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的結構,是指用清晰思路組織安排作文的內容與層次。寫作議論文,把握論證結構很重要,它能使文章邏輯嚴密,條理清晰。議論文常見的結構有:總分式、并列式、對照式、層進式。
一、總分式
這是議論文最常見、也最基本的論證結構,包括“總—分—總”“總—分”“分—總”等形式。“總—分—總”是文章開頭先提出中心論點,總領全文;然后在主體部分對中心論點進行分點論證,這些分論點相互獨立又緊密圍繞中心論點展開;最后在結尾總結,強化中心論點。“總—分”是先提出中心論點,然后從幾個方面進行論證。“分—總”是先分述,最后總結歸納中心論點。
運用總分式結構要注意三點:一是分論點在排序上要符合邏輯;二是分論點要圍繞中心論點;三是分論點在內容上不能出現交叉或從屬。
二、并列式
這種結構是將中心論點分解成幾個相互并列、相互獨立的分論點,各分論點之間是平行關系,沒有主次之分,也沒有遞進或包含關系。如以“人工智能與人文情懷”為主題進行寫作,有同學列出本論部分的寫作提綱:
分論點①:人工智能技術研發要融入人文關懷。
分論點②:人工智能運用要有法律法規監管。
分論點③:注重培養公民的人文素養,提高人們對人文情懷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以更好地應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挑戰。
三個分論點分別從技術研發者、社會層面和個人層面展開論述,立足中心,橫向分解,三個分論點相互獨立又共同服務于“人工智能與人文情懷”的主題。
三、對照式
這種結構主要通過正反對比來論證中心論點。可先從正面提出論點和論據,闡述其正確性、合理性以及產生的積極影響等;接著從反面提出與之相對的觀點和事例,分析其錯誤、危害和帶來的不良后果。這種結構通過對比,使正確的論點更加鮮明、突出。
使用這種結構要注意兩點:一是對比必須鮮明、強烈,通過是與非、功與過、榮與辱的對照,突出正確的方面;二是立場必須清晰,褒貶、愛憎要清楚明白,不能模棱兩可、莫衷一是。
如以“如何面對網絡”為主題進行寫作,有同學列出本論部分的寫作提綱:
分論點①:網絡有其積極影響,應正確對待網絡:一是主動篩選有益信息,二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與批判性思維,三是積極參與互動,提升表達與交流能力。
分論點②:網絡也會帶來消極影響。一是虛假信息泛濫,二是容易泄露隱私,三是網絡中存在不良內容,可能影響身心健康,誘發違法犯罪。
兩個分論部分形成正反對比,將網絡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進行對比,使論證更加全面、客觀,更具說服力。
四、層進式
這種結構的特點是按照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層層深入地展開論證。各層次之間存在遞進關系,前一個層次是后一個層次的基礎,后一個層次是對前一個層次的深化和升華。
運用層進式結構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層次間要有內在邏輯關系,不能隨意調換順序;二是要精煉開頭句,緊扣論點,體現出文章的層次。
如以“文化傳承和創新”為主題進行寫作,有同學列出本論部分的寫作提綱:
分論點①:當下文化傳承與創新呈現多元態勢,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分論點②:傳承與創新是文化發展的內在要求。傳承是對文化本質和精神的堅守,創新是適應時代變遷的必然選擇。
分論點③:要平衡好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在傳承中挖掘文化的核心價值,在創新中把握好方向和尺度。
三個分論部分圍繞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主題,從現象到本質再到對策三個層面進行分析,逐步深入,增強了說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