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裝備主動求變、守正創新、加快轉型,推進首季生產經營實現開門紅。
春潮涌動處,奮進正當時。
在充滿希望的春天里,中國石油渤海裝備廣大干部員工搶先機、開新局,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姿態推進“改革創新深化年”各項工作部署,奏響了一曲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歌。
市場營銷拓版圖
春天,是播種希望的季節。渤海裝備積極耕耘,深化市場營銷改革創新,實施靈活的商業營銷模式,持續拓展市場版圖。1—3 月,訂單簽約額同比增長9.1% 。
國內市場多點開花。鉆采裝備中標 2家油田 17 套排采電泵配套訂單,在 3 家鉆探公司獲得螺桿鉆具工作量,高端鉆桿連獲 2 筆大額訂單;煉化裝備實現了多家煉化企業閥門及配件訂貨;輸送裝備成功簽約氣化南疆項目、川氣東送二線干線項目,并在社會市場連獲 3 筆訂單……
國際市場高歌猛進。海洋模塊鉆機火氣系統成功進入南美市場,井口穿越器、抽油泵等產品在非洲和東南亞獲得新訂單 ;滑閥、閘閥、止回閥、球閥等煉化裝備取得 SIL、PED 證書,拿到了進軍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制造 + 服務”領域表現搶眼。一拖多智能空心桿電加熱清蠟技術與國內油田達成初步使用意向,獲得某油田 18 臺柱塞泵再制造項目訂單 ;三抽一體化項目在海外南美洲市場取得新進展,中標該地區抽油機及配套服務合同……
科技創新結碩果
2 月20 日,我國首口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 井完鉆,創下 5 項世界紀錄。
在這項“探月工程”般的壯舉中,渤海裝備鉆井裝備公司研發的 V150 超高強度鉆桿,以 942 噸的最大抗拉能力和卓越的抗扭、抗疲勞、耐腐蝕性能,成功破解鉆桿進入深地后的形變難題。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渤海裝備深化科技體系改革創新,持續優化“ i+N′′ 研發體系,加大創新系統工程支撐力度,加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科技成果轉化,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實力。
關鍵領域頻結碩果。牽頭制定的國家標準《氫氣儲輸管道用鋼管》預審會在江蘇召開 ;同心管射流泵及配套設備在淺層煤層氣井試用成功,5 口井單日產氣量較該區塊單井平均日產氣量提升76.5% ,極大提升了煤層氣開采效率;“渤海中成”PDC 鉆頭產品在四川威東區塊取得鉆進技術新突破,在新疆實現頁巖油開發再提速,并刷新川渝區塊最短趟數和二開鉆井周期兩項紀錄,已在該地區應用超百口井 ;在制管加工領域,成功攻克超長內錐孔加工技術難題,填補該領域高難度加工技術空白……
綠色賽道展新顏
3 月 27 日,長慶油田某邊遠井場,渤海裝備采油裝備公司研發的并網型智能微電網已平穩運行 234 天。這套集“光伏 + 儲能”于一體的系統,實現了發電用電就地取材、就地平衡、就地儲存、就地消納,成為油氣井場可靠的新型充電寶。井場綠電消納率整體提高 25% 。
渤海裝備持續加快綠色轉型步伐,積極打造風光儲能裝備、氫能裝備、熱能裝備、CCUS 裝備、環保裝備五條綠色產業鏈,在綠色賽道上持續發力。
圍繞油田清潔示范區建設,渤海裝備遼河熱采公司研制的 20 噸 / 小時固體蓄熱電注汽鍋爐主體部分順利完工發運。這是我國首臺大功率固體蓄熱電注汽鍋爐,具有降碳減排、安全穩定、智能化管理等特點。
渤海裝備鉆井裝備公司螺桿鉆具、鉆頭、柱塞泵、鉆桿、潛油電泵及電泵電纜六大核心產品通過“雙碳”認證;研發的首套天然氣壓差發電系統橇裝裝備成功交付華南市場用戶,為天然氣行業節能減排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生產保障提質效
“57 個彎管管環必須在 15 天內空運交付!”1 月初,中東某項目的緊急訂單考驗著渤海裝備巨龍鋼管公司的保供能力。巨龍鋼管公司管件廠啟用數字化排產系統,將磁粉檢測等工序壓縮 30% ,最終提前 6 小時完成發運。這種與時間賽跑的保供能力,源于渤海裝備精益化生產的深度轉型。
保供就是保市場。渤海裝備緊貼市場需求,以訂單高效保供為核心,聚焦提速、提質、提效目標,著力從傳統的經驗式生產模式向科學的精益化生產方式躍升。
面對海外項目緊急需求,渤海裝備鉆井裝備公司快速啟動產供銷一體化機制,從原料采購到成品發運全程提速,成功完成 5 英寸及 3-1/2 英寸規格鉆桿交付任務,贏得客戶點贊;華油鋼管公司圓滿完成虎林—長春天然氣管道工程保供任務 ;江蘇鋼管公司為南京港碼頭、舟山碼頭、上海天然氣管網等長三角自貿試驗區建設項目提供了鋼管產品支撐;無錫昆侖富士儀表公司首季完成法蘭變送器焊接量同比增長 39% ,高效滿足用戶需求……

智能升級賦新能
走進渤海裝備青縣產業園區水電中控室,一塊 5 米寬的大屏映入眼簾。上面跳動的數字、閃爍的線路和動態圖表,構建出一張清晰的水電生命網絡。
今年以來,渤海裝備結合企業發展實際,著力打造高效的生產服務鏈,構建共贏的共享服務圈,完善優質的公共服務網,加快建設專業化綜合性服務支持保障企業。
圍繞能源管理平臺智能化建設,渤海裝備第一機械廠大力推進水電系統智能化改造。“智能一體屏投入使用后,我們實現了對水電系統的統一監控與管理。通過整合水電雙網數據,構建起從故障預警到節能調度的全鏈條閉環管理體系。”該廠生產保障中心負責人王荊波介紹道。
智能一體屏集成了多項關鍵功能。其中,線路故障預警系統借助高精度傳感器,可對電路運行狀態進行 24 小時實時監控。一旦監測到異常,系統便會迅速分析,有效減少因線路故障導致的生產中斷。通過電量計算和光伏電量顯示功能,工作人員可以實時了解各生產企業的用電情況,包括總用電量、各生產環節的用電量以及光伏發電量等,便于各生產單位更加精準地掌握能源消耗情況,優化能源分配,降低用電成本。供水管網線路圖和水壓顯示功能,通過與智能水表連接,實時監測水壓并顯示用水量數據,發現異常情況立即發出預警信號,提醒管理人員及時處理,確保供水系統正常運行,具有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用水成本、保障用水需求“三重功效”,為園區工業用水管理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