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敏
自由支配別有天,
無拘無束任我眠,
課后無事談今古,
秋夜湖邊賞月圓。
莫道鍛煉時間少,
一周一次未絕綠。
這是偶爾聽來的一首打油詩,據說,它是某同學經過一星期“自由支配時間”之后,欣然寫成的總結。從詩中可以看出,自由支配時剛給他帶來多少“悠閑”,對寶貴的時間,他確實支配得夠自出”的。
在一上午緊張的學習之后,睡上一個午覺自然很必要。可是現在有些同學,覺得作息制度改變后時間很多,于是就無限度地“高枕而眠”起來。有些文科同學,在第五節到第十節沒課的日子里,往往從上午十二點一直睡到下午三、四點,別人問:“怎么睡了這樣久?”他揉揉眼睛,挺不高興地回答“自由支配時間嘛!我有我的計劃!”
從十二點睡到四點,這也是“計劃”。
只要不是新同學,誰都會記得以前運動場上的盛況:一到鍛煉時間,那兒都是人,跳高的跳高,爬繩的爬繩,建朔風卷著黃沙,地上鋪著碎冰的寒天,也有許多人堅持長跑。然而,現在的運動場上卻出現了冷落的現象。有次我和一位體育委員談起,他的看法是:
“問題在大家對鍛煉不自覺”。
“不能組織一下嗎?”我冒然地問。
“組織?”他對我翻了個白眼,意思是說我不識“時務”,“提起這兩個字就會遭到一些同學的反對,說是清規戒律,違反了自由支配時間和自愿參加鍛煉的原則!”
(選自北京大學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