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看到一些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幼兒(3-6歲)原創美術作品時,人們不禁開始思考:幼兒原創美術的核心要義究竟是什么?教師和家長們又該如何引導和幫助?這雖不是新話題,卻值得我們再次深入剖析。
一、當下幼兒原創美術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
幼幾原創美術作品背后蘊含著深刻且契合幼兒發展規律的教育理念,這一理念于中國美術教育的廣闊版圖中,早已深深扎根,諸多教育大家長期以來不遺余力地倡導,為幼幾美術教育的健康發展指引航向。
回溯至1940年,著名幼兒教育家、心理學家陳鶴琴先生提出“活教育”理論,著重強調幼兒在藝術創作中應享有充分的自主性與創造性。20世紀80至90年代,國內幼兒美育界的中堅力量紛紛發聲,一致倡導尊重幼兒天性與原創表達,堅決反對以成人的審美標準衡量幼兒繪畫作品。比如楊景芝教授通過大量教學實踐發現,給予幼兒充分的創作自由時,他們能夠創作出極具個性與想象力的作品,且這種自由創作體驗對幼幾的成長影響深遠。再比如尹少淳教授也明確指出,幼兒美術教育的核心在于創造力與審美能力的培育,而非單純執著于繪畫技巧的提升。這些教育理念與實踐探索,為幼兒原創美術的發展構筑起堅實的理論支撐與實踐范例,有力推動我國幼兒美術教育朝著注重原創與個性的方向邁進。
然而,當下現實中,諸多違背幼兒原創美術精神的現象卻層出不窮。部分教師與家長深受成人審美思維定式的影響,慣于以畫面整潔度、造型精準度等成人化標準審視幼兒的作品,嚴重忽視了幼兒內心豐富的情感表達與天馬行空的想象。
比如,部分家長在看到幼兒繪制的房屋門窗不夠規整時,便即刻指責并要求幼兒重畫,全然不顧幼兒試圖借畫作傳達的溫馨情感,極大地挫傷了幼兒的創作積極性和興趣。此外,還有一些培訓機構為追求短期的“教學成果”展示,讓幼兒臨摹范畫模板,致使作品呈現出千篇一律的態勢,個性與創意蕩然無存。諸如此類急功近利的教學模式,與幼兒原創美術的本質背道而馳,將幼兒與生俱來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扼殺在萌芽階段。
二、幼兒原創美術的本質特征
幼兒原創美術具有獨特的魅力,它是幼兒基于對世界的感知、細致的觀察以及充滿活力的思考,靈活運用各類材料與工具,以自由奔放的方式抒發內心世界情感體驗的美術創作活動。創作時,幼兒不受技法與觀念的禁錮,作品充滿天真童趣與無盡想象力,也讓我們得以窺見幼幾們純凈而獨特的精神天地。
Ledo y Λ 十 2
比如,有一位小朋友創作了一幅名為《我的家庭》的畫作,畫面中爸爸腦袋大得出奇,媽媽手臂長得夸張。但正是這種看似不合常規的夸張表現手法淋漓盡致地展現出幼兒對家人深厚且獨特的愛,以及他對家庭成員的獨特觀察視角。類似這樣的幼兒原創作品,從專業美術技法角度看或許存在諸多不成熟之處,但作品中所蘊含的童真與創造力卻無比珍貴與生動。具體來說,幼兒原創美術還有以下典型特征:
1.獨特的觀察視角
每個幼兒都是獨立且特別的個體。在創作時,幼幾們宛如一群探索未知的小探險家,更傾向于關注事物的局部或某個獨特細節。他們不會像成人那樣追求整體的和諧與完美,而是憑借自己敏銳的直覺,捕捉那些被成人忽視的細節之美。比如,《美人魚》這幅作品的表現對象實際是正在睡覺的媽媽。幼兒通過獨特的視角將熟睡中媽媽的身姿描摹成一條美人魚,有趣又生動。畫面中的線條雖顯稚拙,但卻充滿了對媽媽濃烈的愛。
美人魚陳藝涵3歲

2.稚拙的表現手法
受手部精細動作和繪畫技能發展的限制,幼兒的作品常常呈現出稚拙的特點:線條不夠流暢,形狀不太規則,人物或物體的比例也可能嚴重失調。然而,這種看似“粗糙”的表現手法,卻為作品賦予了一種別樣的童趣,就像未經雕琢的璞玉,散發著自然而純粹的魅力,讓人為之動容。
我生氣的時候也沒叉腰呀孫昊冉5歲

工廠 陳謹言5歲

3.強烈的情感表達
兒內心敏銳而強烈的情感。再加上幼兒給這幅作品的命名,讓人不禁聯想這或許是幼兒被自己媽媽批評時內心的真實感受,也反映了幼兒獨有的童真與幽默。
4.敏銳的色彩感知
幼兒的情感豐富且純粹,繪畫是他們表達內心感受的重要途徑。比如《我生氣的時候也沒叉腰呀》這幅畫,畫面表現的內容是斑馬媽媽正叉著腰批評小斑馬。而且,小斑馬被媽媽批評得牽拉著自己的小腦袋。幼兒用鮮黃色表現太陽,用大片的紅色來表達烈日當空,也很有可能代表了斑馬媽媽發火的情緒。此刻斑馬媽媽睜得圓鼓鼓的眼睛和小斑馬委屈得聾拉腦袋斜視的眼神,都表達了幼
幼兒對色彩有著超乎尋常的敏銳感知和獨特喜好。在創作時,幼兒不會拘泥于現實中的色彩規律,而是根據自己內心的感受和喜好來選擇顏色。他們可能會將郁郁蔥蔥的樹涂成夢幻的藍色,將廣袤的天空畫成充滿生機的綠色等。這種對色彩的獨特詮釋,傳達出幼兒對事物的主觀感受,也賦予作品別樣的個性與活力。
冰淇凌之城王嘉6歲

