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美國以頁巖油氣為內核的油氣產業在能源新政下獲得動能,但特朗普關稅政策卻與其背道而馳。
國際油服公司斯倫貝謝2025年一季度業績出現大幅下滑,凈利潤同比銳減25%,環比下降27%。作為油服行業的“翹楚”,斯倫貝謝的業績有其代表性。油服行業的主業是技術服務,行業景氣與否一直被視為油氣行業發展的晴雨表。綜合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及油氣行業形勢判斷,支撐油服行業業績平穩或增長的因素有之,“拖垮”業績因素亦有之,很大程度上都和美國有關。
美國的能源新政為油服行業的發展注入短期動力。特朗普入主白宮后出臺系列能源新政,短期內能夠帶動國內油氣產業各項指標增長。斯倫貝謝在美業務比重大,能源新政的實施自然為包括斯倫貝謝在內的油服公司帶來機會。從歷史方面看,美國油氣行業有著應對低油價的頑強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美國國內有大量參與油氣經營的企業。即便面對油價大蕭條,總會有企業通過技術和管理創新脫穎而出。這一點是支撐美國頁巖油氣革命之火旺燃的重要力量,其中油服公司就發揮了重要作用。
盡管美國以頁巖油氣為內核的油氣產業在能源新政下獲得動能,但特朗普關稅政策卻與其背道而馳,油氣行業的發展元氣受到關稅的沖擊和損耗。美國作為世界經濟大國,掀起貿易戰阻滯世界經濟增長、阻斷油氣需求。這些后果反噬到美國自身的油氣產業是必然的。特朗普對鋼鐵等能源密集型行業加征25% 關稅,直接推高了頁巖油開采設備的成本。有專家指出關稅政策使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運營成本增加,WTI油價至少需要維持在60美元/桶才能保證新鉆井的盈利。若油價長期低于60美元/桶,企業可能被迫削減鉆探活動甚至減產。盡管特朗普上臺后承諾支持石油行業“鉆探、寶貝、鉆探”戰略,但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卻導致頁巖油行業投資信心不斷受挫。近期美國頁巖油鉆機數量已出現減少跡象,部分企業宣布削減鉆探計劃。同時有消息稱美國最大的獨立油氣公司康菲石油開始裁員,這些對油氣行業都不是利好消息。
非美油氣國家技術服務需求不足也是油服行業業績下滑的重要誘因。油服行業在北美的份額相對更大,但非美地區同樣也是寸土必爭的市場,這些市場難免受到關稅貿易戰的沖擊。全球各主要經濟體針對美國關稅貿易戰紛紛出臺反制措施,加劇全球經濟發展悲觀預期,導致國際油價出現下跌,繼而抑制勘探開發投資積極性。“對等關稅”政策出臺后,國際油價曾應聲降至60美元/桶。歐佩克限產保價策略的影響力雖然今非昔比,但目前仍然在使用,成員國希望通過限產維持可接受的中低油價。俄烏沖突在美國的斡旋之下并未取得如期進展,局勢繼續膠著。歐盟則繼續維持著對俄羅斯的制裁。鑒于歐盟油氣公司的投資都悉數撤出俄羅斯,歐美背景的油服公司在俄羅斯也就失去了市場。近年的南美一度被視為未來油氣勘探開發的希望之地,但開采難度大,油價下行導致油氣勘探開發行業發展趨緩或停滯。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美國的油氣行業生命力再強大也架不住霸凌式關稅政策的負面沖擊。現在看來,拖后腿的力量要大于新政注入的力量。若美國能源新政在與關稅貿易戰的“拔河賽”中敗下陣來,油氣行業景氣不再,油氣技術服務的需求自然會下降,油服行業的業績或還將下滑。
責任編輯: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