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訪書觀感

1979-07-15 05:29:52謝國楨
讀書 1979年8期
關鍵詞:圖書館

謝國楨

我國的圖書文物浩如煙海,雖然是珠玉和糠雜陳,可是其中蘊藏著祖國文化遺產無數可寶貴的資料。經過歷代累次的變亂,書籍多有散失,所謂“書有七厄”,損失是嚴重的。然經過有心人士的辛勤搜輯,仍能在祖國歷史上發生了異彩,成為研究的重要依據,不過要有人把他整理出來。

在1935年間,蔣幫政府曾以“參加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的名義,以備戰為名,把這些古物書籍在倫敦展覽,回國之后運到廣西,后來又運送到臺灣。解放前夕,蔣幫政府又把北京、南京各大圖書館所藏的宋、元善本以及富有資料性的書籍檔冊大批輸送到臺灣。在這種情況之下,鄭振鐸先生曾寫有《古物何日歸來》一文登載在《大公報》上,也未能發生很大效力。解放以來,根據國家政策,整理了各大圖書館的藏書。又經過鄭振鐸、徐森玉、趙萬里諸位先生從港、澳愛國人士手中購回來珍本秘刊,如宋本《前漢書》、孤本宋刊唐代詩人《張承吉集》(現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北宋石經》等書。自土改以后,在徽州發現了大批的家譜,地契,小說版畫以及明代的通俗讀物,日用的百科全書(象《居家必備》、《萬事不求人》之類書籍),四川巴縣地方檔冊,江蘇蘇,松各地的“叫歇碑”,都是嶄新的資料。可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林、陳一伙以及“四人幫”大量摧毀祖國文物,抄掠全國各地方私人的藏書,甚至各地方縣立圖書館的藏書,以“破四舊”為名,送到造紙廠里去造“還魂紙”,可以說是自從鴉片戰爭以來的一場空前浩劫。但是各地的群眾和圖書館中的有心人士,從造紙廠中出價揀收搶救了一部分,把它蓄藏起來。粉碎“四人幫”以后,為了實現周總理生前關于編輯《全國古籍善本書總目》的指示,在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的領導下,編輯工作已迅速開展起來。有心人士所揀收回來的圖書也成為編輯善本書目所依靠的一個部分。如果將來臺灣問題得以和平解決,祖國的文物圖書得以散而復聚,那將更發生光彩。我這次有機會到江浙各地去采訪閱讀了各地圖書館的藏書。當然,象沈陽故宮所藏的滿文老檔及各種檔冊,日本占領時期滿鐵的圖書,以及最近山西發現古本書籍,陜西西安發現大量的周、秦、漢、魏的磚瓦石刻,敦煌的壁畫和晉唐手寫的經卷和遺物,也還應該去訪問一下。現在,我不揣固陋,本著“古為今用”的方針,提供出來一個線索,就我到南京、楊州、蘇州、杭州、上海、寧波、常熟和成都八處,調查圖書館的藏書的實況、藏書的內容,以及各館藏書在文化經濟和科學技術上提供資料所起的作用,分別條述如下,供讀者參考。

