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太子丹質于秦,秦王遇之無禮,不得意,欲求歸。秦王不聽,謬言曰:“令烏白頭、馬生角,乃可許耳。”丹仰天嘆,烏即白頭,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為機發之橋,欲陷丹。丹過之,橋為不發。夜到關,關門未開。丹為雞鳴,眾雞皆鳴,遂得逃歸。深怨于秦,求欲復之。奉養勇士,無所不至。
...........
后復共乘千里馬。軻日:“聞千里馬肝美。”太子即殺馬進肝。暨樊將軍得罪于秦,秦求之急,乃來歸太子。太子為置酒華陽之臺。酒中,太子出美人能琴者。軻日:“好手!琴者?!碧蛹催M之。軻日:“但愛其手耳!”太子即斷其手,盛以玉盤奉之。
在中國小說的源頭,詭異、神秘的書寫滲透其間。中國古典小說正是借此創造出比現實更為新奇的事物,不僅調節了小說的敘述節奏,增強了故事的內在發展動力,更提升了小說的精神維度,從而達到更為完美的藝術效果。如《燕丹子》中彌漫的神秘、詭異,使其成為不斷被后世演繹的絕佳文本。質于秦的燕太子丹“不得意,欲求歸”,秦王以“令烏白頭、馬生角,乃可許耳”相刁難。頃刻間,“丹仰天嘆,烏即白頭,馬生角”。這詭謫的異象,如天意垂憐的具象,暗示著冥冥之力對丹的眷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