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雙重預防機制納入 LNG 場站風險管理工作中,是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必要措施。
天然氣作為一種綠色低碳的清潔能源,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可或缺。但是,液化天然氣(LNG)儲存過程中存在較多風險,一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后果嚴重,不僅可能導致人民群眾傷亡和財產損失,而且可能引發法律責任。因此,有必要將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納入 LNG 場站風險管理工作中,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建立雙重預防機制的背景及意義
2016 年,國務院安委辦印發《關于實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的意見》《標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要求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等措施,盡快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和規范,完善技術工程支撐、智能化管控、第三方專業化服務的保障措施,實現企業安全風險自辨自控、隱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領導有力、部門監管有效、企業責任落實、社會參與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產整體預防控制能力,夯實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堅實基礎。
本文針對某LNG 場站日常作業情況,按照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事故后果的嚴重性,同時根據現場安全管理情況引入修正系數 ∝ 進行修正,確定各評估單元的風險值,進而建立適用于該場站的風險辨識評估模型,以便更好地建立并運行雙重預防機制,達到安全生產事故源頭治理的目的。
考慮到該場站的建筑物、工藝流程、設施設備等因素,結合實際情況,將其劃分儲罐區、氣化區、卸車區、辦公區、消防泵房、配電室、熱水爐間、空壓機房等多個評估單元。然后動員全員針對所有評估單元以及各評估單元中涉及的作業進行逐一排查辨識。同時參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和《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確定其危害因素、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
建立風險辨識評估模型
通常情況下,根據實際情況選取一種或幾種評估方法對評估對象進行評估。我們將風險矩陣法運用到此次風險判定中。風險矩陣法是一種定性的風險評估分析方法,能夠把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后果的嚴重性進行綜合評估,公式為 R=L?S 。R 代表風險值 ;L 代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取值見表 1 ;S 代表事故后果的嚴重性。
當現場沒有采取防范、監測、保護、控制措施,或危害的發生不能被發現(沒有監測系統),或正常工況條件下發生此類事故可能性極高時,S 值取 5。當危害的發生不容易被發現(沒有監測系統),或現場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執行,危害發生或預期情況下發生可能性很高時,S值取 4。當沒有保護措施,或未嚴格按操作程序執行,或危害的發生容易被發現(現場有監測系統),或曾發生類似事故時,S 值取 3。當危害一旦發生能及時發現并定期進行監測,或現場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執行,或過去偶爾發生事故時,S 值取 2。當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監測、保護措施,或員工安全衛生意識相當高,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或不可能發生事故時,S 值取 1。
為了使評估結果更符合現場實際,我們引入現場安全管理措施落實情況 Q。安全管理措施分工程技術、管理措施、教育培訓、個人防護、應急處置 5 大項。每有效落實一項工程技術(隔離、削弱、報警、連鎖、監控)等措施得 0.6 分;每有效落實一項管理措施(制度、標識、工藝、檢查等)得 0.8 分;有效落實培訓教育得 0.7 分;有效落實個體防護得 0.5分;每有效落實一項應急處置(應急預案、應急演練、應急器材、應急能力)得0.5 分。以上 5 大項的得分總和即為現場安全管理措施落實情況Q。
根據 Q 值大小引入修正系數 ∝ ,對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進行修正,公式為L2=L1?α 。L1 代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取值見表 1 ;L2 代表安全管理措施落實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取值見表 1。當Q?4 時,修正系數 ∝ 取 0.9 ;當 4lt; Q?8 時,修正系數 ∝ 取 0.8 ;當 Qgt;8 時,修正系數 ∝ 取 0.7。
建立雙重預防機制
根據公式計算得出各評估單元的風險值 R,然后按照數值大小分為低風險、一般風險、較大風險、重大風險四個風險等級。R 值越大,危險性越大、風險越大。當 R?20 時為重大風險,用紅色表示;當 15?Rlt;20 時為較大風險,用橙色表示;當 10?Rlt;15 時為一般風險,用黃色表示;當 Rlt;10 時為低風險,用藍色表示。
表1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的取值

此次評估遵循獨立性原則,評估在單一風險事件發生后,通過有效落實工程技術、管理措施、教育培訓、個人防護、應急處置 5 大措施中的一種或幾種,能否有效起到事故控制、預防、削弱的作用。
以該 LNG 場站卸車區為例,經公式計算得出風險值 R 為 20。再結合實際,得到現場安全管理措施落實情況 Q 值為7.4,則修正系數 ∝ 取 0.8,修正后卸車區的風險值 R 降至 16,風險等級降低一級。
根據各評估單元中辨識出的各危害因素以及現場安全管理措施落實情況,編制隱患排查清單,并結合自身實際形成安全檢查表。按照定期檢查、日常檢查、季節性及節假日前檢查、專項檢查、綜合性檢查、職工代表巡查 6 種安全檢查形式制定年度隱患排查計劃。排查出的隱患要組織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隱患整改計劃,并明確整改責任人、整改時限、所需資金等信息,完成隱患整改閉環管理。
此次評估將該 LNG 場站劃分成 14個評估單元,分析出156 項危害因素。通過現有控制措施的有效實施降低了其中107 項危害因素的風險等級,降低率為68.6% 。14 個評估單元中的卸車區、灌裝間、氣化調壓計量區、熱水爐間、配電間,經過再次風險評估后整體風險等級降低了一級。
由此可知,存在的固有風險,通過有效落實工程技術、管理措施、教育培訓、個人防護、應急處置5 大措施中的一種或幾種,能夠有效起到事故控制、預防、削弱的作用,進而降低其風險等級。
實踐證明,運行雙重預防機制能把安全生產過程中的危害因素進行量化,再通過有效落實管控措施將總體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充分發揮運行雙重預防機制的安全防火墻功能,使該 LNG場站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跨越性提高。
下一步,將綜合各種風險分析方法,持續完善風險識別過程,不斷健全雙重預防機制,以達到安全事故源頭治理和科學預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