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9-01
刊物介紹
《環球時報》是由人民日報社主辦與出版的國際新聞報刊,創刊于1993年1月。原名《環球文萃》,1997年改名為《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對日本、美國及臺灣的新聞較為關注。在解讀中國外交政策領域具有一定權威性。因《人民日報》在全球各地派駐人數眾多的特派或特約記者,《環球時報》也以此為獨家特色資源,加以利用。使之刊發的文章受到中國大陸與海外同行的高度關注。 《環球時報》通過廣布于世界各地的駐外記者,以獨特視角生動及時反映這個世界的豐富與復雜,反映中國與世界的相互審視與交融,從而拓寬國人視野,為在全球化背景下生存與發展提供必要資訊。 同時,《環球時報》鮮明、堅決地向世界亮出中國民間對一些國際問題的看法和立場,成為中國百姓參與國際輿論的一個渠道。外國主流媒體和駐華使館普遍關注環球時報,對其所反映的中國民意加以傳播和研究。
環球時報
- 西方國家嘲弄伊朗舉辦不結盟峰會遭受嚴重挫折
- 菲近海發生7.6級地震 多國擔心強震引發海嘯
- 英法用“安全區”構想震懾敘利亞
- 羅姆尼演講猛攻奧巴馬
- 美轉基因食品與傳統食品審核用同一標準不標注
- 中國人可用碎片化時間看4D 一般5-10分鐘
- 美4D電影令觀眾“提心吊膽”
- 英美成功品牌都有主打項 與傳統民族運動合作
- 日本本土品牌占領市場 敢比國際大牌要價高
- 中外專家給國產運動品牌“把脈” 重在品牌規劃
- 20國戰艦波羅的海演練打擊海盜行動
- 專利大戰三星日本勝蘋果 或對蘋果銷售不利
- 中德媒體論壇今在成都舉行 加強兩國媒體交流
- 中企控股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引外媒猜忌
- 中方接受日首相親筆信 外界評價處理冷靜
- 韓日爭議島嶼輿論戰全球開打 美敦促保持克制
- 美俄等20國海軍在波羅的海軍演演練打擊海盜
- 逛印度最南端 看文明大雜燴
- 互聯網已是中國社會的道德鞭子
- 大病醫保,困難堆中的新機遇
- 應鼓勵北大與爆料者對簿公堂
- 通往布魯塞爾之路經過柏林
- 中國接管巴基斯坦港口 或成中國海軍補給港
- 美領館保安在華演諜戰鬧劇
- 大陸游客拉動臺灣經濟
- 殘疾人在中國受到關照
- 中德媒體論壇今在成都舉行
- 中國社會渴望公平舞臺
- 羅奇:中國“硬著陸”是夸張
- 北極融化未必有利中國
- 加專家:不要歧視中國國企
- 社評:互聯網已是中國社會的“道德鞭子”
- 吳丹紅:應鼓勵北大與爆料者對簿公堂
- 王義桅:通往布魯塞爾之路經過柏林
- 何茂春:大病醫保,困難堆中的新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