一、南京圖書館藏書。南京圖書館和北京圖書館都建立于清朝末年,來源很早,所藏圖書基礎極為雄厚。早在清朝末年,杭州丁丙八千卷樓的藏書都收集到該館中。館址在南京龍蟠里,叫做國學圖書館。館長柳治征先生曾編有館藏宋元佳本《山書影》和《書目》,并影印了大量的文史圖書。蔣幫政府改名為中央圖書館,解放后定名為南京圖書館。館藏圖書五百萬冊,善本書約兩萬部。蔣幫政府統治時期運到臺灣去的宋、元以來善本書籍共有十三萬冊。目前存在朝天宮的書籍有八十萬冊,從解放以來,就沒有動過。該館善本書籍補充的來源,就是沒收了漢奸陳群所辦澤存書庫的書籍,現在頤和路收藏線裝善本書籍的分館,就是澤存書庫的舊址。在土改期間,蘇南文管會收輯了大批書籍,都歸到該館。文化大革命以后,明清史學家朱希祖先生所藏研究明清史尤其是南明史的重要史籍文集也歸到該館中收藏。該館所收的宋、元佳本書籍既然運送到臺灣,可是自解放以來新收進了東南各地的文獻,自從元、明以來的典籍,尤其是南明野史,以迄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的雜史筆記。所藏的史跡資料種類尤為繁多,較勝于前。近代史研究所羅爾綱同志曾據以編成《太平天國史料叢編簡輯》,在中華書局出版。還有明清時代未刻過的詩文集,朱希祖所藏研究明末清初的史乘象明張岱《石匱書》前后集為鳳嬉堂稿本,陳再生《啟禎遺詩選》,吳鐘巒《十愿齋集》(清康熙初刻本),彭孫貽《流寇志》等,為研究明史及明末清初歷史和明末農民起義的最重要資料。現在該館正在趕快編出目錄,整理爬梳,供科學研究的應用。

二、楊州圖書館。維揚與蘇杭并稱,為東南人文繁盛之區。楊州馬氏(曰)的玲瓏山館,為清康熙乾隆間文史學家萬鶚、全祖望、杭世駿等討論學問的地方,流傳有《邗江雅集詩選》,久已盛稱于世。可是自從鴉片戰爭以后,維揚、蘇杭經濟文化的繁榮,已被上海取而代之。如今談東南江浙文化的,多談到蘇南,而很少涉及到蘇北。象明末清初的文史學家宋曹、黃云、吳嘉紀、吳敬梓的遺著,流傳的就較少。但調查蘇南、江浙的文獻就應該訪問蘇北鹽城、山陽、海州一帶的文物,可惜我沒有能夠去,深以為憾。就是以式微的楊州城而論,我參觀了楊州圖書館,館中所藏的線裝和平裝書籍共有十一萬冊,善本書約五百多種。館藏的善本書籍,有《續清文獻通考》著者劉錦藻的藏書,劉氏在清朝曾做過內閣中書的職位,頗得到內閣大庫的藏書,多以出售,余留下來書籍歸到該館,仍不乏善本。我翻閱了該館的藏書目錄,見其中有明李言恭著《青蓮閣集》十卷,明萬歷二十年刻本。李言恭還著有《日本考》(有北京圖書館善本藏書影印本),他的文集極為罕見,記述日本的風土人情,語言文字,來往的禁約和閱件,為研究明代中日交通的重要資料。又有清高郵王心諶著《缶林文集》二卷稿本,心諶為顏李學派北平王源的同宗兄弟,是書記載宋季、明末遺事甚詳,尤其記明末新樂小侯劉文炳的事跡頗多,與地理學家劉獻廷所著的《廣陽雜記》極有關系。還有清乾隆年間的禁書,僅流傳下來的孤本,如清鄭慶纂《休園志》八卷,是乾隆年間繪圖寫刻,用白紙精印。由這部書中可以看見楊州園林原來的面貌,為考求楊州園林建筑必須參考的。楊州古舊書店聚集了清末聚學軒、嘉葉堂、積學齋、寧波張氏四明叢書的木刻版片,復制和傳鈔了罕見的書籍,亦有可觀。

