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桶油”2025年一季度凈賺966億元
2025 年“三桶油”一季度財報顯示,中國石油實現營業收入 7531.08 億元,同比下降 7.3% ,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 2.3% 至468.07億元;中國石化實現營業收入7353.56億元,同比減少 6.9% ,歸母凈利潤 132.64 億元,同比大跌 27.6% ;中國海油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4.1% ,達 1068.54 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365.63 億元,同比下滑 7.9% 。
13 項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實施
記者從國家標準委了解到,自 5 月 1 日起,《煉化行業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 30251-2024)等 13 項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據測算,這批標準的有效實施,將帶來每年 2452 萬噸標準煤的節能效益。截至目前,我國現行有效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共 61 項,基本實現高耗能行業全覆蓋,相關標準為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實現節能降碳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國將支持民營經濟更好參與能源重大工程建設
《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舉措的通知》近日正式發布。《通知》明確支持民營企業提升發展動能。支持投資能源基礎設施,支持民營企業參股核電,投資水電、油氣儲備設施、油氣管網、“沙戈荒”大基地等能源重大項目。支持發展能源新業態新模式,支持民營企業積極投資新型儲能、虛擬電廠、充電基礎設施、智能微電網等創新技術和模式。
“三桶油”13 人被授予新時代青年先鋒獎
近日,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發布《關于頒授 2025 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暨新時代青年先鋒獎的決定》,授予30 人2025 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授予30 個青年集體 2025 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授予 677人 2025 年度新時代青年先鋒獎。這是我國首次開展新時代青年先鋒獎評選。“三桶油”共13 人獲評新時代青年先鋒獎。
純電動汽車到2035年成新車主流
日前,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 10 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 2035 年我國將初步建立以清潔低碳能源消費為主、科技創新為關鍵支撐、綠色智慧節約為導向的交通運輸用能體系,純電動汽車將成為新銷售車輛主流。《意見》還明確到 2027 年,基本形成多部門協同的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機制,政策法規、標準規范、技術裝備體系逐步健全。
國內深地能源領域首部學術期刊創刊發布

日前,國內首部反映深地能源領域的學術期刊《深地能源科技》創刊發布。全國首口超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 1 井完鉆,推動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掌握萬米鉆探能力的國家。然而,長期以來,深地能源領域的研究成果分散在眾多學術期刊中,亟待打造一個系統性、專業化的學術陣地和交流平臺。《深地能源科技》由中國石油集團主管,塔里木油田公司與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
《背接觸(BC)電池技術發展白皮書》在京發布
4 月 27 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德國萊茵 TüV 集團、鑒衡認證中心、愛旭股份、隆基綠能聯合于北京發布了《背接觸(BC)電池技術發展白皮書》( 以下簡稱《白皮書》)。作為全球首份面向光伏行業和社會公眾的BC 技術權威報告,《白皮書》系統闡釋了BC 技術的產業化路徑、核心優勢與可持續發展潛力,標志著這一“單結硅太陽能電池終極形態”技術正式進入規模化應用新階段。
國務院國資委原行業協會商會工作局局長張濤在致辭中指出,BC 技術的突破是我國光伏產業從“跟跑”到“領跑”的重要體現。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太陽能發電分會執行會長吳金華在致辭中強調,BC技術將推動光伏行業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方向發展。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馬丁·格林通過視頻向《白皮書》的發布表示祝賀。他預測未來五年內 IBC 技術將逐步替代 TOPCon 技術,同時對中國企業在 BC 領域的產業化實踐及 BC 技術的未來發展潛力給予高度評價。
今年,經 ISFH 認證,BC 電池效率再次刷新世界紀錄,達到 27.81% ,距理論極限效率差1.3 個百分點。BC 電池通過全背交叉電極技術將電池的正負電極全部集成于背面,徹底消除傳統電池正面的柵線遮擋,最大化光吸收面積,實現光伏電池設計的范式轉移,全面提升光伏電池的轉換效率,實現光學和電學性能的雙重突破,被業界公認為“單結硅太陽能電池的終極形態”。
(文/ 石杏茹)
中國油氣產業系列藍皮書發布
近日,石油石化企業文化與品牌引領高質量發展交流會暨中國油氣產業系列藍皮書發布會在揚州舉辦。
《中國油氣產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2024—2025》指出,中國油氣企業國際合作在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和地區沖突中積極應對市場波動等挑戰,能源轉型與“雙碳”目標將造就新的重點合作領域。2025 年原油進口或延續降勢,成品油價或續漲,天然氣需求保持強勁。中國油氣企業將深化“一帶一路”合作,加速綠色技術升級與全球價值鏈布局。
《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報告藍皮書(2024—2025)》 指 出,2024 年 全 球 氫 能產業迅猛發展,清潔氫項目和投資額快速增長。中國氫能產業規模持續擴大,電解槽出貨量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氫能終端應用場景逐步向多元化拓展。預計 2025 年,初步建立較為完整供應鏈和產業體系,推動氫能產業進一步繁榮。
《成品油與新能源發展報告藍皮書(2024—2025)》認為,在全球能源地緣政治演變、石油市場供需關系和貨幣市場變化三大因素的推動下,2025 年國際油價可能處于震蕩下行的態勢,國際油價將維持在60~75美元 / 桶的區間。受新能源替代效應、工業生產活動減少等因素影響,預計 2025 年全球成品油需求即將進入增長尾聲。
《中國天然氣行業年度運行報告藍皮書(2024—2025)》指出,燃氣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路徑包括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筑牢燃氣企業高質量發展基石;推動業務多元發展,蓄積燃氣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引育用留”全鏈條發力,夯實燃氣企業高質量發展人才根基;深化智慧燃氣技術創新,破解燃氣企業高質量發展技術瓶頸。
(文/ 陸曉如)
數字
5409 萬噸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規上工業原油產量5409萬噸,同比增長 1.1% ;規上工業天然氣產量66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3% 。此外,截至一季度,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4.3億千瓦,同比增長 14.6% 。
7675 萬千瓦
2025年一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7675萬千瓦,同比增長 21% ,約占新增裝機的 90% 。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持續實現新突破,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新增裝機的主體地位。
310 億噸
歷經3年修訂,俄羅斯新版“2050能源戰略”——《俄羅斯聯邦2050年前能源戰略》出爐。《戰略》強調,俄羅斯原油探明儲量超310億噸,按當前開采速度可維持65年以上,儲量全球第三、產量全球第二,占世界供應量的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