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露天博物館位于哥本哈根北邊的靈比市,這里保存了100多座從丹麥各地搬來的老房子。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露天博物館之一。這個博物館的創始人是一個名叫伯恩哈德·奧爾森的老爺爺。當年,北歐國家興起了“為建筑物建立博物館”的熱潮,老爺爺便想:不如建立一座可以保存房子記憶的博物館吧!于是,這座露天博物館就在1897年誕生了。
走進博物館,我們就像愛麗絲掉進兔子洞一樣,掉進了幾百年前的丹麥鄉村世界。這里沒有玻璃門,沒有電子顯示屏,只有木頭屋、草皮屋頂,還有咕咕叫的母雞和在草地上打盹兒的小羊。在這里,有從原址精心移來的丹麥不同時期的建筑,建筑里還有家具、廚具、紡織品等。

如果我們一路踩著小石子兒向里走,路上便會遇到許多來自“過去”的人,他們有的在紡織,有的在挑水,有的在澆花……“要是回到幾百年前,估計我們也得挑水、澆花,還不能偷懶!”時不時有小游客開心的聊天聲傳來,“你估計會被分去蓋房子,你畫畫好看!”


再向前,我們會來到一處很大的房屋群旁。
這是一處貴族莊園,名字叫奧斯特加德,是從一個叫菲耶勒魯普的地方搬過來的,許多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都提到過它。它最早的主人在1486 年就住在這兒了。幾百年間,這里換過許多主人,有當大官的貴族,也有富有的市民。后來,這里還被當作旅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直到被露天博物館收藏。
莊園里有大大的馬廄,有存放各式各樣農具的谷倉,莊園的房間里還擺放著各式各樣精致的老家具……這些都顯示了當年主人的富裕。


沿著小石子兒路往前走,我們會來到萊斯島農場。哇,這里有一座“童話屋”!它的屋頂是一大片厚厚的草,看上去真漂亮。
這座小屋大約建于1736年,現在已經快300歲啦!它最特別的地方就是那個看上去又厚又結實的屋頂,這是用一種叫鰻(mán)草的海草做成的。首先人們會將采來的海草擰成像麻花一樣的草繩,隨后將這些草繩一圈一圈地纏在屋頂的木頭上,接著再用海草一層一層地鋪滿整個屋頂,過一段時間再加鋪一層新的海草,最后再在屋頂上鋪一層堅韌的草皮,既防風又擋雨的屋頂就完工啦!


離開萊斯島農場,我們還可以參觀有高高屋頂的羅特勞農場、來自法羅群島的奇特房子以及咕嚕響的水車。孩子們可以在草地上奔跑,和小羊、小馬打招呼,還可以在磨坊里學烤面包。總之,大家會在這里見到好多“從前的人”,玩好多“從前的游戲”,就像真的回到了幾百年前的丹麥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