三、蘇州圖書館。蘇州藏書有兩個地方:一個是蘇州圖書館;一個是蘇州文物保管會,即蘇州博物館。如今單說蘇州圖書館的藏書,共有六十余萬冊,線裝書二十萬冊。館藏的善本書分為兩種:一種是館中的善本書,約一千八百余種;一種是夠得上全國重視標準的善本書一千一百余種。蘇、松是在我國文化上有名之區,自明清以來,沒有受到過大的損壞。可是在太平軍興以后,清朝政府守蘇州的李統領為了抵御太平軍進入蘇州城,退出之前,放了一把大火,把虎丘七里山塘繁盛之區悉化為灰燼,所以在道光前后所刻的書籍,如講蘇州工藝美術的顧祿著《桐橋倚錄》僅成了孤本;道光、咸豐時間所刻的書,流傳的都很少。其次是到解放以后,“四人幫”摧殘各地文物,蘇州也不能例外,蘇州圖書館里的工作人員,象舊書店中黃老師傅以及葉瑞寶等等同志到造紙廠中檢查書物,當時市價線裝書是七分錢一斤,他們以四分錢搶救出來明汲古閣毛氏影鈔宋蜀大字本唐陸德明《經典釋文》中的《孝經、論語言義》等三種,字大悅目,紙張雪白干凈,用絳色灑金絹面裝訂,精美絕倫,不但是一部藝術品,也是研究我國語言文字學的重要的典籍。同時還搶救出來清徐達源編纂的《吳郡甫里人物考》十五卷稿本,《吳郡甫里詩編》十二卷稿本,是研究蘇州地方文獻的重要資料。還有明安福胡永成編《香泉志》,是明嘉靖十七年刻本。這是宋代詩人秦少游在香泉寫的詩詞,為《淮海集》中所未收,是研究宋代文學的珍品。還有記載十六世紀歐洲耶穌會士東來事跡的明高一志述《天主圣教圣人行實》七卷,明崇禎二年武林超性堂刻本。經過這些同志苦心孤詣保存了這些珍貴的書籍,當時蘇州的“四人幫”余黨說他們保護四舊,甚至要加以揪斗。現在這些是蘇州圖書館鎮庫之寶。這幾年來,在蘇州舊書店收進的有宋建陽精刻本的《杜陵詩史》十六卷,宋嘉定五年章貢郡壘刻本宋洪邁《容齋隨筆》初二筆各十六卷。這些書安然無恙保存在蘇州圖書館里。同時在這動蕩時期,還鍛煉了奮發有為的整理古典文獻的中年人才。

四、浙江圖書館。館址設在湖濱孤山山坡上,久以藏文瀾閣四庫全書著名于世。藏書約二百多萬冊,線裝書一百萬冊,善本書七千種。解放后,圖書主要的來源,為劉氏嘉葉堂藏殘余的書籍,收歸館內,仍保存在南溽,作為分館。館中劉慎旌等同志勤于搜輯浙江地方文獻,如清羅以智著《詩苑雅談》四卷稿本,明末來集之的《倘湖手稿》二十二編稿本。又杭州古舊書店嚴寶善同志到浙江各地去采購書籍,如紹興祁氏淡生堂和遠山堂抄藏的書籍。祁彪佳一生的著述,文集、日記、奏稿、揭帖,均是當時的實物,約四、五十種,為研究明清史和江南奴仆暴動的重要史跡,今分藏于北京、南京各圖書館,尤以浙江圖書館所藏為主。其次還有清平步青的手稿多種,約五十多冊。我在浙館看到的書籍,以清湖州鄭元慶著的《湖錄》稿本,僅存《經籍志》部分一厚冊,其中著錄明茅元儀編《全唐詩》一千二百卷的目錄,超出了清楊州詩局刻的《全唐詩》,為研究唐代文學必須參考之書。清代名畫家新羅山人華巖著《離垢集》先后二集的稿本,這是講述清代美術書畫家的重要文獻。還有清代學者管庭芬編《海隅遺珠錄》不分卷稿本,為記述浙江海昌地方的鄉土歷史。尤其我所注意的是清代余姚黃澄量編纂《今文類體》一百三十八厚冊,原稿本。黃氏是余姚的藏書家,編有《五桂樓書目》。這部書是效法黃宗羲《明文海》的體例而編纂的。他選輯明代詩文集和奏議等書,用原來的明代刻本,把它剪裁下來,分門別類把它編整起來,匯錄成編。就保存明代四百多家文集奏議這一點來說,已經是難能可貴。余姚僻在山區,很少受到兵燹,此書一直保存到解放初期尚沒有損毀。在一九五五年浙江圖書館請杭州大學張慕騫副教授到余姚取出了這部書籍,存到圖書館里。一九七二年上海圖書館顧廷龍同志到杭州訪書,才發現這是一部稀有的好書。我建議社會科學院是應該復制一部的。該館尚藏有晚清沈曾植所藏漢、魏以來舊拓碑刻,以及浙中趙之謙、魏家孫、傅以禮手校的碑版,也是置之高閣,行將糜爛,都應該加以整理。

