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青年中,有許多人擔任會計工作。怎樣才能做好這個工作呢?張菊香、劉顯才等同志的體會告訴我們,會計工作是農村階級斗爭的一個重要陣地。只有樹立了為革命當會計的思想,用階級斗爭的觀點來看待會計工作,才能當好貧下中農的管家人。
會計是掌握社會主義集體經濟財權的人。會計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著集體經濟能不能鞏固。階級敵人總是想方設法地奪取這個陣地。因此,當貧下中農選出自己的人當會計以后,階級敵人就常常利用各種機會進行諷刺打擊,挑撥離間。如果我們因為受到點諷刺打擊就不干了,這正好符合階級敵人的心意。我們認識這一點很重要。只有這樣,我們方能發(fā)階級之憤,長貧下中農之志,丟掉個人的利害得失,把工作做好。
有的青年認為,當會計“又累又麻煩”“受窩囊氣、聽風涼話,還容易得罪人”,不愿意干。這是從個人利害得失出發(fā)來考慮問題。當會計的確比普通社員要累些、麻煩些,有時也不免要聽些風涼話。但是如果我們想一想,許多革命先烈,為了共產主義事業(yè),即使犧牲自己的生命也沒有怨言,我們作為革命的接班人,為了鞏固集體經濟,為了貧下中農的利益,怎么能夠因為累些,麻煩些就不干了呢?
還有的青年說:“常在河邊站,哪能不濕鞋。”怕當會計會犯錯誤。其實,只要我們大公無私,認真對待工作,管錢再多,也會把工作做好。即使因為缺少工作經驗,有時出點毛病,也可以改正過來。相反,一個人如果個人主義思想嚴重,又不努力改造,就是不管錢,也是會出大問題,犯大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