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人
說起生物的進化,一般常與在理士(名)達爾文(姓)的名字相連結。這不是偶然的。查考“進化說”的起源,原系非常之早,達爾文以前,早已有進化的思想。達爾文的祖父依拉斯慕司達爾文便是一個進化論者。不過各種生物個別創造出來的思想,卻一逕占著相當大的勢力。生物個別創造出的一說,普通稱為“特創說”,意思是:各種生物不是變化過來的,卻是個別地創造出來的:既成之后,就永久不變。個體雖然會生些小變化,彼此變得多少不同,但只是不重要的不穩定的偶然變化,物種卻固定不變。這種話縱使有時山村自然科學者的口中,本質上實含著神造萬物這種迷信。
查理士達爾文早先的時候也不相信生物會變化的,后來卻相信了。原因可以說是這樣:那時候英國資本主義已經發達起來,需要向外面去找尋殖民地與市場,派船艦往國外去考察便含有這種用意。當“比革爾號”軍艦被派出去“環游世界”時,達爾文便到船上,以自然學者的名義(也是種職位名稱)擔任了沿途考查地質及生物的任務。他在這回旅行中,看到了廣大地面上生物分布的狀況。他看到:比方往南往北,生物漸漸不同;近海岸的島嶼上生物常常相近似。又掘得的有些動物化石與現今生存著的有些相像。達爾文看了這等事實,不由他不發生生物會發生變化,能由這一種形式變化為別一種形式的念頭。他回家以后,潛心研究物種起源的問題,一面結交了若干養育動物的專家,聽取他們培育動物變種的經驗。在這一方面,達爾文對于家養的鴿子特別有研究。結果,他相信各種家鴿的變種都是從野生的巖鴿變化出來的。生物生下來的各個體多少有點差異本是很明顯的事情,達爾文柏信如果把具有某些異點的個體留養起來,代加以同一方向的起擇,那異點便會顯著起來,慢慢形成一經特別的形式。如果不加選擇,這等差異散漫無定,自然不能形成一定的形式。達爾文認變異性是生物天然具有的,但由個體的微小差異積累成為顯著的不同,則依靠人工的選擇。對于家養動物植物亦然的這種選擇工作他稱為“人為選擇”。
這是達爾文對于家養的動物及植物的變種產生的意見。生在自然界中的生物變種,他認為也是由同樣道理產生出來的。因自然界中的同種生物的各個體生來各有微異,經過對于某些性質的選擇作用,就積微成著,成為變種、如變種的特性更顯著時,我們就稱為另一種生物了。
但人為選擇是人照自己的意思來選擇的,即照他的需要來選擇的。比方對于果樹,他選擇果子大的,甜的;對于花草,他選擇花瓣好看或芳香的。但自然既沒有意志與目的,怎樣能起選擇作用呢?
對于這一疑問,達爾文就這樣解釋:因為生物的生殖甚繁,多于地面所能容納,及食物所能供給,因此各個體間不免要發生生存斗爭。結果,性質變得比較適于生存的個體就得到生存,比較不適于生存的便受淘汰了。例如:那些長飛遠征的鳥,飛翔力強些的較適于生存;吸著于宿主的寄生蟲,吸盤的吸力大些的較利于生存,經過長期的演變,遂造成了能長途飛翔的鳥,與吸盤強有力的寄生蟲。又樹枝上的尺蚊,當初是有些個體有些像樹枝,有些不像樹枝;因為不像樹技的容易被鳥看見,吃去,像樹枝的個體留存下來的機會較多。經過長期的這種選擇作用。遂成了如今日所見的尺蚊蟲。這種作用達爾文稱為“自然選擇”。
自然界中的生物,生活當中有互助亦有斗爭,原是事實。但達爾文的生物照幾何級數增加,食物只照算數級數增加,所以要發生生存斗爭這一概念,卻不是已往自然界中科學的地觀察得來的,是從馬爾塞斯寫的“人口論”中讀來的。達爾文把馬爾塞斯牌工人與資本家斗爭這等社會現象錯誤地解釋為因人口增加過多,食物增加不妨的這種概念,貿然把它移植到生物進化論中,實際上是不對的。達爾文把他的進化說寫成六百多面的一冊書,叫“種的起源”,先前馬君武譯為“物種原始”的便
是。它出版于一八五九年,這年達爾文年紀已五十歲。他費了廿多年的研究才著成這冊書。書中雖然有把馬爾塞斯的觀點移植到進化論中的缺點,雖然又有他只相佰自然界中只有漸變沒有突變的缺點,但一方面又自有知的重要價值存在。他在這書中徹頭徹尾的打擊了特創說,舉出許多證據,使特創說沒有還手或分辯的余地。從此使進化說為大多數人所相信,因此說起進化論常與達爾文之名相結合。
達爾文的進化說的最大成就是說明了各種生物都有歷史的來源,都是歷史的產物。他說明:生物的各個體都在不絕的發生變化,如果某些性質累積起來,變為與別些個體不同時,就形成變種。如果變得更顯著地不同,或中間的連鎖消滅了,致彼此顯得很不同時,人們就稱它為不同的種了。各種生物不是固定的,卻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種或變種都是變化的一個過程。
達爾文不但把各種生物歷史地來看,即都看為歷史的產物。而且他還把它們聯系地來看。從前是把各種生物孤立地來看的。達爾文卻說明了各種生物都有互柏連系的關系。經過他的努力,使生物學成為科學了。
達爾文把特創說完全擊破,使進化說得到大多數人的承認。但是據他的第三個(?)兒子法蘭西斯達爾文有一回說,達爾文的物重起源出版后,足足的被攻擊了數十年。這是有原因的。因為達爾文的進化說一出來,把正統思想打破了。種不是特創的,不是固定的,卻是變化的,只是歷史的過程,不是把甚么正統的觀念也打破了嗎?所以頑固守舊的一些人要罵他,但進步的人士歡迎這種學說的,中國目前尤其需要知道這種道理,特地寫一個簡短的介紹如上。他的其他的著作這里省去不說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