術教育和思政教育活動。這種新穎的教育方式不僅吸引了學生的關注,還提高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實現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模式,有效拓寬了育人的陣地。
(四)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與自我教育的引導
在思政教育中,學生是教育的主體。黨委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向日葵計劃”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和理解思政教育的內涵和價值。活動后,組織學生開展自我評價、自我反思等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這種教育方式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進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五)思政教育與藝術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
“向日葵計劃”發揮油畫專業優勢,在手繪帽、“大手拉小手”等活動中,引導學生將思政理論知識與藝術創作相結合,創作出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的作品。這種教育方式既提升了學生的藝術素養,又深化了其對思政教育的理解。此外,黨委還邀請專業教師通過“一幅畫藝社”開展專業課外的分享交流活動,將課程思政向第二課堂延伸。油畫系黨委通過這種方式,讓思政教育與藝術專業教育實現了有機融合,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黨建引領下高校第二課堂思政育人的實踐效果分析
(一)思政教育形式的豐富與教育效果的提升
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黨委將思政教育與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緊密結合,通過“向日葵計劃”五大板塊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自我提升和展示平臺,更在潛移默化中顯著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油畫系黨委結合當前形勢和問題,通過對照課業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黨員深入思考和探討思政教育的內涵。通過理論學習、實踐探索、社會服務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學生黨員不僅加深了對黨的理論和歷史的理解,展示了自身才華和能力,在實際操作中培養了實踐精神,錘煉了黨性修養,還在團隊協作和問題解決中培養了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創新能力。
(二)思政教育宣傳渠道的拓寬與教育影響力的擴大
為了增強思政教育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黨委積極利用多種渠道進行推廣。一方面,第二課堂實踐活動既展示了油畫系的專業特色,又凸顯了師生們的專業素養和精神風貌,同時借助大型網絡直播平臺、公眾號等媒介,提升了油畫系的社會知名度;另一方面,推出的兒童繪本,制作的微電影、小話劇等作品,讓更多群體通過藝術的形式感受到思政教育的溫暖和力量,提升了油畫系的社會美譽度。
(三)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與深化
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黨委在深化思政教育的實踐中,尤為注重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手繪帽大賽中,學生們以畫筆為媒,繪出藝心向黨的堅定信念,繪出時代強音的激昂旋律,展現了美術的獨特魅力與思政教育的完美結合;“一幅畫藝社”專業教師的分享交流,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藝術觀,思考如何用藝術的方式去表達和傳播正能量;“大手拉小手”活動將藝術的力量傳遞給祖國的花朵,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義務講解員”開展的藝術講解服務,以生動的語言和專業的知識引導參觀者感受藝術的魅力;“美麗中國行”社會實踐活動將美帶到鄉村社區,帶進尋常百姓家。這些舉措不僅實現了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也為學生黨員提供了廣闊的實踐平臺,使他們在藝術實踐中錘煉黨性,提升綜合素質。黨委成功地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教學之中,實現了思政教育與實踐育人、專業教學的有機統一。
(四)社會服務的推動與教育價值的彰顯
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黨委通過“美麗中國行”社會實踐、“大手拉小手”公益活動等,組織學生深入鄉村、學校和社區,開展文化墻繪、藝術普及教育宣傳等活動,這些實踐活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還有效地推動了社會服務的深入開展。通過這些實踐活動,黨委成功地實現了思政教育的社會化轉型,使其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從而彰顯了教育的社會價值。

五、結 語
油畫系黨委通過整合資源、深化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的融合、善用網絡平臺與新媒體、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與自我教育、實現思政教育與藝術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等多元化路徑,使第二課堂的思政育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我們將持續深入剖析這些措施的實施效果,探究其影響因素,為高校第二課堂的創新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推動高等教育在思政育人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
(西安美術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西安美術學院“2024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24SY008)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張爍.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 李麗,周廣,臧欣昱.創新高校第二課堂育人體系的實踐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4):112-116.
[3] 馮剛.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