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瑜很妒忌諸葛亮
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前來議事,故意問他,與曹軍水上交戰,用什么兵器好?諸葛亮回答說用箭最好。周瑜就讓諸葛亮三天內造好十萬支箭用于抵擋曹操,諸葛亮當場立下了軍令狀。
周瑜派魯肅探聽,魯肅見了諸葛亮,諸葛亮請求魯肅幫忙。魯肅對諸葛亮自找的麻煩表示很為難。諸葛亮向魯肅借二十條船,每條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蓋,還要有三十多名軍士、一千多個草把子。諸葛亮再三叮囑魯肅不能讓周瑜知道,否則就完了。
魯肅答應后卻不理解諸葛亮的 用意,直到第三天四更時,諸葛亮把 魯肅請到船里,飲酒取樂
那天,江上大霧彌漫,什么都看不清。天還沒有亮,船已靠近曹軍水寨。諸葛亮下令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排開,一邊擂鼓,一邊吶喊。曹操辨不清虛實,便令一萬多名弓弩手一齊向江中放箭。見船的一側射滿箭,諸葛亮又下令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不停擂鼓吶喊
天漸漸亮了,諸葛亮吩咐軍士們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曹操這才知道上了當,但是,諸葛亮的二十條船早已順風順水駛回南岸,曹操想追也來不及了。
十萬支箭如期交付,周瑜長嘆道:“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楊老師的話
這篇縮寫,很好地運用摘錄、刪減、概括、改寫的方法,使故事變得簡短明了。開頭交代原因一周瑜妒忌諸葛亮,用三天內造好十萬支箭的方式設計陷害諸葛亮。原文中有很多對話,小作者改為轉述,將一觸即發的緊迫感呈現在讀者面前。接著寫諸葛亮請求魯肅幫忙,對“不能讓周瑜知道”這個細節進行了很好的保留。借箭經過是全文的重點,縮寫時依然重點突出,保留時間“四更”,環境“大霧”,戰術“一字排開”,聲勢“擂鼓”“吶喊”,也戲劇性呈現曹操“辨不清虛實,便令一萬多名弓弩手一齊向江中放箭”。最后曹操上當,借箭成功,周瑜自嘆不如。全文完整呈現“設局一應對一解局一反思”的敘事閉環,體現對故事節奏的掌控力。
新課堂 同步寶典

五上第四單元:二十年后的家鄉
特邀審題老師:施月紅(高級教師,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鼎甲橋中心小學)特邀點評老師:楊豐佳(高級教師,浙江省平湖市黃姑實驗學校)

審題要點分析
二十年,一棵小苗長成大樹,少年長成青年。同學們生活、成長的家鄉,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大家可以大膽想象,暢想家鄉的未來吧。
一、思前想后,讓想象“有方向
想象如一匹快馬,隨著同學們的思緒馳騁腦海。二十年后的家鄉變化,該從何想起,不妨先看看現在。同學們可以先收集家鄉現在的車站、學校、街道、商場等照片、視頻、小故事…以便與二十年后家鄉的變化作對比。
再由此想開去,大膽想象二十年后這些地方會有哪些新變化。還可以借助如下的“時光旅行卡”繪制想象的思維圖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再及時補充新的發現與收獲。
時光旅行卡

二、列好提綱,讓想象“變清晰'
通過有趣的想象,同學們肯定獲得了很多靈感,感受到了二十年后的家鄉在很多方面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此時列好寫作提綱,能讓有趣的想象變得清晰可見。列提綱時可以將“時光旅行卡”上的信息從“環境的變化”\"工作的變化”\"生活的變化”等方面進行分類整理,這樣就能更好地分段敘述啦。
接下來,同學們就要想一想,這幾類“變化”應該選擇哪些具體的內容來呈現?在未來的超市里有機器人導購,在未來的車上有了更多科技感十足的新裝備,同學們想到了哪些呢?大家可以選擇幾個最感興趣的方面繼續構思內容,重點介紹的部分可以多想一想,這樣就能做到重點突出了。

列好提綱,細化了要具體寫的環境、工作、生活的變化內容后,每一段都可以圍繞中心意思來寫,這樣文章的條理會很清楚。
三、修改完善,讓家鄉“更美好”
有了這樣一份寫作提綱和“時光旅行卡”,分段敘述,把重點部分寫具體,相信同學們筆下二十年后的家鄉肯定讓人向往不已。寫完后,跟同學互換習作讀一讀、評一評,提出修改意見,再根據同學的建議認真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