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2025賽季,改變出現在多項制度里。中足聯的運營與“6555”外援規定,讓聯賽的價值在規范與創新中得到調整。
本賽季從往年的8個月延長至9個月,30天的緩沖期給密集的賽事松綁。允許每隊注冊8名2004年1月1日后出生的U21球員同一賽季內征戰中超與中乙,增加了年輕球員實戰鍛煉的機會。
與此前“ 報4上3”的外援規則相比,“6555”新規在注冊總量上適度收緊,在臨場調度上放寬限制,為戰術多樣性提供空間。

本賽季中超,不同球隊展現了各自的戰術風格。成都蓉城場均55%以上的控球率領跑聯賽,中場核心周定洋多次登頂單場跑動榜,以驚人的體能和覆蓋能力成為球隊的中場屏障。上海海港高效反擊,萊昂納多對北京國安獨進3球,便是這種風格的完美詮釋,從門將開球到破門得分,三次進攻都未超過10腳傳遞。天津津門虎的防守充滿韌性,45-60分鐘時段僅失2球的防守數據冠絕聯賽。
山東泰山頭號射手卡扎伊什維利在第18輪到第24輪連續進球,位于射手榜前列。年僅18歲的浙江隊前鋒王鈺棟能力高出同齡人,代表了中國足球的未來。青島西海岸小將楊希打破了外援對防守榜的壟斷,天津津門虎的楊帆有3次“防線最后一人搶斷”,83%的搶斷成功率遠超聯賽平均水平。
2025賽季中超聯賽的爭冠敘事,被多場充滿戲劇性與決定性的關鍵戰役引導。第23輪山東泰山主場6比0大勝北京國安,此后國安的狀態一蹶不振,從爭奪冠軍的集團中掉隊。第26輪成都蓉城3比3戰平浙江隊,導致蓉城丟掉榜首和爭冠主動權。
曾幾何時,中超各隊的進攻靠外援突破,本土球員多是外援的陪襯。但在2025賽季,本土球員的出場時間、關鍵數據比上賽季均有提高,年輕球員與中生代球員逐步擔起更多的責任。
本賽季U21球員出場數據大幅提高。前13輪,U21球員總出場時間為10594分鐘,比上賽季同期的3016分鐘增長了251.26%。楊希、王鈺棟、蒯紀聞等年輕球員在聯賽中閃光,更在國字號球隊嘗試挑梁。王鈺棟從U17亞洲杯的最佳射手到跳級入選成年國家隊,劉誠宇、蒯紀聞等小將也在中超有不錯表現,先后入選國家隊,為中國男足注入新鮮血液。
30歲左右的中生代球員,如今已是聯賽的中流砥柱。成都蓉城的韋世豪本賽季交出了進球助攻“兩雙”的成績單。24歲的申花中衛蔣圣龍防守數據出色,成為申花乃至國家隊后防的關鍵人物。
35歲以上的老將們仍在發光發熱,用經驗提高聯賽的厚度。36歲的吳曦仍是申花中場指揮官,在上海同城大戰3次助攻,幫助球隊取勝。37歲的老將譚龍用堅守帶領長春亞泰在降級泥潭里努力。在比賽的關鍵時刻,他們的冷靜與經驗往往起到決定性作用。
本賽季的中超球場氛圍恢復了往日的火爆,大連梭魚灣場均上座5萬多人,第20輪大連人對成都蓉城的比賽吸引61611人到場,刷新了上座紀錄,位列中超歷史第三。“大連必勝”的吶喊聲震耳欲聾,足球城的底蘊展露無遺。專業球場讓觀賽體驗再上臺階,北京工體、成都鳳凰山等上座率遠超普通體育場。更讓人欣喜的是客場球迷的流動。京滬大戰共有3200名國安球迷隨隊客場作戰,與上海球迷的歌聲此起彼伏。這種良性互動正是聯賽活力的證明。
球市火爆帶動了商業價值的提高。本賽季聯賽贊助商數量較2024賽季增加15%,區域品牌占比大幅提高。成都蓉城與文旅部門聯動打造“賽事+非遺體驗”項目,足球成了連接商業與文化的紐帶。此外,中超在新媒體上的熱度同樣驚人,“王鈺棟進球”“海港絕殺”等話題多次登上熱搜,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關注中超。
回望2025賽季,中超聯賽在變革中追求競技、青訓、市場的突破,為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發展積累了實際經驗。然而,發展進程中仍存在諸多亟待破解的問題,成為提高聯賽質量的現實阻礙。

修復裁判員公信力是一場持久戰,遠非減少失誤即可實現,需要長期建設夯實基礎。球迷生態同樣面臨挑戰,伴隨球市回暖,看臺熱情與賽場活力同步回升,少數極端行為仍在侵蝕聯賽的土壤。從個別球迷領喊公然辱罵球員及家屬,到賽后在公共設施噴涂侮辱性話語引發地域對立,再到從線下蔓延至線上的網絡暴力,這些行為早已超出理性助威的范疇,甚至觸碰了法律紅線,讓足球承載的城市榮譽感扭曲為地域歧視。這不僅背離了體育精神,更消耗著聯賽艱辛培育的發展根基。
展望未來,中超聯賽需要正視問題,在改革中持續前行。短期來看,需重點保障賽事公平,中足聯應提前制定賽程編排與申訴機制,確保判罰程序正義。長期來看,中超聯賽的發展仍需以久久為功的定力破解深層難題,構建持續造血體系。在青訓方面,建立“中超+中乙+U系列”的三級成長路徑,將年輕球員跨級別參賽場次納入俱樂部考核,使政策紅利轉化為可持續的人才供給。外援與本土球員的平衡,要推動外援從個人表現向體系帶動轉變,提高本土球員在戰術實施中的話語權。
聯賽治理層面,應加快制定專門針對體育賽事觀眾的法律法規,建立“懲戒+教育”的球迷管理體系。裁判培訓與判罰透明機制需持續優化,安排國外優秀裁判員執法中超賽事,選派骨干裁判參與亞足聯精英培訓,理解國際判罰邏輯與賽事管理標準,縮小國內外執法尺度差異。
深化“賽事+文旅、賽事+商業”融合模式,足球服務于城市發展,進一步釋放聯賽的社會價值。
2025賽季中超是中國職業足球發展軌跡的紀實篇章。從制度革新到球員成長,從爭議化解到球市回響,承載著聯賽向專業化、規范化邁進的探索與實踐。
中國足球的復蘇不是一蹴而就,中超聯賽是職業足球的核心載體,每一次制度優化、每一批年輕球員的成長、每一場爭議的理性化解,都是在為中國足球的長遠發展積累能量。
責編 王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