《工廠》這幅作品背景使用的橙黃色便生動地詮釋了熱火朝天的工作氛圍。
5.豐富的想象力
幼兒的思維如同浩瀚宇宙,不受現實規則的約束。在他們眼中,世界充滿無限可能,這使得他們在創作時能突破常規,展現出令人驚嘆的想象力。汽車或許會長出翅膀,在藍天白云間自由翱翔;花朵可能比宏偉的房子還要龐大,成為童話中的神秘城堡。這種奇特的創意和獨特的構思,正是幼兒想象力的生動體現,他們以自己獨有的方式構建著心中的奇妙世界和夢中故事。
三、幼兒原創美術發展的策略探究
1.激發興趣與培養觀察力:奠定創作根基興趣是幼兒探索世界的原動力,也是開啟美術創作大門的鑰匙。要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我們可以展示風格多樣、創意十足的繪畫佳作。比如,經典幼兒繪本插畫中斑斕的色彩、生動的形象等,能讓幼兒汲取靈感,積累審美素材;現代藝術畫作則可讓幼兒領略先鋒創意魅力,打破對藝術的固有認知,拓寬視野。在沉浸式的體驗和多元化的感知中,幼兒能真切體會繪畫藝術的獨特魅力,點燃內心對繪畫的熾熱激情。
此外,引導幼兒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細微精彩,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幼兒的觀察力,這一點,對幼兒后續的創作表達也至關重要。比如,街邊的建筑輪廓,或簡約大氣,或奇特新穎;還有貓咪慵懶地伸懶腰、蝴蝶在花叢間翩翩起舞等,我們可以鼓勵幼兒通過繪畫記錄這些珍貴瞬間,引導他們學會在創作中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積累創作素材,為后續創作筑牢根基。
2.營造自由的創作空間:釋放創意活力
為幼兒構建寬松、包容的創作空間,是激發其原創力的隱性因素。在相對自由的空間中,我們應淡化對幼兒創作結果的功利性追求,摒棄以繪畫技巧嫻熟程度、畫面整潔美觀度作為評判標準的做法。因為,對于幼兒而言,創作過程中的體驗和內心表達才是更為重要的。只有幫助幼兒卸下心理負擔,他們才能毫無顧忌地釋放想象力和創造力,自由表達內心想法和
媽媽的衣柜 張熙宸 5歲

供更多可能。
3.啟發想象力與思維拓展:開拓創作視野
故事、音樂、游戲等多元化手段,能深度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幫助其拓展思維。比如,我們可以為幼兒講述《愛麗絲夢游仙境》的奇幻故事,引導幼兒依據情節進行繪畫創作,將文字描述轉化為生動畫面。再如,我們可以播放《拉德斯基進行曲》等節奏明快的音樂,鼓勵幼兒嘗試用鮮艷的色彩和靈動的線條表現音樂的歡快節奏。
此外,通過創意聯想游戲引導幼兒開啟創作,也是鍛煉其發散性思維的重要方式。我們可以給定一個簡單圖形,引導幼幾通過添畫將其演變為全新事物。通過這種方式,幫助他們突破思維定式,開拓更為廣闊的創作視野。
4.鼓勵自主表達與分享:強化創作動力
情感。
此外,自由的創作空間還應包含豐富、多元的創作材料和工具。油畫棒質地柔軟,可涂抹出豐富的色彩層次,為作品增添質感;水彩顏料透明、靈動,能營造自然氛圍;黏土能讓幼兒通過動手塑形,將腦海中的立體形象變為現實…這些豐富多樣的材料,能充分滿足幼兒不同階段的創作需求,有效激發他們對新媒介的探索欲望,為創意表達提
尊重幼兒的每一幅原創作品,無論呈現效果如何,我們都悉心傾聽背后的創作思路與故事,給予積極、正向的反饋與肯定,這一點至關重要。幼兒在創作過程中傾注了情感和思考,渴望自己的想法被認可和重視。當我們認真傾聽并給予肯定時,幼兒能真切感受到自身想法被珍視,從而增強自信心和創作動力。
不同年齡的幼兒具有不同的認知與技能發展水平,我們應采用差異化的評價標準,確保評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對于年齡較小的幼兒,我們應更注重作品中想象力和情感的表達;而對于年齡稍大的幼兒,我們則可以在肯定其優點的同時,適當給予一些繪畫技巧和構圖建議。此外,我們還要積極為幼兒搭建以家庭、學校及社會為核心的作品分享平臺,鼓勵他們交流創作心得,相互啟發,進一步強化創作動力,促進其形成持續創作的良性循環。
哥倆好曹煜晗5歲

幼兒原創美術的本質在于幼兒內在情感的表達與認知的自主外化,是未經過度雕琢的對世界的理解和對生活的探索表達。守護這份“童真畫筆”與“童趣畫語”,關鍵在于成人(教師與家長)角色的深刻轉變一從主導者、評判者化身為引導者、守護者和鼓勵者。唯有如此,幼兒的畫筆才能真正揮灑出源自內心的色彩與線條,才能成為我們理解其豐富精神世界的寶貴窗口。
守護原創,即是守護幼兒發展的無限可能。這不僅是美術教育的方向,更是回歸幼兒本真成長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