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是中藥資源及民族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中醫藥事業的生存和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也是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中國是藥用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且在藥用植物資源應用方面歷史悠久。青藏高原因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如高海拔、低氣溫、晝夜溫差大等條件,蘊藏大量的藥用植物資源。青海省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過渡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復雜多樣的氣候為藥用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但關于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藥用植物資源及其多樣性的研究很少。鑒于此,實地調查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藥用植物資源,以期豐富該區野生藥用植物資源本底數據,并為該區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一、材料與方法
(一)研究區概況
青海省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北部,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交錯區。大通河由西北向東南流經林區,林區處于大通河中游,坐標 102°00′~102°43′E , 36°42′~37°06′N ,總面積為 1100km2 ,海拔 2100~4308m 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與夏季溫差大,年平均氣溫 3.4°C ,干旱少雨,年降水量 477.4mm ,年蒸發量 1198.3mm 。
(二)調查方法
采用樣線法、樣地法和訪談法對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野生藥用植物資源進行調查。
1.樣線法。樣線法是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并詢問林業管理員,了解研究區的基本信息,規劃調查路線。此次調查設置了13條路線,沿樣帶進行實地調查,記錄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基本信息。
2.樣地調查法。樣地調查法是在研究區隨機、全面地選取典型樣地,設置13個樣地,每個樣地分別在陽坡與陰坡各設置1個 20m×20m 喬木樣方,樣方間隔 500m ,同時設置1個 5m×5m 的灌木樣方和4個 1m×1m 的草本樣方,記錄樣方中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基本信息。
3.訪談法。訪談法則重點采訪研究區林管人員和當地居民,記錄藥用植物的生長分布、保護及利用情況。
二、結果與分析
(一)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物種類群分析
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共調查到野生藥用植物66科190屬288種。其中,被子植物的優勢明顯,共有57科180屬273種,在科、屬、種層面分別占比為86.36% 、 94.74% 、 94.79% ;裸子植物6種,涉及2科3屬;蕨類植物9種,涉及7科7屬。具體統計數據見表1。
表1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藥用植物資源類群統計

(二)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物種組成分析
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藥用植物隸屬66科,其中單種科有木犀科、澤瀉科、遠志科等27科,分別占該區域野生藥用植物總科數、總種數的 40.91% 、9.38% 。寡種科有蓼科、列當科、鳶尾科等33科146種,分別占該區域野生藥用植物總科數、總種數的50% 、 50.69% 。中型科有十字花科、豆科、毛茛科等5科70種,分別占該區域總科數、總種數的 7.58% 、24.31% 。大型科有1科45種,分別占該區域總科數、總種數的 1.52% 、 15.63% ,優勢科為菊科。具體統計數據見表2。
表2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藥用植物資源物種組成統計

(三)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生活型分析
根據植物生活型,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藥用植物分為喬木、灌木等6種類型。結果表明,多年生草本最多,共183種,占該區野生藥用植物總種數的 63.54% 。藤本植物最少,僅有4種,占總種數的1.39% 。 1~2 年生草本共51種,占總種數的 17.71% 。喬木和灌木分別占總數的 2.43% 和 14.93% 。具體統計數據見表3。
表3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藥用植物資源生活型統計

(四)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藥用植物資源藥用部位分析
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藥用植物依其藥用部位可分為8類(見圖1)。結果表明,以全草入藥的植物最多,有154種,占該區全部野生藥用植物的53.47% 。這可能是由于青藏高原環境的特殊性,促使植物在全身范圍內發展出適應高原環境的保護性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成為藥用有效成分。其次以根或根莖入藥的植物為主,有89種,占該區全部野生藥用植物的 30.90% 。這可能與青藏高原海拔高、紫外輻射強、年均氣溫低等氣候特點有關,導致植物生長期短,很多植物無法在一年內完成整個生育期的生長,藥用有效成分集中于根或根莖。
圖1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藥用植物藥用部位統計

(五)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藥用植物資源功效分析按照中藥藥效分類原則,將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藥用植物分為16類(見圖2)。結果表明,該區清熱藥和止血藥居多,分別有103種和52種,分別占該區全部野生藥用植物的 35.76% 和 18.06% ;其次為祛風濕藥、活血化瘀藥和化痰止咳平喘藥,分別有41種、39種和34種,分別占總數的 14.24% , 13.54% 和11.81% 。而開竅藥最少,僅有1種,占總數的 0.35% 。
圖2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藥用植物藥效統計

(六)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藥用植物資源藥性分析
分析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藥性,發現該區野生藥用植物資源中寒性藥用植物居多,有92種,占該區野生藥用植物的 31.94% ;平性藥用植物次之,有81種,占該區野生藥用植物的28.13% ;而熱性藥最少,僅有1種,占總量的 0.35% 溫性藥用植物和涼性藥用植物各有63種和51種,分別占總種數的 21.88% 和 17.71% 。具體統計數據見表4。
表4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藥用植物藥性統計

(七)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藥用植物資源藥味分析
分析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藥味,發現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藥用植物資源中苦味藥用植物最多,有135種,占該區全部野生藥用植物的 46.88% ;其次為甘味藥用植物和辛味藥用植物,分別有79種和56種,分別占總數的 27.43% 和 19.44% ;咸味藥用植物最少,只有4種,占總數的 1.39% 。具體統計數據見表5。
表5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野生藥用植物資源藥味統計

三、結語
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峽谷幽深、河網密布,森林覆蓋率高,晝夜溫差顯著,為植物生長發育營造了得天獨厚的環境,孕育出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經調查,該區域共有野生藥用植物66科190屬288種,其中菊科、薔薇科和豆科植物分布廣泛,具備較高的開發利用價值。
從植物生活型看,多年生草本植物占比達63.54% ,成為主導類型。這與青藏高原高海拔、強紫外輻射、低溫的氣候特征密切相關。受限于較短的生長期,多數植物難以在一年內完成完整生育周期,促使多年生草本在長期進化中形成適應性優勢。在藥用部位方面,全草入藥的植物占比 53.47% ,推測是由于高原特殊環境的影響,促使植物在整體結構中演化出適應與保護機制,這些植物體內蘊含的特殊化合物成為重要的藥用成分。
在藥性統計中,寒性藥用植物占比為 31.94% 比例最高;藥味統計顯示,苦味藥用植物占比為46.88% ,居首位,表明該區域植物的中藥性味以“苦、辛寒”為主。在藥效分類上,清熱藥多達103種,占比為 35.76% ,可作為后續藥用植物資源活性成分研究與開發的重點方向。
當前,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自然條件優越,植被繁茂,藥用植物資源豐富。為實現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有效保護與科學開發,特提出以下建議:一方面,加強藥用植物資源知識科普,重點宣傳科學收集與合理保護理念,切實增強當地居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野生植物資源保護意識。另一方面,在嚴守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平衡底線的前提下,制訂科學規范的開發利用方案,推動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助力中藥產業健康長遠發展。
作者簡介:劉陽陽(1999一),男,青海海東人,碩士在讀,主要從事生物多樣性研究工作。
通信作者:王慧春(1974—),女,青海海東人,博士,教授。
基金項目:青海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024-ZJ-9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