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過兩代人的山村小學教師,抗擊疫情護佑生命的醫(yī)護人員,精心擦拭每一塊玻璃的保潔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勞作的農(nóng)民……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勞動者值得我們關注,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觸動我們的心靈。寫一個你熟悉的勞動者,不少于800字,題目自擬。
寫作指導
寫人要選取典型事例、注重細節(jié)描寫。典型事例是指那些具有獨特性、代表性,能夠刻畫人物形象、展現(xiàn)矛盾沖突、凸顯作品主題的事件。精選真實、貼近生活的事件,多角度呈現(xiàn)事件,并恰當安排詳略,能使人物真實、鮮活、立體。細節(jié)描寫是對事件發(fā)展和人物性格、肖像、心理、動作以及環(huán)境等一些細微而又有典型意義的情節(jié)所作的具體描寫。進行細節(jié)描寫,要調(diào)動感官,仔細觀察人物;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刻畫人物神韻;還可以進行多角度描寫,豐富人物形象。
這道文題提供了多個平凡的勞動者的例子,要求寫“一個你熟悉的勞動者”,可以是材料中提到的這些職業(yè)的勞動者,也可以寫身邊熟悉的人物,寫自己真正了解、有情感共鳴的勞動者,如小區(qū)里嗓門洪亮、熱心助人的社區(qū)工作者,或是甘坐“冷板凳”的非遺傳承人。要通過具體事例和細節(jié)描寫展現(xiàn)他們的生活、工作和精神品質(zhì),避免虛構或泛泛而談。
寫作時,要緊扣“平凡”和“觸動我們的心靈”這兩個關鍵詞。“平凡”意味著這些勞動者可能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付出,用辛勤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觸動心靈”則要求同學們深入挖掘勞動者身上的精神品質(zhì),如敬業(yè)、奉獻、堅韌等,并通過具體事例來展現(xiàn)這些品質(zhì)對我們的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文題任務“寫一個你熟悉的勞動者”規(guī)定了體裁應為寫人記敘文;“一個”,說明不能寫群像;“平凡”“熟悉”,限定了寫作對象的身份,必須是普通崗位上的勞動者,不能將袁隆平、屠呦呦、張桂梅、鐘南山等著名人物廣為流傳的事跡生搬硬套到作文里。
妙文品評
老 門
◎崔皓森
在我老家的司馬遷祠,有一位特別的志愿“看門員”,大家都叫他“老門”。這個名字是我從他同事那兒聽說的,當時,我只當這是職業(yè)帶來的綽號,可當我真正見到他,才明白這個名字是多么貼切。他那張斑駁的臉,和他所看守的大門仿佛心有靈犀,不約而同地把“年邁”二字刻在了上面。
我頭一次見老門,是在山下的檢票室。他正坐在窗邊的椅子上,手里捧著搪瓷缸慢悠悠地喝茶,旁邊老舊的收音機里播放著秦腔,他和同事聽得津津有味。見我走近,他“嗖”地一下站了起來,枯藤一般的臉上擠出一絲微笑,一句地道的關中方言從他的嘴里喊出來:“上山不?今兒正好打折,40塊!”我從口袋里摸出錢遞給他,隨口問起今天景區(qū)為啥這么冷清。他伸手接過錢——他的雙手布滿老繭,手指關節(jié)微微彎曲,像是被歲月壓彎的腰。他用那雙顫抖的手寫著收據(jù),微微搖頭,嘆息道:“可不只今天,這兩年都沒啥人。”寫罷,他利索地從房間里走出來,打開大門,向我咧嘴一笑:“我正好上去巡山,需要解說嗎?免費給你講講。”我欣然接受,跨進門檻,邁步上山。
一路上,“老門”滔滔不絕地給我講起太史公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的眼睛變得明亮有神,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時光,看到了太史公當年的風采。他講太史公游歷四方、探訪古跡、收集史料的艱辛;講太史公在遭受“李陵之禍”后,忍辱負重、發(fā)憤著書的堅韌——說到“李陵之禍”時,他的眼中閃過一絲黯然神傷,就好像自己親眼看見了那場悲劇一般。在他繪聲繪色的解說中,我們不知不覺到了山頂。
上了山頂,就到了祠院大門,祠內(nèi)碑石林立。“老門”依舊神采奕奕,他跟我講碑文故事時的神情,就像是在講述自己的親人一般,是那么熟悉和親切。突然,他嚯地一聲吼出秦腔,聲音高亢激昂,在山間回蕩。他越唱越起勁,越唱越動情:“青史誰獨步,熱淚何滔滔。千秋誰吟唱,步履何搖搖。忍辱守孤燈,負重走狼毫。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唱罷,他說這是秦腔里《司馬遷》的唱詞,正是太史公一生的寫照,而后便不再言語,而是轉(zhuǎn)身拿起一旁的掃帚,認真地掃起地上的落葉來。
我忍不住問他:“為什么愿意遠離市區(qū)、待在這么蕭條落寞的地方?是不是待遇好?”他直起腰,盯著我說:“后生啊,歷史是要被人記住的,可不能把先人們忘記了。要是有一天連司馬遷都被人們忘記了,那才是真的蕭條落寞。”他又笑道:“我在這里借著太史公的靈氣修養(yǎng)自己,這就是最好的待遇。”
此話一出,聽得我一怔。頭頂“史圣千秋”的牌匾似一雙深邃的黑眸俯視著我,像是千年前太史公的眼睛,與我深深對視。
天色將晚,太陽與我們一同自山上落下。暮色中,我與“老門”作別。離開之際,我又聽到身后傳來熟悉的鏗鏘唱詞:“青史誰獨步,熱淚何滔滔……”那聲音仿佛從歷史的深處傳來,帶著歲月的厚重與滄桑,久久回蕩在我的耳邊。
【陜西西安鐵一中湖濱學校】
◆總評
1.選材新穎,事例典型。作文選取了一個普通的勞動者——看門員,選材新穎獨特,不落窠臼,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2.細節(jié)細膩,人物鮮活。小作者在刻畫人物時,既有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的細膩描寫,還巧妙地運用了比喻、引用等修辭手法。“秦腔”這一元素恰似草蛇灰線,是伏筆,更是線索和升華主題的“靈魂”所在。注重細節(jié)描寫,使人物鮮活且立體。
3.情感真摯,主題深刻。小作者深入挖掘“老門”的內(nèi)心世界,體現(xiàn)了“老門”對太史公的崇敬;凸顯了“老門”對歷史的堅守與敬畏。格局大,視野廣,主題深,是一篇難得的寫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