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值荔枝集中上市季。在古代,荔枝是長安貴胄的專享珍品。而今日,得益于現代冷鏈物流的高效運轉,這嶺南佳果已能便捷地走入千家萬戶。
在廣東、廣西、海南等主產區,冷鏈車直達果園。采摘后一小時內,荔枝即在“田頭小站”完成預冷處理,隨后搭乘航空物流開通的“荔枝專線”,直抵目標城市。在“荔枝專線”等現代化物流體系的加持下,一顆荔枝從嶺南的樹上到西安的餐桌,只需要24小時。
回望古代,亦有“荔枝專線”——史載的“荔枝道”全程約1062公里。即使憑借“換馬不換物”的極限接力,動用大量驛馬驛卒,也需耗時8至10日才能抵達長安,遠超荔枝3至5天的保鮮期。歷史上,為延長保鮮期,不得不采用竹筒密封、冰水鎮存等原始方法,成本高昂。
如今,現代交通體系徹底革新了荔枝的運輸方式。憑借縱橫的高鐵網絡、高效的航空貨運,荔枝從“枝頭鮮”變為“餐桌甜”,由古代的以“日”計躍升為以“小時”計,損耗率大幅降低。
支撐荔枝遠行的,不僅是運輸之變,更有種植與儲藏的革新。在“中國荔鄉”廣東茂名,科研人員利用低溫冷庫等設施農業技術,對“白糖罌”“妃子笑”等品種進行精準的反季節栽培研究與應用。通過科學調控溫度、光照、水肥等關鍵因子,成功誘導荔枝樹在非傳統季節開花掛果,實現“錯峰上市”。此外,茂名推廣的保鮮全鏈集成技術,可將部分荔枝保鮮期從6天延長至1個月。更令人期待的是,農業新科技能將鮮摘荔枝速凍至零下18攝氏度,使其進入“生理凍眠”狀態,保存期可達10個月左右,極大拓展了產業鏈的輻射范圍。
(摘編自“光明網”2025年6月20日)
◆素材解讀
今時今日,依托密集的物流網絡和先進的種植、儲藏技術,荔枝能高效跨越千里長途,走進千家萬戶。從“一騎紅塵妃子笑”到“24小時極速達”,“荔枝專線”的古今之變,讓這個曾經的“奢侈品”成了大眾消費品,這不僅是技術革新的壯闊圖景,更是時代進步的生動縮影。
◆適用話題
技術革新、智慧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