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空布滿了烏沉沉的云朵,不久蒼穹之上仿佛打翻了水盆,“嘩嘩”的雨水一陣陣傾倒下來,整個世界瞬間變得灰蒙蒙一片。雷電在云層中穿梭,發出震耳的隆隆聲。公交站臺,站著兩個素不相識的人…
在他們身后,僅有一把公共雨傘。兩人心里都明白:雨勢如此洶洶,公交車怕是不會來了。可若是自己拿了這把傘,另一個人又該如何?一時間,沉默如這雨夜般濃稠,將兩人緊緊包裹。
終于,那位大叔緩緩起身,拿起雨傘。然而,他并未離去,而是將傘遞給身旁的小伙子,示意他先走。小伙子心中清楚,一旦自己接過傘離開,大叔今夜不知何時才能回家。二人僵持片刻,時間在“嘩嘩\"的雨聲中悄然流逝。最終,小伙子接過雨傘,輕聲道謝,大步踏入雨幕之中。瀑布般的雨水狠狠地倒在他的傘上,冰涼的觸感從皮膚蔓延到心底,那絲愧疚也越發清晰
現在,只剩下大叔孤身一人在車站,他心想:我是冒雨跑回去,還是留在公交站臺繼續等雨停呢?看這雨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要是一直不回去,家人肯定該擔心了吧?要是回去,可這雨…該如何是好。他眉頭緊鎖,心中默默盤算著。
雨水繼續在空中肆意飛舞,一陣壓著一陣。突然,遠處出現一個高大的身影。啊,竟是剛才一起等車的小伙子!
他一手撐著傘,一手拿著一把嶄新的雨傘,向著大叔疾步跑來。他將手中的雨傘遞給大叔。大叔低頭看著雨傘,心中明白,這是自己的善意換來的溫暖回應。他沒有言語,只是看向小伙子,嘴角泛起一抹微笑,隨后撐著傘轉身離去。
雨還是“嘩嘩\"地下個不停,他們在這寒夜里傳遞著善意,詮釋著人間的真情。

施老師的話
本文開篇以“烏沉沉的云朵”“打翻了水盆”勾勒出壓抑而緊張的雨夜氛圍,為故事發展奠定了情境基調。人物心理活動描寫細膩:大叔遞傘時的沉默與小伙子接傘后的愧疚,以及大叔獨自滯留時的糾結與小伙子折返送傘的溫暖,層層遞進地展現了陌生人之間的體諒與善意。主題上,文章通過“讓傘一折返送傘”的溫暖情節,將雨夜的冰冷與人心的溫熱形成鮮明對比,深刻詮釋了善意的傳遞與人間真情的美好。若能在人物對話或動作細節上稍作補充,故事的情感張力會更顯飽滿。整體而言,這是一篇以小見大、充滿溫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