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踏入時間的長河,走進名為“歷史”的更衣室,在繁多的服飾中穿梭,為自己挑選新裝。
黎明前的長夜,我曾試著穿上長袍,卻感覺它們勒緊了我的脖子、手腕和腳踝。我驚駭地看見,穿著華服的人笑飲百姓的血,穿著褐衣的貧民被迫獻出自己的肉。袖口、褲腳鎖緊人們的手腳,衣領勒緊人們的喉嚨——我撫摸著三綱五常織就的綢緞、三從四德縫制的刺繡,只感到一陣陣寒意——若不掙脫這以血肉為線的囚衣,華夏將在喑啞中窒息而亡!
于是,我剪去長辮,換上中山裝,高舉手中的《新青年》。我站在校園一角,站在廣場中央,站在長街上,與數百名如我一般的青年一齊高聲呼喚:“醒過來吧!站起來吧!改變吧!”我換上新衣裝,吸收新思想,傳播新文化。我想,在這黑暗的時代,唯有改變,才能迎來發展與進步。我尋求思想文化的脫胎換骨,渴望斬斷封建愚昧與麻木奴性,讓新思想的火焰在胸膛熊熊燃燒。我看見著書立說的寫作者傳遞革命的炬火,激情呼告的演講者高呼民主科學,沉穩儒雅的講授者穿著長袍講述進步思想……然而在斗爭中,更多人胸口流淌出鮮紅的血。我頓悟:濃墨寫下的理想終需血鑄的劍來捍衛,思想的尖刃若不能撕開鐵幕,所有的筆墨皆為血淚!
眼中含淚,心中燃火,手中拿槍,我站在武昌城門外,揮舞著被鮮血染紅的旗幟。我換上軍裝,在延安學習、耕種、戰斗,從裝扮到思想,我經歷了紅色的洗禮。我奔跑在戰場上,攻克一個又一個堡壘。粗布磨礪了皮膚,也磨硬了脊梁;淚水被炮火蒸發,鮮血成為滾燙的承諾……倒下的那一刻,我看到了曙光。
時代更迭,我置身于交流開放的國際市場,耳邊充斥著各種語言。我換上西裝,向前走去,前方是明亮開闊的港口、展會……我從容地與外國友人交談,欣賞先進的科技結晶,認真記錄數字時代的編碼。
幾經輾轉,我重新穿上放置于角落里的那件漢服,那一刻,我仿佛擁住了失散千年的體溫。我盤起長發,撐著油紙傘,漫步在現代街道。我的衣襟上別著非遺技藝制作的胸針,油紙傘上畫著新潮的卡通形象。唐宋的風雅在鋼鐵叢林里重逢,繡著牡丹的裙擺在人行道上綻放,古韻也在衣袂翩飛間復活。
撫過虎門銷煙的焦痕、辛亥的彈孔裂紋、拓荒改革的磨痕,我身著新衣,向甬道盡頭的光亮處走去。在這場名為“更新”的時裝秀中,創新與發展正在T臺盡頭等著我。
【廣東清遠市海德外國語學校高一(1)班,指導教師:駱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