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欽的“爆沖”可謂標志性技術。相比馬龍、樊振東、梁靖崑等選手,王楚欽球速更快,旋轉更強,弧線更低,角度更大,落點更刁鉆,尤其能在對手接發球略有瑕疵時一擊制勝,因此贏得眾多球迷喜愛。老對手張本智和坦言,王楚欽的球質量太高,速度、力量、旋轉、角度都在自己掌控能力之外。
然而,任何突出的技術都不能忽視有效性與穩定性結合。王楚欽在施展頂尖技術時,往往過于在意每一板的威力,控制和銜接略顯不足,打出速度與力量,卻也容易打飛。此外,王楚欽常以大幅度側身甚至倒地的姿態擊球,這種動作極具觀賞性,卻容易暴露大片空當。這種打法在雙打中更具優勢,與孫穎莎合作時,他借同伴的補位贏得緩沖與銜接空間,這是兩人混雙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
王楚欽的發球與接發球技術堪稱世界頂級,旋轉真假難辨,出球長短拿捏巧妙,常令對手措手不及。不過,他相持階段的銜接與調整仍顯不足,難以在多拍對攻中保持持續壓制力。

王楚欽的正手擊球多是低平前沖弧圈,擊力強,速度快,追求“一板過”,但弧線偏平,容易被對手反拉或借力打回頭。一旦前三板未能得分,進入中遠臺相持,他穩定性不足的短板便暴露出來。王楚欽左手握拍,正手大角度防守本就存在劣勢,加上頻繁側身進攻,更容易暴露防守漏洞。馬龍、樊振東、雨果等頂尖選手在適應王楚欽的打法和節奏后,常利用線路突變或連續壓制讓他措手不及。即便艱難救回,也常被迫回到反手防守,被動局面加深,失誤率激增。
王楚欽的反手攻擊極具沖擊力,出手迅猛、擰拉兇狠,常常一板致命,在混雙賽場更顯優勢。然而,他的反手落點變化相對不足。對手若發球至他的正手小三角,他反手擰拉,線路大多落在斜線反手位,缺乏直線變化,容易被提前預判。澳門世界杯半決賽上,雨果多次提前移動封堵王楚欽的反手線路,使王楚欽陷入被動。
技術層面之外,王楚欽的腿部力量也值得關注。強勁的腿部力量帶來更快的啟動和更穩的支撐,但乒乓球強調技巧與手感,這點常被忽視。他的起板動作過于依賴上肢,擊球質量難免下降,在長回合和變線中的穩定性略遜一籌。因此,強大的下肢能力不僅是力量的起點,更是信心的根基。
不過,這些評價是對一名頂尖球員的苛求。經歷起伏與磨煉后,王楚欽已出現微妙的變化,用他自己的話說,“漸漸找到了糾纏比賽的方式”。世乒賽后,鄧亞萍贊揚道:“做得好是發球方面,找到搶攻的機會,打落點打速度,輕重結合和落點變化都非常好。今天的王楚欽對大賽的掌控能力達到了新的境界?!?/p>
一路走來,這種轉變不容易,已實實在在發生在他身上。
中國大滿貫賽混雙和男雙先后奪冠后,王楚欽在男單決賽上零封法國選手費利克斯·勒布倫,成就本屆賽事三冠王。連續兩天一日三賽,5天12場比賽全部取勝,他的表現近乎完美。其實,整個巴黎奧運周期,身兼三項、一天三賽對王楚欽已是“常規操作”。能在大賽中頻繁兼項,說明個人能力的突出與教練組的充分信任。

兼項意味著很大的體能與心理消耗,正如王楚欽所言,每天都像在經歷一場馬拉松。新周期伊始,出于優化隊內結構、鍛煉年輕隊員等多重考量,教練組在雙打的選擇上做出更多的嘗試,讓王楚欽暫時卸下一部分負擔,并非因為他不再具備沖擊三冠的能力,而是出于更合理的項目分配。
目前的中國男隊,除了全能的王楚欽外,還沒有第二個人能真正接班。征戰國際賽場的主力和次主力,無法形成女乒那樣的集團優勢。無論是男雙屢屢無緣冠軍,還是男單自3月以來始終未能實現隊友決賽會師,都反映出這種局面。從多哈世乒賽、美國大滿貫、橫濱冠軍賽再到中國大滿貫,都是只有王楚欽一人殺入決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世界男子乒壇,王楚欽不可能永遠處于身體的最佳狀態。
橫濱站決賽便是一個縮影。面對主場作戰、狀態正盛的張本智和,王楚欽開局狀態不佳,節奏被完全打亂。對手越戰越勇,迅速取得3比0的領先。盡管王楚欽頑強追回兩局,但在第六局張本智和醫療暫停之后,場上局勢徹底傾斜,最終王楚欽以2比4告負。
以往在奧運會后,中國乒乓球隊往往會卸下重擔,主動進入較長的調整恢復期。巴黎奧運會后,中國隊在多站WTT賽事中的表現起伏不定,密集的賽程是重要原因。今明兩年,幾乎每月都有高級別WTT賽事與洲際大賽,這種安排逐漸常態化。在新賽制下,在離開訓練基地、缺乏穩定后勤保障、失去高水平隊友陪練的情況下,舟車勞頓,行程不穩定,中國隊很難集體保持訓練節奏與競技狀態,集中式備戰體系面臨被迫調整。
與WTT不同,國內的乒超聯賽還處于職業化、市場化的轉型期。在王勵勤出任中國乒協主席后,今年乒超改為“3+1”賽制:常規賽三階段分三地進行,年末再打總決賽,賽期由以往不足10天顯著拉長,在構建可持續的競賽生態方面邁出堅實一步。
密集的國際比賽占據國家隊主力隊員大量精力。相比之下,很多非主力球員能夠與國手、外援切磋,意義顯然更大。王勵勤表示,今年乒超要為國青隊選手創造更多機會,聯賽注冊名單中年輕面孔顯著增多,對培養后備力量是積極的信號。
本屆中國大滿貫,在家門口包攬五金固然可喜,仍應居安思危。洛杉磯奧運會五金增設為六金,中國男隊唯有繼續夯實基礎,轉變思維,方能讓輝煌延續于新的時代。王楚欽表示,每一場勝利都是新的開始。從巴黎通往洛杉磯的征程是再一次沖擊頂峰的旅途,更是肩負榮耀與責任的歷練。
責編 王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