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歲的張先生體檢時發現血脂異常,甘油三酯超標,高達6.8毫摩爾/升,同時存在輕度脂肪肝。為降血脂,他自行購買了某品牌普通魚油類保健品,每天服用6粒。半年后復查,指標僅小幅下降,且“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不降反升。經醫生診斷,張先生自行購買的普通魚油類保健品純度較低,不僅無法有效控脂,反而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在醫生的建議下,張先生改用高純度處方級魚油并調整了飲食結構,3個月后,他的甘油三酯指標便恢復正常,“壞膽固醇”水平顯著降低,脂肪肝也得到改善。張先生感嘆:“選錯魚油,不僅白吃,還可能傷身!”
《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指出,我國成人血脂異常總患病率已高達35.6%,高脂血癥已然成為威脅國民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該疾病的主要特征是血漿中膽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質水平異常升高,并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關聯密切。當前,控制血脂水平的主要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和飲食調節等,而降低甘油三酯的核心藥物之一正是張先生使用的高純度Omega-3脂肪酸,即處方級魚油。那么,魚油究竟是如何影響和控制血脂水平的?在服用魚油時該注意什么?
魚油是從魚體內提取出來的天然油脂,主要包含兩種Omega-3脂肪酸:即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這兩種脂肪酸不能由人體自我合成,需要通過攝入食物或口服補充劑的方式獲得。
深海魚油屬于魚油的“升級版”,主要是因為深海魚相對普通魚來說,產量更少,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更豐富,并且受到污染的概率更低,相對而言質量更高,因而價格也更高。
需要注意的是,魚肝油與魚油僅一字之差,作用卻是“天差地別”。魚肝油是從海魚(通常為鯊魚、鱈魚等)肝臟中提取的帶有腥味的油狀液體,主要功效是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D。
魚油降脂的核心在于兩種Omega-3脂肪酸(EPA和DHA)的協同作用。EPA存在于全身細胞和血管中,能抑制促炎因子的釋放,減輕血管炎癥反應,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有著“血管清道夫”的美譽。DHA又被稱為“腦黃金”。這兩類脂肪酸均不需要借助酶的活性,可直接在人體內發揮作用。多項研究顯示,適量攝入含有EPA和DHA的魚油可抑制肝臟中脂肪合成酶的活性,減少肝臟中甘油三酯的合成。此外,Omega-3脂肪酸還可以促進脂肪酸氧化代謝,加速脂肪分解,進一步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需要注意的是,雖然DHA也具有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但它同時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而EPA在有效降低甘油三酯的同時,通常不會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研究證實,補充高純度和大劑量EPA可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針對特定高甘油三酯人群的研究顯示,每天服用4克96%純度[純度(%)=(EPA重量+DHA重量)/總脂肪酸重量×100%]以上的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的乙酯化形式,含EPA純度≥96%),能將心血管疾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腦卒中、冠脈血運重建或不穩定心絞痛等疾病的風險顯著降低25%。由于這一劑量遠超普通膳食補充劑的含量,因此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處方級魚油。
目前市面上常能買到的魚油大部分都是膳食補充劑,無法替代藥物治療高脂血癥,其主要成分是包含ɑ-亞麻酸、EPA和DHA的Omega-3脂肪酸。也就是說,這類膳食補充劑魚油中所含的EPA通常只有幾百毫克,是遠遠達不到研究中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所需的有效劑量,而且普通魚油制劑中還含有大量其他類型的油脂,比如甘油三酯。若想通過普通魚油攝入4克EPA,往往需服用10粒以上,這樣不僅會增加代謝負擔,還可能得不償失。一方面,為獲取足量EPA而大量服用普通魚油,必然導致DHA攝入遠超需求,顯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另一方面,長期高劑量服用后累積的經濟成本不菲,卻無法獲得處方級高純度魚油經嚴格驗證的療效與安全保障。
因此,在選購普通魚油類保健品時,切記仔細核對其純度、劑量以及組成,避免含DHA的混合制劑。應優先選擇純度不低于85%的產品,嚴格限制DHA的攝入比例。心血管疾病高風險人群需盡量避免含DHA的低純度混合制劑。劑量方面,普通魚油產品難以滿足有效降脂所需的每日4克EPA劑量。若強行加量服用,不僅會過量攝入DHA,還會帶入大量無效脂肪。以下人群尤其需警惕普通魚油保健品:
●心血管疾病患者
DHA可能會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高甘油三酯血癥患者
劑量不足或純度不夠的魚油產品難以起效。
●肥胖或代謝綜合征患者
需考慮額外攝入脂肪和熱量帶來的負擔。
●孕婦和兒童應選擇專項配方產品,以避免污染物影響。
處方級魚油在選擇和使用上也存在特定限制。它的適用人群僅限于在控制飲食的基礎上,甘油三酯水平>5.6毫摩爾/升的患者,并且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普通人群不能盲目服用。對于這類適用患者,通常無須擔心顯著的藥物相互作用,肝腎功能不全者也無須調整劑量。但需要注意的是,作為一類輔助藥物,處方級魚油仍可能引起惡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此外,鑒于Omega-3脂肪酸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因此抗凝功能異常者在補充高劑量魚油產品時,仍需由臨床醫生嚴格評估并定期監測凝血功能。
編輯/朱秋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