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1日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打造美麗中國上海典范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正式施行。
經過多年的法治建設,上海已構建了與上位法有效銜接并基本覆蓋各領域的環保法規體系。新出臺的《決定》并非取代現有法規,而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升級補強”,實現制度銜接、功能互補,以進一步增強生態文明法律法規體系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并與上海市現有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共同構成“1+N”生態文明法規制度體系。
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牢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建設美麗中國”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重要方面,要求“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根據中央部署要求,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24年5月印發《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上海建設 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實施意見》,鮮明提出“打造美麗中國上海典范”的奮斗目標。為進一步完善上海市生態文明法規制度,用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全面推進美麗上海建設,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制定了這部統領上海生態文明建設法規的《決定》。
《決定》以法治的方式明晰新時代新征程上海生態文明建設的奮斗目標,以法治的力量推動解決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突出問題,發揮法治的保障作用完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為上海市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
2025年7月31日,上海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決定》?!稕Q定》作為上海市生態文明領域的統領性法規,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準確把握超大城市生態環境治理的規律特征,著力推進上海市生態文明建設。
2025年8月1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崔凱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決定》的主要內容。
首先,明確上海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
《決定》明確,上海市打造美麗中國上海典范,并提出三個“必須堅持”:第一,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人民城市理念;第二,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刻把握超大城市生態環境治理的規律和特征,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第三,必須堅持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突出位置,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使上海市生態文明建設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其次,明確上海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
《決定》明確,系統推進上海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五個方面的主要任務:第一,優化空間格局,充分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的引領作用,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切實加強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構建各具特色的城鄉生態空間格局;第二,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構建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第三,深化污染防治攻堅,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高標準建設全域無廢城市;第四,提升生態環境品質,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建設生態宜居家園;第五,維護生態安全,加強生態安全風險研判評估、監測預警、應急應對和處置能力建設,嚴密防控環境風險,強化生物環境安全管理,有效應對氣候變化不利影響。
再次,深化生態文明建設區域協同和國際交流。
《決定》明確,上海市推動區域生態環境保護一體化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拓展,打造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的前沿窗口:第一,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協同建設長三角美麗中國先行區;第二,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國家戰略,協同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第三,積極參與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和規則制定,參與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
最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民行動。
《決定》明確,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激發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第一,培育弘揚生態文化,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的理念,深入挖掘生態文化資源,廣泛宣傳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第二,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全面推進“光盤行動”,持續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水平,鼓勵綠色出行,促進綠色消費,依法禁止、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動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第三,建立多元參與行動體系,建立健全公眾參與機制,積極發揮群團組織和行業協會商會作用,鼓勵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公益活動。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決定》以法治方式對這一系統工程提出了總體要求,明確了主要任務,強化了保障監督。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一級巡視員柏國強表示,“我們將繼續發揮好對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牽頭協調作用:夯實工作責任,依托市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工作機制,按照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落實好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清單;加強跟蹤評估,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機制,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利劍作用”。
《決定》對上海市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提出了具體要求。
柏國強表示,“我們(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將認真做好《決定》的貫徹執行:
一是更加注重綠色發展,強化源頭防控,加快推進能源、產業、交通、建筑等領域綠色轉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二是更加注重系統治理和保護,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人居環境;突出源頭治理、精準施策,強化大氣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突出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和系統治理,打造美麗幸福河湖;突出安全利用,扎實推進土壤污染防治源頭管控和治理修復;突出各類固體廢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一體推進,落實全鏈條監管,高標準建設無廢城市;突出自然保護和修復,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計劃,加快‘一江一河一帶’和公園城市建設,強化城市生態韌性和安全性。
三是更加注重制度創新和法治保障,系統推進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與環評、排污許可全鏈條改革,深化上海地方碳市場改革,啟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大力推進綠色金融,健全地方生態環境法規和標準體系,加強協同執法監管,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