五、寧波天一閣文物保存所的藏書。天一閣是明嘉靖年間寧波范欽所創立的,是距今四百五十多年前,世界聞名的藏書樓,也可以說是一座私家設立的圖書館。范氏的藏書,不是收藏宋元的珍本名刻,而是收藏有明一代的典冊書籍,象明代的地方志書、詔令、制誥、登科錄、邸報各項文件,以及明代雜史和詩文集,又收藏明代新拓的漢、魏以來碑刻拓片。屢經變亂,遺失的很多。據近人馮貞群先生所編印的《鄞縣范氏天一閣劫余書目》四卷,留存下來的不過四分之一。至于他和豐坊合刻的《神龍本蘭亭序》,以及所藏碑刻拓片,如整張的四明本《漢華山碑》拓片,已經是海內外的孤本,稀有的奇珍。自粉碎“四人幫”以來,當地文教局又收藏了馮貞群所捐獻黃宗羲、全祖望諸家的著述,又沒收了律師朱贊卿所藏號稱萬斯同著的《明史稿》以及其他罕見的珍本秘籍。據目前統計,天一閣所藏的書籍共有一萬三千多卷,四千多種。如果擴充起來,可以開辟為研究浙東學派和研究浙東地方文獻的圖書館。其中圖書,就我見到的有明藍絲格抄本《三才廣志》二百八十三卷殘存卷二六九到二九○,是有明一代的一部百科全書。還有汲古閣毛氏影宋抄的宋丁度著《集韻》十卷,是研究語言文字必要的書籍。又如明藍絲格抄本《明永樂圣政記》三冊,是研究明代靖難之役直接的資料。其他的嘉靖刻本《郭勛招供》和《劉東山招供》,這與歷史研究所所藏明白棉紙藍絲格抄本謝賁著《后鑒錄》,記載了明正德間農民起義趙瘋子(名燧)的招供同樣,為研究明代農民起義的珍貴史料。可是天一閣所藏的明代抄本圖書,久經蟲蛀霉損,務必趕快把它修補,不然就要化做蝴蝶飛了。

六、常熟縣圖書館。常熟是東南文化之區,也是一個將開放的城市。圖書館設立在石梅的山坡上,風景頗為幽美。是一個縣立的圖書館,藏書約二十萬冊。其中清朝人文集有一千多種,講常熟地方文獻之書頗多。在清末民初有一位徐兆瑋,是前清的翰林,家居讀書,專治明末清初的史事,手抄鄉邦掌故如翟式耜、錢謙益、柳如是的遺事等,種類很多,約三百多種。還在辛亥革命時期,他曾在上海編印《明季稗史》、《荊駝逸史》等明末的野史。在辛亥舊民主革命前夕,頗多有心人士如孫靜庵著《明遺民錄》,黃鴻壽著《清史紀事本末》,沃丘仲子著《近代名人傳》,以及蔡東蕃所編《甘二史演義》,在近代史學史上應該占一個地位。常熟原設有工藝美術廠,現改名為常熟畫苑,培養了一批青年書畫家,復制古代文物,印刷雕刻均頗為精美。最近在常熟罟里鐵琴銅劍樓舊址發現了大批瞿氏所藏兩漢以來的銅印五、六百枚。瞿鏞曾編有《集古印存》。目前該畫院正在復制,用印泥打印原來的印章,綢面錦裝,裝訂的極為美觀,是可以向國內外作文化交流的。

