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物生長靠太陽。大多數植物需要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人類更是依賴太陽生存和發展。近幾十年來,人類開始探索大規模利用太陽能的方式,通過將大量太陽能光伏電池板組裝在一起,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為城市和鄉村供電。

飛行器依靠能量轉化產生的推力驅動,傳統的小型飛行器大多依靠電動機或無動力裝置驅動以支持飛行。近年來,多國科研人員研制出太陽能驅動飛行器,但多數體積較大。
微型飛行器是一種微型化無人設備,應用于環境監測、軍事偵察等領域。但由于其體積較小、傳統電磁電機驅動效率較低、續航能力弱等因素,一度限制其深入發展。

我國科研人員研發的超輕型微型飛行器,以太陽能驅動,能持續飛行。這名“小飛俠”重量極輕,僅4.21克,未來有望應用于長距離、長時間的空中偵察工作。

太陽能電池、高壓電力變換器、電機和10厘米推進器組成的靜電推進系統,共同構成小飛俠的“骨骼”和“血肉”。太陽能產生的直流電經電力變換器轉換成高壓電后,傳輸至電機,電機旋轉并產生扭矩,驅動推進器和裝置升空。這使得小飛俠具備較高升力及較低能耗。
在耐久性測試中,小飛俠能持續飛行1小時,且未出現性能衰減。
我們或許可以想象:在未來的熱帶雨林,小飛俠穿梭其中,偶爾在陽光滲透的樹葉縫隙中充電,待恢復能量后,捕捉并實時傳回動物們的蹤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