七、上海圖書館。最后我要談的是上海圖書館,解放以來匯合了上海合眾圖書館、科學圖書館、徐家匯天主教藏書樓等八個圖書館的藏書而形成的,是我國東南最大的圖書館。藏善本書的目錄共有十厚冊,著名的善本要比南京圖書館增多一倍,館長顧廷龍先生懂得版本目錄之學,熟于東南鄉土文獻,編制目錄極有條理,保護書籍尤為矜慎,是各館可以取法的。館藏的目錄,我曾翻閱一過。古書珍本而外,尤其是明清的野史稗乘,清鴉片戰爭前后的日記、雜記有數百種之多。這些零圭斷羽散失極易,都是珍貴的資料,我看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北京中華書局都可把它纂輯起來編成資料匯編。就我走馬觀花也得到一個概念。我所注意的,如館藏的南宋刻本宋張金茲編《皇朝仕學規范》四十卷,中有殘缺,雕刻極為精美,取“學而優則仕”之意,舉古人嘉言懿行,作為鑒誡;也保存頗多的唐、宋以來人物遺事。但是由這種書行世以后,就發展而為明末王仕茂所編的《仕學懸鏡》。他把有明一代的訟獄、理財戶口、丁役各種形式及行之既久而遺留下來的各種弊端,都詳細地羅列出來,不但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情況,也可以說是當時做官的途徑。其次是清南潯鎮人張鑒著《蠅須館叢話》五十二卷稿本,是一部記述明末清初以迄乾、嘉文人遺事尤其是清代文字獄的重要資料。還有上海古籍書店庫藏的張怡著黃虞稷校訂的《玉光劍氣集》稿本三十厚冊。在清初孔云亭譜《桃花廟》,就去訪問號稱白云老人的張怡,詢問明末清初的遺事。此書負勝名已久,人們認為久已失傳,最近又發現于世。以上兩書,我盼望趕快把它整理印行。

八、四川省圖書館。七九年三月下旬,我趁著到成都開史學規劃會之便,曾到四川省圖書館去看書。成都是西南文化薈萃之鄉,就是在清末也出現了如廖季平、宋蕓子、趙堯生等不少人才。在解放初期,蒙文通先生曾做過館長,搜輯了不少的地方文獻。這次承館中沙銘璞同志盛情招待,出示了頗多的好書,如明嘉靖元年成都劉大昌刻白棉紙印本晉常璩《華陽國志》,是海內罕見珍秘之本。清張澍著《蜀典》稿本,也是研究西南文獻必要之書。佚名著《五馬先生紀年》,記大西軍領袖張獻忠入川之事。彭延慶著《當陽縣避難記》,記清嘉慶初年川陜楚三省教軍起義之事。趙熙手寫本《趙堯生日記》,為有關蜀中文獻之書。我將在江浙采訪閱讀之書與成都所見到的書,擇其要者,每種略作題識,說明其內容和使用的價值,以供讀者的參考,并請加以指正。

我這次訪書,有下列幾點的感觸:

一、宋元佳本,明刻毛鈔,在清代以前的人士,本來認為是珍貴的文物,賞鑒的資料。可是自從清雍正、乾隆大興文字獄之后,鉗制了人民的思想,于是明末清初顧、黃、王提倡民主思想的學風,隨之消歇,一般人士就投身于鉆牛角尖式的考據之學了。做考據之學,必須有依據。因之黃丕烈的鑒別宋、元版本,做題跋,顧千里的校正文字,鮑廷博的鈔錄,均是珍貴的資料。我的知友趙萬里同志說:黃、顧熟于鑒別版本,有其真知灼見,經他們鑒定以后,就好比打了一張保票,使人深信不疑。起初我不甚相信,這次我看了蘇州顧鶴逸的藏書,其中如宋本《駱賓王集》、《唐摭言》等書,就是江都秦恩復石研齋和陽湖孫星衍平津館所刻精校諸書的底本。又如天一閣所藏顧千里批校《儀禮疏》,就是蘇州江閬源校刊《影宋景德本儀禮疏》五十卷所作校勘識語的底本。有這樣精確的善本,再經過金壇段玉裁、高郵王念孫父子,受了歐洲形而上學邏輯學的影響,精益求精,考證確鑿有據,于是就形成了清朝考據學的學風。到了鴉片戰爭前后,出了個龔自珍,承其外祖段玉裁的家學,發揮而光大之,學風才有了新的趨向和變動。由這幾本宋、元本就看出來作考據學的根據和學風的丕變,不是無因而然的。

二、自辛亥舊民主革命前,章炳麟、黃侃諸先生在日本首印張煌言《張蒼水集》、黃宗羲《明夷待訪錄》等書,終于推翻了滿洲貴族統治的政權,研究明末清初的歷史,遂成為一時的風氣。隨后又有人注意到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農民大起義的事跡,蔚成專門的學問,但研究的資料還不能夠說完全的充足。如清彭而述著《讀史亭詩文集》,科學院圖書館藏清康熙年刻本,記述李定國在云貴湘對清兵的四次大戰,維持了永歷小朝廷的半壁天下。不有史料,又何以征信?至于研究清初顧、黃、王諸家的學術思想史的著述那就更多了。可是寫清代學術史,諸家的著作但寫顧、黃、王等的學術思想,很少涉及他們的學派和他們的社會淵源和歷史背景。這就象光見樹木不見樹林的樣子。侯外廬同志首先提出方以智為卓越唯物思想家,確有卓見,是值得佩服的。我這次訪書,看到方氏一門家學的著述。如方以智的三個兒子,皆有學問,他的中子方中履著有《古今釋疑》十八卷,清康熙間刻本,暢述天文算術科學技術以及樸素唯物論思想的學說;他的學生揭宣,著有《揭子宣集》和《璇璣遺述》等四種;他的妹夫孫克咸著有《肄雅堂集》;他來往的朋友蕭士瑋,著有《春浮園雜錄》。而方氏本人,與講述歷史地理、坐而言可以起而行的易堂九子邱邦士等人極有關系,足以補方氏學派的未備。我認為研究明末清初的事跡,須注意三點:1、明末清初的史實,尤其農民起義的資料,似還未備。北方的農民起義較有大量的文獻,可是關于江南農民起義,以及奴仆暴動、抗租運動,我在浙江僅見到如“烏龍會”、“白頭軍”等已有片斷的資料,搜輯的還嫌不夠。2、明末清初的學風,當時的愛國志士和學術思想家,似有待于搜訪。如邊疆地理方面梁份著《西陲今略》、顧炎武著《懼謙錄》等書,必須加以探討。又如明末清初學人的詩文集,未刊的很多,寂寞無聞的還有。如福建謝耳伯的詩文集,鄭成功手下的謀士盧若騰、王忠孝,天地會創始者陳永華的遺集鈔本向有流傳,亟應加以整理印行。3、明末清初的文學詩詞具有愛國的思想和超逸豪邁的特色,經過清人選輯的明末文學家的詩文,已經是隱諱很多,就是卓爾堪《四百家遺民詩》已經失去當時作家悠然天真和慷慨激昂的本色。惟有明末清初當時作家選明末人的詩詞,如鄧漢儀的《詩觀》、周亮工《賴古堂文選》、陳濟生選《啟禎遺詩》、黃傳祖選《扶輪集》,不下有二三十種之多,還可以見到明末遺民激昂之氣的本來面目。這些書都刻于清順治和康熙初年文網尚未嚴密之時,到乾隆時列為禁書,因之流傳的就很少。

三、清朝統治者對于被征服的明朝的統一中國的政治、軍事、疆域的雄偉事跡,主要是毀滅和隱蔽起來;對于清朝祖先發跡的事實,諸多忌諱,或語焉不詳。當時人士又怵于“史禍”,噤口不敢言清朝的史事。到了鴉片戰爭前后,外患頻仍,人人思奮發有為,于是出現了錢儀吉、龔自珍、魏源、徐松諸家,不但談古,也要談今,才敢談清朝的史事。因之,我們要研究,只有從清代人寫的野史、雜記、地方志、鄉村鎮志,和清代人文集中求之。現在各圖書館中收藏了不少的這種圖書,正有待于搜訪。這次我發現各圖書館中,尤其是上海圖書館,收藏著鴉片戰爭以后,近代的歷史和清末民初舊民主革命時期的史實,和進步人士學術思想的著述,尤應該加以注意和整理,公諸于世。

四、科學的發明出于迷信,化學的產生就萌芽于道家的煉丹術。所以魯迅先生對于晉葛洪著的《抱樸子》極為注意。近中國科學院由于調查天象地震的資料,在素來為人所不注意而認為荒謬迷信的書籍,如清初孫之著的《二申野錄》書中就發現了記載災異、地震,寫的比較具體的現象和事實,就有二百九十多條。這次我翻閱各館的藏書,就有記載科學技術的。如制造火器,使用水法,機輪的轉動,美洲新大陸傳來的甘薯、花生、包谷、馬鈴薯的移植和架接的方法,都是為我們研究科學技術的參考。還有許多工藝美術的作品,如顧祿《桐橋倚錄》等類的記載,體現了勞動人民創造的精神。我這次到江浙訪書,遇見各單位的同志,有去探訪天象地震的材料的,有去訪問地方劇種民歌民謠的,都能各取所需,歡欣而去。以我薄弱孤陋的見識,搜輯和記錄了些有關文史哲和科學技術的材料,還是遺漏很多的。

五、有關編寫善本書目的一些看法。遵循著周總理生前編善本書目的指示,經過各圖書館負責同志的清查,可以看出(一)我國所藏的善本重要資料,共存在有多少部可以供人閱覽。如明盧熊編的《蘇州府志》,目前存在的可能有四部。(二)某個作家的著述分散藏在各圖書館里,如明末祁彪佳的著述和遠山堂鈔本的珍貴資料分散藏在北京、南京、浙江各圖書館中,有書目可查,就可以供讀者的利用。(三)圖書的祖本和已佚的書籍。如有位同志詢問,劉勰《文心雕龍》究否有宋刊的祖本。又現在山西應縣宋代木塔中發現宋刻《李氏蒙求》,為海內稀見的珍本。還有遼金經卷及其他文物。那末安知宋薛居正纂修《舊五代史》,是否仍存在于天壤間?真是企予望之。

六、編善本書目,主要明了善本書的版本卷數,書籍的來源,刻工和刻書的地點,流傳的多少。但是還要明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歷史的根源。如清陳夢雷著《閑止書堂集鈔》是一部難得到的書籍,但必須知道陳夢雷是清康熙間纂修《古今圖書集成》的著者,與現在編《中國大百科全書》極有關系,那末就可以知道重印《閑止書堂集》的重要性了。

以上是我個人的管見,不一定對,提供出來聊供讀者的參考。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八日寫于北京,七月二十日重為改定。

猜你喜歡
圖書館
去圖書館坐坐
發明與創新(2021年6期)2021-03-10 07:13:54
圖書館
圖書館里送流年
圖書館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12
夜間的圖書館
幽默大師(2019年5期)2019-05-14 05:39:38
圖書館里的小驚喜
圖書館 Library
幼兒畫刊(2018年11期)2018-12-03 05:11:44
時間重疊的圖書館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40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飛躍圖書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亚洲自拍另类|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欧美日本不卡|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影院| 免费在线色|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全裸无码专区|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亚洲精品图区| 亚洲男人天堂2020|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老太| 日韩一二三区视频精品| 3344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蜜臀| 欧美中文一区| 亚洲日韩第九十九页|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91福利免费视频|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软件|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国产91小视频|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欧美在线导航| 亚洲欧洲天堂色AV|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 青青操国产| a色毛片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亚洲激情区| 任我操在线视频|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久久国产热|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欧美在线天堂| 亚洲天堂视频网| 69视频国产|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伊人激情综合|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自在线拍|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国产成人三级|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9成人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a级免费视频| 日日摸夜夜爽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91丝袜乱伦| 色悠久久久|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91蝌蚪窝|